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6)
2023(10224)
2022(8836)
2021(8387)
2020(7272)
2019(17182)
2018(17052)
2017(33814)
2016(18372)
2015(20727)
2014(20785)
2013(21267)
2012(20345)
2011(18704)
2010(19156)
2009(18211)
2008(18511)
2007(17023)
2006(15470)
2005(14110)
作者
(54584)
(46104)
(45792)
(43988)
(29017)
(22200)
(20914)
(17987)
(17336)
(16604)
(15634)
(15298)
(14590)
(14514)
(14270)
(14236)
(14089)
(13407)
(13183)
(13183)
(11664)
(11486)
(11378)
(10644)
(10544)
(10418)
(10390)
(10126)
(9417)
(9357)
学科
(84868)
经济(84790)
(52405)
(50915)
管理(42635)
农业(33511)
方法(33452)
数学(29901)
(29859)
企业(29859)
数学方法(29615)
中国(24279)
业经(21504)
(18800)
地方(18650)
(18355)
(15945)
(15935)
贸易(15924)
(15482)
(13841)
银行(13810)
(13514)
(13295)
农业经济(12520)
(12393)
(12289)
金融(12287)
(11933)
发展(10869)
机构
学院(271791)
大学(270548)
(115940)
经济(113472)
管理(100618)
研究(95945)
理学(85377)
理学院(84384)
管理学(82903)
管理学院(82389)
中国(76325)
(65577)
(58683)
科学(57488)
(54337)
农业(50363)
(49882)
业大(45642)
中心(45501)
研究所(44592)
(43803)
财经(41873)
(37826)
北京(37427)
(36946)
师范(36654)
经济学(34927)
(34426)
(32779)
经济学院(31693)
基金
项目(168532)
科学(130646)
研究(126222)
基金(119976)
(103754)
国家(102774)
科学基金(86062)
社会(79401)
社会科(74725)
社会科学(74700)
(66512)
基金项目(63825)
教育(56666)
(55478)
编号(53835)
自然(52931)
自然科(51580)
自然科学(51560)
自然科学基金(50613)
资助(48747)
成果(44743)
(38275)
(38271)
重点(37703)
课题(36528)
(36071)
(33957)
(32457)
国家社会(32340)
科研(32062)
期刊
(139801)
经济(139801)
研究(84733)
(69073)
中国(59062)
农业(46500)
学报(43973)
科学(40468)
(40099)
大学(33893)
管理(32437)
学学(31839)
(31451)
金融(31451)
业经(28347)
教育(28138)
技术(22454)
(22356)
问题(20683)
财经(20577)
经济研究(20160)
(17664)
(15883)
农村(15752)
(15752)
农业经济(15505)
(14740)
世界(14539)
技术经济(14168)
理论(13937)
共检索到428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周建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景椿,张强,王仲,刘凤霞,康庄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从而使包括婚育观念在内的各种观念都有了很大转变。许多农民纷纷推迟二胎生育。本文通过对推迟二胎生育人群的调查,对这一社会现象做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积极诱导,加强管理提出可行性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银珍,周函  
一、宜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现状调查 根据宜昌市统计局对全市10个县市区(宜昌市城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进行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到2001年底,宜昌市总人口397.51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扬宗  
马克思主义认为,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意识形态的作用。生育观念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之一,改变人们旧的生育观念,不仅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在人口转变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推动下,农村家庭养老由过去以儿子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模式转变为儿女共同养老的新模式。文章利用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变迁对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儿女共同养老模式会显著降低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并且主要表现在相对年轻的育龄妇女中;男孩偏好弱化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文章认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变迁可能会促进低生育水平的自我强化,这或许可以为中国当前及未来部分地区的低生育水平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君  
从人生意义、家本位思想、代际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生育观念的演变过程,并从结构与文化两个维度,对不同年代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业化、城市化浸透着农村社会,传统社会中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乡村社会秩序、乡村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的生育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家本位思想到个体化思想的转变过程,当前农民的生活意义已经从一种可以"过日子"的逻辑转变为如何"过好日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俊杰  
1 问题的提出和资料来源 农民的生育观念,近年来在人口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它之所以受到重视,直接的原因,来自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困境。随着农村人口控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农民意识深处那一套顽强的观念传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象传宗接代的宗祧观念、养儿防老的现实需要等等,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并从1992年起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的事实,越发表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现实性。 现实的挑战激发了理论的探索。在人口研究中,十多年来围绕农民生育观念,已有了不少分析和讨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和成果。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论著基本上一直是随机散见各处,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由此引发出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1.由于缺乏对于研究成果的系统检讨,很难在学科内部对某一专门问题产生知识上的积累。这种人自为战的结果,常常不易导致或至少是延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或飞跃。这实在是非常可惜。2.更深的一个问题是,通过对于这些研究的“再研究”,我们可以:a.尽量把握其在思路上基本的内在逻辑(Internal Logic),找出它未曾注意的一些盲点;b.同时,我们还可以看看,在这些论著中,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凌柏岺,高尔光  
为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了解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对农民生育意愿的影响,我们对天津市农村郊区、县近千个一孩专业户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 天津市农村人口413万人,共88.2万户。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涌现出一批勤劳致富的专业户。据1984年下半年统计,全市农村已有专业户18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李剑钊  
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本质上是分层结构性质的,其中包括妇女个人数据和村级数据两个层次,比较适合采用分层模型分析。本文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这一原始数据,考察宏观的社会经济环境及计划生育氛围与微观的妇女个人特征如何共同影响二孩生育间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韦艳  张力  
中国生育率在过去30年持续下降至较低水平,围绕下降的主要动因及其政策涵义的争论热烈。文章以"农村二孩"试点之一的翼城为案例,重新梳理和检视了在已有研究中较为忽视的翼城试点出台的背景和政策实施细则,并从多个方面考察了翼城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影响。与已有研究对翼城试点的认识不同,政策文献回顾表明:"农村二孩"生育政策只是在初婚时间、生育子女数和生育间隔方面做出一些技术性"调整"以缓解国情与民情的矛盾,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初衷。多维度数据分析交叉印证了在实施限制性的生育政策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变量不能解释生育率的下降,翼城现有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更多是政策干预的结果,是政策促成的外生性转变,而非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低生育意愿的内生性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俊杰,穆光宗  
本文从社会人口学角度,剖析了社区因素对农民生育决策的影响方式与途径。农村社区事实上叠加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偏于传统性的“日常生活世界”层面和偏于现代性的“系统生活世界”层面。前者不但使得“生男”成为农民生育决策的核心,而且在时间上也倾向于“早生”;后者,社区的社会一经济状况(集体化程度与工业化水平)与社区的行政组织状况(社区政府控制力与社区秩序),是影响农民生育决策的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南,蒋正华,葛苏珊  
1988年上半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与Population Council联合对陕西省农村1000名已婚妇女和150户进行了生育经济史调查,以研究社会经济变化与生育的关系。现引用其中部分资料以分析生育要求,主要内容是将生育需求定量地分解为养老需求与其它需求,并讨论这些需求与社会经济变化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涌平  
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方吉,还形成了特有的客家生育观。本文试图从迁移──高生育的历史继承性、语言──生育扩散性及生育的生殖崇拜这三个方面解释客家人的高生育水平,并简单地论述了传统生育文化和现今社会适应的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俊杰  
本文通过在浙东越村的社会人类学实地研究,首次指出了农民亲子关系中明显与“反馈模式”并存的“代际倾斜”现象,说明他们生养孩子,并不全然是基于市场理性的行为,由此揭示出他们的生育观念:生育作为生命逻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他们此生不可推卸的生命任务,是他们对于祖先的“还债”。正由于生育连带着农民人生的终极意义,因此:①在理论上,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圆满地解释中国农民的生育行为;②在现实上,农民会在实际的生育态度与行为上,与政府的人口政策产生深刻的矛盾,从而使行政手段在人口控制中必不可少;③在政策措施上,“养儿防老”问题的解决,只是改变农民这种生育观念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