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4)
- 2023(10379)
- 2022(8883)
- 2021(8204)
- 2020(7245)
- 2019(16595)
- 2018(16455)
- 2017(33710)
- 2016(18304)
- 2015(20979)
- 2014(21123)
- 2013(21411)
- 2012(20367)
- 2011(18701)
- 2010(18916)
- 2009(18063)
- 2008(18244)
- 2007(16759)
- 2006(14887)
- 2005(13389)
- 学科
- 济(90125)
- 经济(90041)
- 业(56244)
- 农(47214)
- 管理(47009)
- 方法(40350)
- 数学(37082)
- 数学方法(36866)
- 企(33878)
- 企业(33878)
- 农业(31051)
- 中国(23444)
- 财(20460)
- 业经(20189)
- 地方(20082)
- 制(18155)
- 贸(16929)
- 贸易(16924)
- 易(16472)
- 学(14775)
- 银(14243)
- 银行(14219)
- 行(13606)
- 融(13246)
- 金融(13244)
- 发(12571)
- 体(12121)
- 环境(12067)
- 务(11471)
- 财务(11456)
- 机构
- 学院(278839)
- 大学(276279)
- 济(122942)
- 经济(120554)
- 管理(106938)
- 研究(92858)
- 理学(92402)
- 理学院(91421)
- 管理学(90173)
- 管理学院(89654)
- 中国(73296)
- 农(62964)
- 京(56962)
- 财(56058)
- 科学(55350)
- 农业(48658)
- 所(47776)
- 业大(44866)
- 财经(44755)
- 中心(44353)
- 研究所(42940)
- 江(42324)
- 经(40611)
- 经济学(38335)
- 范(35602)
- 北京(35585)
- 师范(35311)
- 经济学院(35131)
- 州(33431)
- 财经大学(32746)
- 基金
- 项目(178939)
- 科学(141089)
- 研究(133180)
- 基金(130274)
- 家(112175)
- 国家(111185)
- 科学基金(94662)
- 社会(86209)
- 社会科(81466)
- 社会科学(81442)
- 省(70652)
- 基金项目(69566)
- 教育(60319)
- 自然(58587)
- 划(58540)
- 自然科(57141)
- 自然科学(57124)
- 自然科学基金(56119)
- 编号(55652)
- 资助(53175)
- 成果(44965)
- 部(41516)
- 发(40621)
- 重点(40181)
- 课题(37302)
- 创(36671)
- 国家社会(35781)
- 农(35372)
- 教育部(35205)
- 人文(34684)
- 期刊
- 济(138317)
- 经济(138317)
- 研究(81073)
- 农(64574)
- 中国(50340)
- 农业(43477)
- 学报(42106)
- 财(40758)
- 科学(39192)
- 管理(32864)
- 大学(32247)
- 融(31626)
- 金融(31626)
- 学学(30747)
- 业经(27993)
- 教育(23344)
- 技术(22317)
- 财经(22302)
- 问题(20774)
- 经济研究(20656)
- 业(20614)
- 经(19065)
- 贸(14898)
- 农村(14872)
- 村(14872)
- 技术经济(14834)
- 农业经济(14526)
- 版(14401)
- 世界(14375)
- 经济问题(14151)
共检索到411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赵永柯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必然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课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文章采用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农民工进城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沿海”和“内陆”农民工在进城动因和障碍、进城途径、进城费用和收入等方面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结合区域特点,制定相宜的政策,将加快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应用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农民工进城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男女农民工在进城动因和障碍、进城途径、进城费用和收入等方面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考虑农民工进城的性别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将加快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必然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课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本文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农民工进城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没有明显影响,其对农民工进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进城意愿上,受教育年限越长,进城的意愿越强烈,进城费用也较低。考虑农民工进城的文化差异,制定相宜的政策,将加快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文化差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雅洁
劳动力的自选择情况是劳动力迁移研究的基础性内容,本文对我国农民工自选择现状及性别和代际差异进行了分析。理论模型的推导发现:当迁入地的教育回报率较迁出地越高、迁移成本与移民受教育水平的负相关程度越高时,移民教育水平的正向选择越可能出现;当移民可观测特征与不可观测因素间的关联性较强时,综合能力的正选择也越易出现。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数据对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进行统计描述并测算教育回报率,初步发现农民工是正向自选择的。基于反事实收入分布估算法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工,无论是就总体还是分性别而言,都是正向自选择的,并且女性农民工的正向自选择程度高于男性;新老两代农民工也均为正向选择,但新生代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静 刘绍军 刘秀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明明 李光明
我们利用乌昌地区三个行政市180余份少数民族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动因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就业过程中的其他歧视性政策和行为、务工中的保障制度和个人特征中的饮食习惯的适应状况对其决定是否务工的影响最大;制度摩擦力中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个人特征中的对外出务工的观念和城市拉力中的城市务工的工资满意度影响次之。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语言沟通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文峰 王建琼
通过实地调查,揭示异地务工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偏好、收入支配的偏好,以及政府政策导向对其行为偏好影响的证据。
关键词:
异地务工农民工 储蓄行为 积极政策导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东旻 李军林 韦诗言
农民工在年轻时和年长时所选择的务工地是否有所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选择差异?我们假设农民工在一生之中只进行两次务工地的选择,分别在年轻时和年老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我们采取条件逻辑回归(conditional logit)的实证策略,对影响农民工初次务工地和再次务工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农民工在进行初次务工地选择时,收入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而对于再次务工地区选择,城镇化水平(体现为当地的公共福利和城镇化率)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而工资水平不再成为影响决策的显著因素。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鹏 张广胜
利用2009年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改进的Brown分解方法对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存在严重的性别工资差异。从工资差异的构成来看,性别歧视等不可解释因素是导致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较小;从行业隔离的角度来看,性别工资差异也主要由行业内的同工不同酬造成的,行业隔离所起作用较小。因此,消除性别歧视、创造公平的劳动力竞争市场是改善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晓彤 李杨
本文基于全国31个地区、198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7个文化区域的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指出了各个区域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储蓄比例、消费结构、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社会资本投入、高科技产品消费以及炫耀性消费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消费行为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庆然 陈政 陈晓亮 丁翠翠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项目第五轮全国范围调查(CHIP2013)的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构建综合性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测度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综合测度城市融入程度,并分别使用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检验不同区域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否具有歧视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不高,东部地区要高于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随着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分位点的提高,其影响变量的系数绝大多数都有明显的变化,但波动方向与程度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差异主要是由发达地区农民工和欠发达地区农民工之间的禀赋差异所引起的,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歧视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晓芸 朱红根
本文基于江西省数据分析了两代农民工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其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小、无配偶、户籍人口数越少、户籍19岁及以下人数越多、住房间数越多的老生代农民工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男性、年龄越大、无配偶者、文化程度越低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枫 李善同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7年5城市农民工调研数据来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远距离外出务工,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下降。而当留守家庭的子女数量较多时,留守女童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不过,与其他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父母外出打工所寄回的汇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正面作用对于初中及以上学习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较为显著。另外,留守儿童监护人是否为其父亲或母亲对留守儿童教育并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民工汇款 留守儿童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勇 何梅
通过对湖南省农民工进城务工过程中的子女适应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走访,结合自身所学知识,重点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学习以及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收集整理到的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的应用对影响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是否有城市同龄朋友、同学交往、学习成绩、老师态度、流动儿童的性别和年龄等内容,在影响因素中所占比例较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城市适应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玥 徐定德 崔诗雨 刘恩来 刘邵权
[目的]基于对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探究代际视角下女性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区劳动力转移及促进山区人口市民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有6岁以下小孩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留城有负向影响,但有6岁以下小孩对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有正向影响。[结论]对女性农民工整体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留城意愿增长趋势越显著;有融入城市信心的女性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