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1)
- 2023(7299)
- 2022(5539)
- 2021(5226)
- 2020(4330)
- 2019(9497)
- 2018(9901)
- 2017(20050)
- 2016(11043)
- 2015(12699)
- 2014(12835)
- 2013(12881)
- 2012(11938)
- 2011(10961)
- 2010(11385)
- 2009(10855)
- 2008(10755)
- 2007(10044)
- 2006(9483)
- 2005(8835)
- 学科
- 济(50046)
- 经济(49994)
- 农(45128)
- 业(36310)
- 农业(29740)
- 管理(24429)
- 中国(18895)
- 业经(16495)
- 方法(15289)
- 企(14682)
- 企业(14682)
- 数学(13881)
- 数学方法(13824)
- 制(13685)
- 发(11319)
- 地方(10792)
- 银(10136)
- 银行(10128)
- 农业经济(10004)
- 行(9825)
- 财(9783)
- 发展(9687)
- 展(9679)
- 体(9652)
- 贸(9524)
- 贸易(9512)
- 易(9347)
- 村(9065)
- 农村(9054)
- 策(8722)
- 机构
- 学院(163208)
- 大学(158830)
- 济(73931)
- 经济(72486)
- 管理(61223)
- 研究(56327)
- 理学(51998)
- 理学院(51526)
- 管理学(50793)
- 管理学院(50528)
- 中国(47642)
- 农(46668)
- 农业(35243)
- 财(33991)
- 京(33863)
- 科学(31633)
- 业大(29037)
- 所(28827)
- 中心(27017)
- 江(26468)
- 财经(25747)
- 研究所(25465)
- 经(23303)
- 经济学(21798)
- 北京(21415)
- 农业大学(21330)
- 范(21049)
- 师范(20904)
- 州(20846)
- 经济管理(20191)
- 基金
- 项目(97952)
- 研究(77691)
- 科学(76639)
- 基金(69644)
- 家(59291)
- 国家(58652)
- 社会(50219)
- 科学基金(49353)
- 社会科(47079)
- 社会科学(47067)
- 省(39177)
- 基金项目(37146)
- 编号(34698)
- 教育(33644)
- 划(31265)
- 成果(28398)
- 自然(27964)
- 农(27911)
- 自然科(27209)
- 自然科学(27200)
- 资助(26956)
- 自然科学基金(26708)
- 发(23618)
- 课题(22689)
- 部(22592)
- 重点(21399)
- 国家社会(20749)
- 性(20554)
- 制(20262)
- 发展(19979)
共检索到265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晓杰 何靖波 唐雪漫
1.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一是制定好政策规划。认真研究制定满足城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的转移政策和规划,分步组织实施,注意不能采取简单放开的方式,避免造成盲目流动,不能让农民市民化的最终结果变成新的城市贫民。二是确定当前重点人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群体,当前可将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性重点确定为:自己当地城市(或城镇)的农民工,有稳定住所、稳定工作、缴纳社保一定年限的外地农民工,以及具有中等职业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胜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目前,隐性户籍门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与城镇住房保障等仍然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诉求将更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压力将更为突出;因此要以均等化享受公共服务为制度创新的重点,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积极性,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就需要创新农民工的劳动就业制度、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健全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出现的新群体。2008年,我国农民工规模达到2.2亿人。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即将迈入"十二五"时期作出的加快推进农民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指离开本乡镇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1.53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3.2%。促进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将是一项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二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信凯
本文在考察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英国、美国、日本城乡关系演变趋势及农村人口非农化模式的基础上,从农民非农化与工业化的非同步性、农民非农化内生机制的差异性以及农民非农化进程的差异性等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并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合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方针与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农民工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智雷 彭慧
本文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工作时间、业余生活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当以制造业农民工为研究样本来控制工作时间的外生性,并用同一社区内其他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其内生性偏误之后,本文发现,在城市的精神感受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每天加班工作时间越长,每周工作天数越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低,且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加班时间更加敏感;吸烟、玩麻将和电脑游戏等业余生活会降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对个人发展有利、层次较高的业余生活会促使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主动实现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业余生活 工作时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到底该走激进的制度变迁之路,还是渐进的有条件进城方式,学术界存在争论。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农民工具备的生存中发展的需求、半封闭自助的资源、选择性激励的环境,在市民化进程中需要走出一条渐进与激进相结合的中间道路——适应性市民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平 谭金海
我国农民工的流动模式正在由过去的双向流动向相对稳定的城乡单向流动转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不断增强,农民工跨省流动向就近转移的转变日趋明显。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工整体技能较低、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农村土地权益处理机制缺失等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因此,要以推进户籍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在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强化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加强农民工土地权益保障等方面加大改革和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慧 阮文彪 孙博睿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延辉 龚紫钰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问卷数据,从社会质量视角审视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数据分析发现,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城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进程指数为0.563,达到"半市民化"水平,而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增能四个维度的社会质量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具体影响方式上,社会经济保障水平越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团结,即农民工社会信任水平越高、越是具有利他主义倾向,其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包容程度越高,即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歧视越少,社团参与越积极,其市民化进程就越快;社会增能水平越高,即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相信依靠后天努力能够改善生活的预期越积极,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文章据此提出了推动农民工有序实现市民化的路径构想。
关键词:
社会质量 农民工 市民化 社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成
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已经高度分化。不同阶层、代际、行业、城市农民工面临的市民化问题存在一些特性,应通过科学的分类治理,提升对不同类别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推进效率。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分类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014年9月12日,对于中国2亿多的农民工来说,一个利好的消息让他们振奋。这一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其中,"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一个基本论调。国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量身打造"了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障、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在城镇落户、房屋租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为亿万期盼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带来了"福音"。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褚琳
农民工作为介乎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一个层次,客观上包括四元结构。同时,农民工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存在着一定联系,但也有着很大区别。由四元走向一元,面对不同的群体,因为市民化的内容不尽相同,因而制度的供给也应该有所差别。当前,倡导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有违于"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极有可能使得改革又回到城镇偏向政策的老路,因此应从宏观上设计"农民市民化"的路径,而不是站在城镇这个中观层次上仅仅强调"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民市民化",既要从生产方式方面着手,更要从生活方式方面着手,但是最为关键的则是实现农民的知识化,进而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丽明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紧抓3个关键,即始终坚持农民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肯花时间、下成本、想办法,从而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为了谁","谁来做","怎么做"等问题,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市民。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