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5)
2023(15217)
2022(13211)
2021(12442)
2020(10454)
2019(24004)
2018(24084)
2017(47990)
2016(25678)
2015(29033)
2014(29303)
2013(29092)
2012(26999)
2011(24696)
2010(24996)
2009(23395)
2008(23039)
2007(20633)
2006(18647)
2005(16574)
作者
(74453)
(62039)
(61521)
(58858)
(39440)
(29593)
(28016)
(24260)
(23427)
(22256)
(20918)
(20813)
(19559)
(19540)
(19078)
(18927)
(18444)
(18264)
(17963)
(17624)
(15529)
(15388)
(15099)
(14265)
(13996)
(13866)
(13791)
(13673)
(12603)
(12275)
学科
(110414)
经济(110278)
(78465)
管理(73339)
(56081)
企业(56081)
方法(49819)
(49461)
数学(43586)
数学方法(43144)
农业(32679)
中国(29966)
(27498)
业经(26749)
(22694)
地方(21222)
(21182)
贸易(21174)
(20959)
(20566)
(18364)
银行(18331)
(17569)
(17508)
理论(16982)
(16787)
金融(16785)
技术(16140)
环境(15897)
(15843)
机构
学院(379092)
大学(378140)
(159448)
经济(156124)
管理(152570)
理学(132275)
理学院(130949)
管理学(128939)
管理学院(128250)
研究(123757)
中国(95573)
(79363)
(74437)
科学(73285)
(70996)
(61362)
财经(59398)
业大(57626)
中心(57092)
(55457)
研究所(55259)
农业(54454)
(54055)
北京(50239)
(49142)
师范(48813)
经济学(47575)
(44800)
财经大学(43856)
(43854)
基金
项目(249768)
科学(196893)
研究(187915)
基金(181539)
(155553)
国家(154174)
科学基金(133078)
社会(119381)
社会科(112882)
社会科学(112856)
(96526)
基金项目(95987)
教育(85553)
自然(84230)
自然科(82202)
自然科学(82186)
自然科学基金(80725)
(80288)
编号(78812)
资助(75386)
成果(64477)
(56778)
重点(54631)
(53512)
课题(52831)
(51208)
教育部(48917)
国家社会(48562)
人文(48288)
创新(47624)
期刊
(179702)
经济(179702)
研究(115584)
(70749)
中国(68534)
学报(55622)
(52747)
管理(52640)
科学(51904)
农业(47927)
大学(43581)
学学(41037)
教育(39865)
(39749)
金融(39749)
业经(33863)
技术(31184)
财经(28787)
经济研究(27658)
问题(24670)
(24463)
(22136)
理论(19704)
技术经济(18747)
图书(18479)
商业(18121)
实践(17969)
(17969)
(17714)
(17650)
共检索到559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会奇  王健宇  李辉  
农民消费是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建立了一个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农民消费决策的主观性、短视性、过度敏感性以及消费惯性等特征的理论模型,并对这一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农民消费行为受到消费习惯、收入水平、不确定性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显著影响,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高小琼  
农民消费不足,农民消费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下降,已经成为影响拉动我国经济内需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的主要表现。在内需不足,同时又要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研究农民消费决策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探求扩大农民消费的针对性政策建议,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晓旭  
文章构建了文化消费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方法,研究了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其收入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论表明:江苏省农民文化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关系,文化消费支出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农民收入增加9.07个单位。同时,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调整力度为33.53%;江苏省农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会奇  李辉  王健宇  
目前的农民消费模型大都是基于某一特定视角展开,很好地说明了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关系和影响效果,然而,将各类影响因素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为了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各个因素对农民消费的综合影响,揭示农民消费行为的本质特征,本文试图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包含过度敏感性、消费短视、消费惯性和主观性等特征的综合模型,并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对我国多因素影响下的农民消费行为有较强的解释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姚作为  刘人怀  
本文运用经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实际顾客调研数据,以品牌关系质量作为衡量品牌关系性质的指标变量,重点研究服务消费背景下,品牌关系质量对顾客价值、顾客满意与购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关系质量不仅会影响顾客的情节价值感知、关系价值感知与顾客的总价值感知,而且还对顾客满意与购后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服务质量相比,品牌关系质量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有独立解释能力的服务品牌消费决策行为变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在铭  
对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否会导致消费率下降,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也正在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经济新常态势必会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主流消费理论为构架,分析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率影响的内在机理,对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新常态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率,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台德进   蔡荣  
在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收入效应值得充分关注。基于199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异时DID模型、双向固定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在稳健性检验下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土地规模经营是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作用于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一条关键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趋于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差距,但当综合考虑农民收入和收入差距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提升两者的协调效应。鉴于此,在现阶段充分肯定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增收效应的同时,应坚持价格型调控模式与收入保障型政策模式搭配使用,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贵先  胡宝娣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现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利用基于扩展的3变量VAR模型,考察了1985-2003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短期的正效应,但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进而指出,应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非农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唐云峰  
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创业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理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失地农民创业的"意向—情境—行为"理论模型,挖掘失地农民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样本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内驱因素,主要通过渴求知觉和可行知觉起作用;征地情境调节着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间的关系,征地区位、创业政策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显著,安置方式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补偿金额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呈边际递减趋势。因此,应培育失地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代彦  吴扬杰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农地集中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农民收入,如果用人均耕地面积标准差和基尼系数衡量的农地集中度再提高10%,被调查农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将分别下降1.15%和1.93%,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现阶段的农地集中不是在农村劳动力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促进农地流转和集中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尊重农民的农地经营自主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翟翠霞  李宝库  刘燕  
消费心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和产品认知等特性方面,还表现为消费者消费心理上的一种规律和定位,这种定位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具有消费者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强制作用,这种心理强制作用会在根本上支配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本文从农民的消费心理角度运用因子分析研究反映具有消费性生活用品购买和具有投资性生产用品购买行为的二重性购买心理定位与决策型态。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农民存在三种决策型态。困惑型决策型态、新潮型决策型态和完美型决策型态的消费者在农村市场交叉存在。同时,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收入对农民耐用品购买决策型态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消费者群体型态的分类取决于农民的消费心理"个性"元素,其消费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博伦   王英中   王一鸣  
我国ETF采用一级市场申赎和二级市场交易并存的市场模式,且两个市场间定价偏差长期存在。为了探究ETF定价偏差的形成原因与机制,本文构建一个基于信息理论的均衡模型,分析了影响定价偏差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向。同时,本文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股票型ETF数据,对理论模型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ETF市场定价偏差程度随着成分股特质性风险和ETF跟踪误差的增加而上升,而ETF市场流动性和市场信息交易量则会对定价偏差产生负向影响。这些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有效。本文的研究为深入理解ETF市场的定价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对于促进和完善我国ETF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付廷臣  
从我国存在巨大的区域经济差异出发,如果假定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的城市转移,不是决定于两地区的工资之差,而是决定于城市的工资与落后地区劳动力在城市的生存成本和需要其负担的家属在落后地区的生存成本即转移劳动力的基础价值之差,并且假定在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上,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实际小时工资的降低,存在劳动力的退出,并且退出劳动力减少的劳动供给大于留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者增加的劳动量,则城市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以落后地区转移劳动力的最低基础价值为起点、向右上方倾斜、其不同阶段存在不同斜率、且斜率随城市劳动力供求状况而变动的曲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郭晨旭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问题缺乏不同城镇化方式下的对比讨论。基于2000年~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法探讨了不同城镇化方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对农民总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分别为0.116和0.032;二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拉大了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其中传统城镇化表现为提高非农收入且降低农业收入的"叠加效应",而就地城镇化则表现为既提高非农收入又提高农业收入的"冲抵效应";三是随着农民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两种方式的城镇化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四是传统城镇化显著拉大了东、中部地区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在西部这一作用并不显著,而就地城镇化拉大了东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又分别缩小了中部和西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利  岳正华  
以1991~2010年中国财经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农民收入、财政支农资金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通过二阶差分后可变成平稳序列;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可能失衡。因此,长期来看,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当务之急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