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7)
2023(14555)
2022(12112)
2021(11054)
2020(9110)
2019(20861)
2018(21067)
2017(40915)
2016(22388)
2015(25590)
2014(25673)
2013(25589)
2012(23511)
2011(21545)
2010(21656)
2009(19935)
2008(19369)
2007(17291)
2006(15526)
2005(13553)
作者
(66933)
(55711)
(55314)
(52597)
(34796)
(26744)
(25003)
(21994)
(20986)
(19653)
(18809)
(18604)
(17445)
(17324)
(16884)
(16869)
(16738)
(16330)
(15888)
(15732)
(13890)
(13885)
(13371)
(12666)
(12594)
(12551)
(12444)
(12215)
(11294)
(11012)
学科
(94968)
经济(94866)
(67120)
管理(59352)
(48503)
(44847)
企业(44847)
方法(40140)
数学(35325)
数学方法(34974)
农业(32127)
业经(27718)
中国(26260)
(20286)
(18697)
(18309)
地方(18208)
(17107)
贸易(17099)
(16682)
(15125)
银行(15077)
理论(14970)
技术(14768)
(14491)
环境(13982)
(13961)
产业(13704)
(13198)
金融(13196)
机构
学院(330426)
大学(328416)
(131938)
管理(131927)
经济(129059)
理学(114912)
理学院(113693)
管理学(111887)
管理学院(111306)
研究(108139)
中国(81390)
(70542)
(69601)
科学(67716)
(58287)
业大(55910)
农业(54351)
(54241)
中心(49737)
研究所(49436)
(47972)
财经(47065)
(43762)
北京(43623)
师范(43396)
(42834)
(38966)
(38188)
经济学(38133)
经济管理(36736)
基金
项目(224728)
科学(175779)
研究(167820)
基金(160958)
(139565)
国家(138318)
科学基金(118391)
社会(104477)
社会科(98667)
社会科学(98639)
(89314)
基金项目(86504)
教育(75993)
自然(75507)
(73721)
自然科(73665)
自然科学(73650)
自然科学基金(72323)
编号(71453)
资助(64826)
成果(57600)
重点(49598)
(49415)
(48792)
课题(47766)
(46738)
创新(43459)
国家社会(42457)
科研(42295)
教育部(41840)
期刊
(147429)
经济(147429)
研究(95871)
(71101)
中国(62355)
学报(53269)
农业(48528)
科学(48466)
管理(43727)
大学(40845)
(39814)
学学(38444)
教育(38354)
(30227)
金融(30227)
业经(29834)
技术(28555)
(22515)
财经(21807)
经济研究(21317)
问题(21070)
(18457)
图书(18319)
理论(16904)
(16659)
技术经济(16396)
科技(16311)
实践(15629)
(15629)
现代(15165)
共检索到478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策明  
当前,我国城乡数字鸿沟越来越表征为数字素养差距带来对智能设备的使用沟和数字信息利用的知识沟。在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农民数字素养形成的因果机理可谓研究的黑箱,体现在研究视角上结构性因素和能动性因素分野下解释力的局限。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整体上的解释框架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在此理论视角下,农民数字素养可解释为在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下由个体能动性因素所驱动形成的。农民数字素养不足可定性为经济、文化、社会等资本的落后、缺失、固化导致的智识能力、数字意识、数字需求方面能动性欠缺。对此,应采取多样化的政策工具组合来调节和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晨   李瑾   冯献  
【目的】作为数字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数字化认知普遍较差、数字化“新农具”的操作应用能力普遍不强、直播电商等“新农活”的参与能力较弱,旨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其更加积极主动投身到数字乡村这一伟大实践中。【方法】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和对北京13个涉农区1500位农民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数字意识、数字通用素养、数字技术素养等6个维度搭建了农民数字素养体系,并基于KAP模型构建了“农民数字素养—对政府数字服务满意度—农民数字乡村参与行为”理论模型,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索了农民数字素养影响数字乡村参与的作用路径,并提出了激发农民参与数字乡村的相关政策建议。【结果】①农民的数字素养提升其数字乡村参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②农民对政府数字服务的满意程度会间接影响其对数字乡村的参与程度;③数字化基础设施在农民数字素养影响农民数字乡村参与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结论】扎实推进数字乡村,让农民多参与、广收益,一是要通过构建农民数字素养培训体系、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培训等方式大力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二是要通过加强优质农村服务资源供给与共享、推动服务多元化参与等方式强化农村数字化服务水平,三是要通过强化农村网络承载能力、推动现有技术设备“适农化”改造等方式不断完善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苏岚岚  孔荣  
基于系统梳理金融素养理论研究演进动态,本文遵循"提升农民金融素养—促进农民要素市场参与—推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理论逻辑,阐释了农民金融素养对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动态视角下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要素市场发育及整合的互动关联系统,并剖析了其局部及整体运行逻辑。研究发现,提升农民金融素养水平有助于促进农民以要素需求者和供给者双重身份参与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的充分流动和单一要素市场的发育。研究进一步表明,以农民金融素养为纽带可有效激活农村"人动—地动—钱动"的要素市场互动关联系统,使农民金融素养在要素流动实践中得以持续提升,同时不断生成要素流动新的循环,最终加快农村各要素市场的均衡匹配发展和整合发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岚岚  彭艳玲  
本文探索性构建了包括数字化通用素养、数字化社交素养、数字化创意素养和数字化安全素养四个方面的农民数字素养评估指标体系,以体制内精英、体制外精英和双重身份精英表征农民的乡村精英身份,依据自主治理理论,架构了农民数字素养、乡村精英身份影响乡村数字治理参与行为的逻辑框架,并采用四川省和重庆市654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民数字素养、乡村精英身份对乡村数字治理单一领域参与行为和总体参与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及对乡村数字治理的参与程度整体偏低;数字素养对农民参与乡村数字化党群教育、数字化村务管理和数字化民主监督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具有乡村精英身份的农民群体作用更大。研究还表明,相较于普通村民身份,以经济能人表征的体制外精英身份并未显著增加农民对乡村数字治理单一领域的参与概率及总体参与度,但体制内精英身份、双重精英身份均显著增加农民对乡村数字治理单一领域的参与概率及总体参与度,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精英治村模式。据此提出全方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策略体系、优化乡村数字治理的配套支撑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继国  赵文燕  
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农村居民实现金融幸福,有助于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层面选取代表性指标衡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而且对农村居民的总体富裕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金融素养通过提升创业水平和增加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工具普及对数字金融素养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助推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农村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消弭数字鸿沟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   王子豪  
在新发展阶段下,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支撑,也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我国31个省(市、区)2012—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是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且其推动作用随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高呈现出非线性式增强趋势;从空间效应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要从加快补齐短板、保障个体“数字权利”、推动发展成果共享等方面入手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稳步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春秋  张萌  章芡  宋佳  赵胜男  
[目的/意义]基于农民数字需求,明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的构成及其内涵,对提升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开展农民数字素养培训、提高农民在数字生产生活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外主要数字素养框架,选取全球数字素养框架为母版,结合数字乡村和农民数字素养相关政策、报告及数字农民需求与特征,提出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并诠释其构成与内涵。[结论/发现]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包含农民数字通用素养、农民数字安全伦理素养、农民数字交流素养、农民数字创作素养、农民数字问题解决素养5个维度,26个二级指标。[创新/价值]在数字乡村背景下,提出的农民数字素养框架以及对其内涵的阐释可为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提供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宣   桂敏   王赛月  
在综合数字素养概述、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欧洲公民数字素养框架2.2》,构建了包含数字化素养基础、数字化核心素养和数字化道德素养三个维度的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框架。据此提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路径:以厚植数字化意识为基座,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以塑造数字化学习能力为前提,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基座,打造数字化培育环境;以数字化核心素养为重点,培育关键技术技能;以内化数字伦理为保障,绘就道德规范图景;以完善全过程监督为目标,健全培育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明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承担着赋能建设数字乡村的职责。从数字通识教育、专业数字化技能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科教融汇四个维度可以明晰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作用机制。针对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现实困境,应从强化数字通识教育、专业转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文建  
关键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童  蒋远胜  王玉峰  
论文依据四川省和重庆市共计708份试点地与非试点地的农户调研数据,阐释了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然后通过对受不同程度政策激励影响的地区分组,即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并利用Probit回归检验不同强度的政策激励对金融素养引致农房抵押贷款的参与意愿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全样本中农户对于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为28%,其中试点地区农户接受度高于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第二,金融素养对于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会因为有较强的政策激励而得到提高。第三,农户分化、实际耕地面积、风险偏好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的需求。同时还使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和分地区稳健性检验,均支持基准回归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方合作推进金融知识宣传等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红芹   李萧阳   赵雨  
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信息素养是其培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的模型构建及量表编制,发现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因子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的测评工具,以及应用于未来关于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及其培育的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毅  吴思睿  廖琴  
对我国中东西部地区1,42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不同,探究他们对信息技术培训的不同需求。数字原住民教师虽比数字移民教师能更加娴熟地使用基本的信息技术,但他们仍然不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方面两组教师没有区别,他们都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整合能力。数字移民教师还需要基础技术操作方面更多的实践训练。未来的技术培训应考虑到两者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松   谭卓敏   陈楚娜  
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针对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亟需提升的现实,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社会资本以及促进非农就业是数字金融素养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三条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财富规模越小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低物质资本和低人力资本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因此,开展数字金融教育活动,推进数字金融下乡,是提升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促进农村地区共享发展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