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8)
2023(6593)
2022(5617)
2021(5509)
2020(4543)
2019(10343)
2018(10360)
2017(21632)
2016(11724)
2015(13204)
2014(13250)
2013(13360)
2012(12668)
2011(11808)
2010(12244)
2009(11884)
2008(11666)
2007(10862)
2006(10178)
2005(9224)
作者
(32984)
(27899)
(27516)
(26445)
(17428)
(13182)
(12473)
(10631)
(10499)
(10042)
(9375)
(8914)
(8796)
(8714)
(8545)
(8397)
(8332)
(8115)
(7964)
(7867)
(7128)
(7046)
(6785)
(6433)
(6430)
(6412)
(6383)
(6036)
(5632)
(5520)
学科
(51099)
经济(51049)
(45590)
(40876)
农业(30019)
管理(28446)
(18825)
企业(18825)
方法(16941)
中国(16805)
数学(15749)
数学方法(15586)
业经(14982)
(14216)
(12017)
(11739)
(11184)
贸易(11177)
(11010)
(10531)
银行(10528)
地方(10491)
及其(10292)
(10217)
农业经济(10019)
(9855)
政策(9629)
(9350)
方针(9216)
(9088)
机构
学院(175055)
大学(168789)
(80815)
经济(79181)
管理(68305)
研究(59705)
理学(58164)
理学院(57642)
管理学(56937)
管理学院(56616)
中国(50074)
(45809)
(38023)
(34940)
农业(34520)
科学(32674)
(30048)
业大(28939)
财经(28777)
中心(28621)
(27759)
研究所(26475)
(26007)
经济学(23257)
(22447)
师范(22344)
北京(22176)
经济管理(21946)
(21762)
经济学院(21064)
基金
项目(103925)
研究(83466)
科学(82182)
基金(74464)
(62484)
国家(61807)
社会(53368)
科学基金(52675)
社会科(50206)
社会科学(50196)
(41191)
基金项目(38899)
编号(37132)
教育(36609)
(33423)
成果(30964)
自然(30564)
资助(30316)
自然科(29765)
自然科学(29758)
自然科学基金(29219)
(27565)
课题(24589)
(24588)
(24529)
(22501)
重点(22452)
(21672)
国家社会(21396)
(21118)
期刊
(99876)
经济(99876)
研究(56576)
(51458)
中国(36310)
农业(34625)
(25951)
金融(25951)
(25077)
业经(22793)
科学(21837)
学报(21150)
管理(21075)
大学(17691)
教育(17207)
学学(16825)
(15227)
问题(15098)
技术(14261)
农村(14202)
(14202)
农业经济(14194)
经济研究(13764)
财经(13618)
(11628)
世界(10870)
经济问题(10780)
(10150)
理论(9207)
技术经济(9203)
共检索到277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雷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乡迁移。为解决农民工流动所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在对农民工迁移政策的取向上,经历了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从控制盲目流动到公平融入两大阶段,具体来说:从城市利益保护逐步走向城市融入、共享发展成果;从问题本位逐步走向人文本位;从城市霸权逐步走向城乡融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发展。政府未来的农民工政策取向将会是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城市融入度、提升其社会资本和文化适应性,直至实现完全的市民化,农民工群体最终走向消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宏庆  
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必须给与高度关注,做好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机制,创建全方位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系统,建立动态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关注重点。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建设既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不足。新时期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建设应以史为鉴,在创新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代谦  
如何破解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失业难题,关键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安排。本文在分析了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失业特征和就业难点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将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产业结构调整应充分考虑我国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效应,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为失业农民工搭建再就业平台,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政策建议和相应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中建  
我国农民工政策经历了从限制到松动,从控制盲目流动到规范流动,进而发展到鼓励流动和倡导融入城市的过程。在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人口年龄结构和城乡结构变动、公平与效率矛盾演化、农民工自身素质制约和政策空间狭窄的情况下,要通过政策措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实现体面就业、城市安居、共享城市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的稳定迁移和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怀礼  谷小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阶段的客观要求。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调研证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它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下进行系列化的制度创新才能成功。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争取成功,也要宽容失误;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既要争取新制度的完善,也要给中间制度的创新预留更多的"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培枝  
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力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针对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农民工生存和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但从现实看,农民工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从五个方面就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与对策展开论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国晓丽  
该文从性别视角对女性农民工就业特点作出分析,说明女性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职业选择、劳动报酬、家庭分工与社会分工的表现及幸福指数方面都不及男性农民工;并从女性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代际女性农民工的不同就业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分别提出解决女性农民工就业的长效机制和当前阶段的就业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研究"课题组  张鸣鸣  赵丽梅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经济提速、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其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2571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理性、经济、社会、政治、城市感知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并研究影响其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形成对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基本判断,提出政策主张: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加强初次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和企业环境;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科学价值观教育培训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洪连  杜婕  
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还面临法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政策目标定位有待校正,培训评估制度不够完善,培训监管思路亟需调整等问题。为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培训政策体系,需要吸收借鉴国外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有益经验,在法制保障、目标定位、资源整合、激励措施、评估模式、监管思路等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屈霞  
中国崛起为世界制造业基地,68%的员工是农民工;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建筑业员工的80%是农民工;城镇商业、服务业员工的半数是农民工;非公有经济、外资企业员工的主体是农民工(崔传义,2007)。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灵  范安平  
近十年来,我国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民工培训政策架构体系。然而,这一政策体系在解决政策与市场、培训质量与效益、农民工城镇化等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改进空间。针对此,未来的农民工培训政策应努力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努力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运作机制,培训内容由谋生存转向谋发展,使农民工真正转型为有职业技能的产业工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洪连  
为实现农民工的全面发展,提升农民工培训的服务效能,增强农民工培训活动的吸引力,必须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政策创新。为达此目标,应当坚持农民工培训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的政策导向,试行"学分银行"存储、互认、兑换有机联动的农民工培训政策认定,推进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农民工培训网络的政策协调,为农民工提供"普惠制"就业培训的政策便利,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农民工培训配套政策支持,健全农民工培训评估与监控的政策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农民工不仅仅是对务工经商农民的统称,而且是一种飘零在城乡之间、城际之间的身份符号。虽然早在1989年学术界就提出"农民工市民化"一词,但是直到本世纪初对农民工的认识态度转变以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才真正展开。由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职业市民化、居住地域市民化,而且包括了公共服务市民化、行为意识市民化等等,涉及到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