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2)
- 2023(15870)
- 2022(13775)
- 2021(13063)
- 2020(11080)
- 2019(25360)
- 2018(25486)
- 2017(50480)
- 2016(27485)
- 2015(30782)
- 2014(31098)
- 2013(30768)
- 2012(28405)
- 2011(25913)
- 2010(26251)
- 2009(24644)
- 2008(24363)
- 2007(21914)
- 2006(19889)
- 2005(17793)
- 学科
- 济(109803)
- 经济(109614)
- 业(84446)
- 管理(81442)
- 企(62044)
- 企业(62044)
- 农(49868)
- 方法(45626)
- 数学(39681)
- 数学方法(39190)
- 农业(32925)
- 中国(31099)
- 财(30986)
- 业经(27979)
- 制(27903)
- 学(21492)
- 地方(21316)
- 贸(20848)
- 贸易(20838)
- 易(20354)
- 银(19607)
- 银行(19569)
- 体(18890)
- 行(18720)
- 策(18448)
- 务(18054)
- 财务(17958)
- 财务管理(17913)
- 融(17287)
- 金融(17284)
- 机构
- 学院(394490)
- 大学(393552)
- 济(163112)
- 经济(159471)
- 管理(156851)
- 理学(134880)
- 理学院(133468)
- 研究(132529)
- 管理学(131367)
- 管理学院(130650)
- 中国(102835)
- 京(83809)
- 财(78937)
- 科学(78743)
- 农(74584)
- 所(66589)
- 财经(61228)
- 中心(60836)
- 业大(60517)
- 江(59766)
- 研究所(59689)
- 农业(57142)
- 经(55529)
- 北京(53217)
- 范(51048)
- 师范(50664)
- 州(47707)
- 经济学(47650)
- 院(47348)
- 财经大学(45018)
- 基金
- 项目(258064)
- 科学(202989)
- 研究(194390)
- 基金(186556)
- 家(160683)
- 国家(159268)
- 科学基金(136706)
- 社会(122203)
- 社会科(115497)
- 社会科学(115467)
- 省(100294)
- 基金项目(98800)
- 教育(88208)
- 自然(86818)
- 自然科(84693)
- 自然科学(84676)
- 划(83597)
- 自然科学基金(83158)
- 编号(81563)
- 资助(76708)
- 成果(67635)
- 部(58169)
- 重点(57022)
- 课题(55451)
- 发(55336)
- 创(53020)
- 制(51129)
- 教育部(49818)
- 国家社会(49565)
- 创新(49420)
- 期刊
- 济(188697)
- 经济(188697)
- 研究(122007)
- 中国(79517)
- 农(73860)
- 财(59317)
- 学报(58407)
- 管理(56470)
- 科学(55002)
- 农业(49818)
- 大学(45671)
- 教育(43511)
- 学学(43036)
- 融(42323)
- 金融(42323)
- 业经(34363)
- 技术(33723)
- 财经(29947)
- 经济研究(27706)
- 问题(25917)
- 经(25459)
- 业(23783)
- 理论(20037)
- 技术经济(19556)
- 版(19018)
- 图书(18781)
- 现代(18638)
- 贸(18360)
- 实践(18226)
- 践(18226)
共检索到598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易强
我国农民权益常常受到侵害,保障农民权益的制度供给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运用诱致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分析造成供给不足的原因,在诱致性制度变迁方面主要有农民谈判组织成本高、制度收益的外部性等两个原因;在强制性制度变迁方面主要有政府的偏好和有限理性、知识的局限性、制度的成本收益和集团利益冲突等四个原因。最后,提出组建"农民协会",解决制度供给不足。
关键词:
诱致性变迁 强制性变迁 制度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孙放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应从彻底改变城乡两元结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土地征用及补偿制度、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保护现状 成因分析 制度完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小青 李进
失地农民正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依法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成为重要的课题。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应充分发挥多种因素的积极影响,尤其应重视法律因素的重要作用,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文明司法的维度,建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 法律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齐恩平 崔晓芳
实行留地安置,使失地农民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了较公正的权益分配。本文通过我国各个地区实行留地安置制度的实践,分析了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现存的缺陷,并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完善这一制度,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推动滨海新区高效、和谐稳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留地安置 农民权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静雷 张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问题,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以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益。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全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缺失的制度原因,提出要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的相关制度、体制与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振民
保障农民权益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然而,如何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保障和实现农民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农民在现实中的合法权益还受到现行相关制度的不合理制约。制度供给不足是农民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的症结所在。为此,应从法律制度、财政金融、公共服务等三个层面优化和创新制度供给的途径,以实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农民权益 制度供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珍
文章从失地农民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在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补偿机制及其局限性,探讨我国针对失地农民建立起来的安置模式,并提出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问题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传统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综合作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体制原因,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政府职能错位与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短缺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进征地补偿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 保障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杭冬婷
在中国,亿万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与城镇人口同等的社会保障。近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本文在归纳现阶段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滢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严重,必须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征用制度,调整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征地补偿目的,范围和标准,完善补偿费分配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多元化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及就业培训服务保障制度;还要推广"议行分离"的村级社区自治制度,并进行失地农民社会援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燕 祁晓玲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能否切实地保障好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日益成为完善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雅兰
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每个阶级社会里都有着不容小视的价值,而相对于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农民权益保障制度而言,我国的农民保障制度显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民保障制度的研究与探讨,吸取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制度,与我国社会实际做出有效的结合,进而不断完善我国农民权益保障制度,为底层农民带来真正的利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朝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 ,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维护其合法权益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社会保险机制、就业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农地创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流失 权益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