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4)
2023(14499)
2022(12348)
2021(11369)
2020(9700)
2019(21938)
2018(21769)
2017(42611)
2016(22858)
2015(25264)
2014(25468)
2013(25625)
2012(24071)
2011(22082)
2010(22810)
2009(21744)
2008(21582)
2007(20004)
2006(18340)
2005(17111)
作者
(66526)
(55901)
(55416)
(53112)
(35351)
(26563)
(25136)
(21440)
(21101)
(20169)
(19348)
(18307)
(18209)
(17823)
(17556)
(17154)
(16193)
(16183)
(15914)
(15887)
(14298)
(13714)
(13622)
(12882)
(12687)
(12671)
(12385)
(12202)
(11362)
(10846)
学科
(113958)
经济(113822)
(69625)
管理(67108)
(48034)
(47963)
企业(47963)
方法(38900)
数学(33877)
数学方法(33547)
农业(31656)
中国(30103)
(29764)
(26260)
业经(25987)
地方(24397)
(21088)
(18776)
(18563)
银行(18544)
(17865)
(17667)
金融(17664)
(17226)
贸易(17212)
(16748)
(15365)
财务(15320)
财务管理(15274)
(15225)
机构
大学(340881)
学院(340576)
(154765)
经济(151717)
管理(125820)
研究(119638)
理学(106522)
理学院(105439)
管理学(103840)
管理学院(103219)
中国(94028)
(76407)
(71729)
科学(67113)
(66371)
(60974)
财经(58387)
中心(54036)
研究所(53976)
(53555)
(52805)
农业(50675)
业大(49761)
经济学(48697)
北京(45690)
(43701)
经济学院(43449)
师范(43327)
财经大学(42762)
(41748)
基金
项目(208703)
科学(164593)
研究(156582)
基金(152621)
(131554)
国家(130391)
科学基金(111131)
社会(103208)
社会科(97633)
社会科学(97607)
(80515)
基金项目(79401)
教育(71137)
自然(67376)
(66495)
自然科(65781)
自然科学(65763)
自然科学基金(64571)
资助(62809)
编号(62552)
成果(53074)
(48372)
重点(46860)
(45875)
课题(44169)
(43848)
国家社会(43651)
(42505)
(42298)
教育部(41737)
期刊
(189156)
经济(189156)
研究(112828)
中国(74082)
(67915)
(60618)
学报(51378)
管理(48564)
科学(47068)
农业(45316)
大学(41028)
(39832)
金融(39832)
学学(38721)
教育(34526)
财经(31576)
业经(31037)
技术(29949)
经济研究(29488)
(27219)
问题(25565)
(21814)
世界(19082)
(18968)
技术经济(18675)
(17241)
经济问题(16609)
国际(16189)
农村(16053)
(16053)
共检索到545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峰  王林辉  董直庆  
本文从经济权力视角出发,通过包工头与农民工问题的分析,探讨一般劳动力工资是如何决定的,农民工是否有权力及应如何参与企业或项目的剩余分配。建立并推导了一般劳动力(本文特指农民工)工资决定、项目剩余分配以及有效委托人机制设计模型,在解决农民工工资与剩余分配问题的同时,得出弱势群体利益被强势主体侵占的必然性,对弱势群体第三方援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兰定筠  李世蓉  
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原则,研究代建制中政府委托人、代建人在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设计、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风险承担问题,提出了政府委托人与代建人的风险分配原则,并依据该风险分配原则得到了政府委托人与代建人的风险分配结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世杰  
通过对物流活动设置相应变量,以物流参与性和激励兼容视角建立基于物流委托人与承托人的博弈模型,并基于模型最优约束条件而对博弈结果的决定要素做出判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宁  马启民  昝梦莹  
采用博弈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农民工工资长期被压低的问题,认为我国农民工工资是被严重扭曲的,这必然造成了农民工权益损失;通过分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不公平博弈,认为企业会一致采取扭曲农民工工资的联盟行动,而农民工在博弈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弱势的;另外分析了我国买方垄断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定价机制,认为农民工实际得到的报酬低于企业的边际收益,说明企业存在对农民工的"剥削"问题。因此,我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是不公平的,需要通过改革措施将农民工工资提高到合理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军  
刘易斯模型的工资路径是先平直后上折,但根据统计数据制成的农民工工资路径图则是上下波动的。形成这种路径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的差异性。本文首先采用收入排序法生成中国农民工的供给曲线,然后在对比费景汉和拉尼斯的两集合与刘易斯三集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业内部产业升级与农村劳动力第四集合的概念,并由此形成四集合分析法。四集合分析法说明了农民工供给曲线的移动特征,进而解释了中国农民工工资路径的特别形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旭青  
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2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36万人。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依靠工资性收入增长。本文根据近三十年来农民工工资变动数据,分析农民工工资走势,探索影响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宏观因素和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三产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外出农民工数量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影响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重要变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松林  
对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通常涉及多个规制者,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制结构设计和权力安排来实现政府的规制目标,是政府规制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多委托人代理理论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分别从分权与规制效率改进、分权与规制效率扭曲、不同规制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三个方面对多委托人框架下政府规制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根据社会契约论,社会经济中任何有组织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是依据某种契约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当这些契约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并发挥效用时,它们就成为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然而,这些契约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效率如何,以及人们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经济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西方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关心和探讨的论题。本文就该理论的最新进展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蒯鹏州  王明华  张丽丽  
"民工荒"背景下,识别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的新特征,将有助于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进程的新趋势。基于"进城务工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交网络在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的作用,探讨其对农村人口转移决策和教育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交网络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初、中等教育投资回报率明显偏低,初中教育不会对工资产生显著影响,高中教育仅能引起工资落入2 000元以下工资区间的概率减少7.0%;接受初、中等教育给带来的工资增幅低于其通过工作经验增加所带来的增幅,并将促使农村初中等教育适龄人口提前做出转移决策;社交网络则通过提高实现高工资就业的机会,进一步强化上述倾向。研究揭...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永平  吴文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文婷  张广胜  
基于2009年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采用改进的"M incer"模型研究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因素,比较分析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是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性别和职业类型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成为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守海  
本文研究表明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民工工资是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条件下,民工工资应该提高1/3左右的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大多数激励机制文献假设激励机制是具有合法权益的委托人设计制订的。但现实中的激励机制往往是代理链中委托人兼代理人设计制订的。委托人兼代理人身兼双重身份,目标既不同于最终委托人,也不同于最终代理人。他们的一个重要激励目标是下属的忠诚与报效。而公共部门官员有更大选择空间将个人目标掺入激励机制,也更加偏重个人忠诚。对个人忠诚的激励与对绩效的激励方式不同,需要偏私、不完全透明也不绝对守信,并利用一些技巧有差别地分配资源。偏私性激励对制度演化有两个重要影响:一是形成依赖—庇护网络;二是促进集权化,官僚机器在收放循环中锯齿形扩张。偏私性激励对组织绩效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晓彤  杨潇  王天新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自我概念一致性和参照群体影响的农民工购买意愿形成机理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与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农民工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参照群体的信息影响、价值表达影响和功利影响也能够提高农民工的购买意愿;此外,感知风险对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参照群体影响与农民工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企业营销措施及政府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迎秋  
关键是创建国有产权委托人选择机制刘迎秋国有企业运行低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取向的改革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则是公有制与市场的关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那种认为二者根本冲突、不能实现有机结合的“冲突论”已经逐渐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