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1)
2023(11745)
2022(10108)
2021(9691)
2020(8472)
2019(19368)
2018(19375)
2017(37808)
2016(21211)
2015(24251)
2014(24724)
2013(24808)
2012(23467)
2011(21144)
2010(21574)
2009(20240)
2008(20744)
2007(19187)
2006(16915)
2005(15428)
作者
(62783)
(52697)
(52552)
(50444)
(33347)
(25453)
(24041)
(20601)
(19632)
(19285)
(17949)
(17588)
(16834)
(16783)
(16630)
(16489)
(16205)
(15324)
(15152)
(15141)
(13343)
(13295)
(12877)
(12142)
(12091)
(11978)
(11919)
(11824)
(10953)
(10862)
学科
(86380)
经济(86287)
(64517)
管理(57099)
(48079)
(41691)
企业(41691)
方法(37076)
(35697)
数学(33037)
数学方法(32747)
农业(31417)
中国(26233)
(22534)
业经(21211)
地方(18071)
(17533)
(17089)
财务(17061)
财务管理(16990)
(16972)
贸易(16966)
(16557)
(16520)
银行(16488)
企业财务(16101)
(15629)
(15012)
财政(14438)
(13885)
机构
学院(309560)
大学(304909)
(128030)
经济(125191)
管理(112378)
研究(105202)
理学(95518)
理学院(94462)
管理学(92859)
管理学院(92297)
中国(83635)
(71190)
(68604)
科学(64817)
(64693)
(56198)
农业(55026)
业大(50853)
财经(50070)
研究所(50018)
(49838)
中心(49581)
(45168)
北京(40946)
(39741)
师范(39340)
(39173)
经济学(39170)
(36569)
财经大学(36267)
基金
项目(191340)
科学(147326)
研究(142555)
基金(135322)
(117625)
国家(116506)
科学基金(97234)
社会(87804)
社会科(82717)
社会科学(82692)
(76718)
基金项目(71710)
教育(65363)
(63253)
编号(60980)
自然(60899)
自然科(59337)
自然科学(59318)
自然科学基金(58265)
资助(55943)
成果(50820)
(43182)
重点(43180)
(42394)
课题(41727)
(39154)
(39067)
(38075)
科研(36805)
创新(36566)
期刊
(150429)
经济(150429)
研究(94586)
(71850)
中国(65533)
(57421)
学报(51278)
农业(48229)
科学(44659)
大学(38717)
学学(36642)
管理(36189)
(34431)
金融(34431)
教育(32464)
业经(29217)
技术(25868)
财经(25248)
(23629)
经济研究(22836)
问题(21753)
(21594)
(17671)
(15867)
农村(15476)
(15476)
技术经济(15428)
世界(15024)
理论(15024)
农业经济(14773)
共检索到479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乃文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收入来源从单纯的农业收入扩展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财产性收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农民共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而就目前的情况,数量庞大的农民却依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旁观者,因此,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找到原因并提出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党提出的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理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苏球  薛园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并指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股份、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改革探索方向。那么,如何创造条件让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得以彰显,就是未来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农民土地财政性收入构成浙江省杭州市农村经济活跃、农民相对富裕。农民收入主要构成是工资性收入,2009年~2013年这一比重占到了6成左右;其次是家庭经营性收入,约占3成;财产性收入始终在5%附近徘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付宇  刘建华  刘乃安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衡量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农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并且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俊敏  
当前,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农民收入水平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投资渠道少、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等原因却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低、增速不稳、来源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培养农民投资理财观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倪呈英  
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实现农民增收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一直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下,财产变现投资渠道少,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一直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使其表现出明显的比重过低、增速不稳和增加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在阐述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抑制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原因,探讨拓展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詹旭  
以江苏省为例,在掌握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制约其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规模来看,江苏省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但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从结构来看,土地流转收入增长迅速,土地征收补偿收入占比逐渐降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以财产权制度和市场化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障碍是制约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外来资本对农村土地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价值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最后基于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必源  王凯  
目前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出不断增长,绝对量少,在纯收入中的比例微小和来源单一的特点。而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规范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畅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等则是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红亮  张正华  
基于云南、贵州、山东和上海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和结构分析,研究了城市边缘区土地置换,特别是边缘区农民宅基地置换和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置换对边缘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宅基地置换模式将直接影响到边缘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和租金收入渠道;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置换和开发模式也明显影响到边缘区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收入、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其他股息和红利三个方面的收入渠道。城市边缘区农民宅基地置换和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置换,对处于城市化中期的边缘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渠道和结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实现有效置换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孟召将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广州农民财产性收入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前列,但不同收入水平与不同区域的农民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很大。财产规模、交易市场状况是影响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同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建议政府采取差异化的政策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文妍  
本文从辽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指出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基础小、比重低,城乡差距大以及来源单一等问题,并进一步从农村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不足和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四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最后提出了从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重点扶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四方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庆荣  
当前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情况下,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源泉障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基础障碍等原因,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拥有量少,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汉明  刘春伟  
本文以武汉市各区1998-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武汉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并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率、人均机械化水平、人均居住面积、耕地年均减少率、农地流转平均价格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志仁  
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是一种互动关系,如何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虽然农民要获得财产性收入会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本文认为,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改革税制等办法,对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拓宽收入来源,特别是在其他结构性收入增长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快速提高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金融落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政策不合理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是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应尽快把农民手中的财产盘活,及时转变为资本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让农民能够以钱生财、以地生财、以房生财、以股生财、以识生财、以财生财等,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毅哲  
本文力图在改变认为利息与房屋租赁收入才是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根本原因的传统观念,并认为其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权。为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问题,就要全面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为土地改革创新有利的条件,并实现土地资产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还有利于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土地使用模式,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决定性来源,从而解决农民的生产收入较低的问题。笔者首先介绍与土地资本化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简要阐述当前农村土地资产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