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2)
- 2023(14876)
- 2022(12624)
- 2021(11800)
- 2020(10231)
- 2019(23403)
- 2018(23404)
- 2017(46514)
- 2016(24999)
- 2015(28467)
- 2014(28589)
- 2013(28509)
- 2012(26639)
- 2011(24162)
- 2010(24280)
- 2009(22636)
- 2008(22423)
- 2007(20489)
- 2006(18074)
- 2005(16246)
- 学科
- 济(111432)
- 经济(111317)
- 业(74643)
- 管理(67750)
- 企(52003)
- 企业(52003)
- 方法(50179)
- 农(49160)
- 数学(44967)
- 数学方法(44488)
- 农业(32194)
- 中国(29628)
- 业经(26495)
- 财(26440)
- 制(22734)
- 贸(21092)
- 贸易(21083)
- 地方(20945)
- 学(20669)
- 易(20527)
- 银(18170)
- 银行(18121)
- 行(17362)
- 融(17060)
- 金融(17057)
- 技术(15931)
- 环境(15706)
- 务(15582)
- 财务(15535)
- 财务管理(15492)
- 机构
- 学院(369014)
- 大学(366551)
- 济(159313)
- 经济(156252)
- 管理(142456)
- 研究(124427)
- 理学(122524)
- 理学院(121308)
- 管理学(119276)
- 管理学院(118627)
- 中国(97393)
- 农(77615)
- 京(76803)
- 科学(75187)
- 财(72130)
- 所(63769)
- 农业(60492)
- 业大(59697)
- 中心(58944)
- 财经(57495)
- 研究所(57478)
- 江(55888)
- 经(52203)
- 经济学(49321)
- 北京(48049)
- 范(44913)
- 经济学院(44778)
- 师范(44366)
- 院(43875)
- 州(43771)
- 基金
- 项目(242658)
- 科学(190441)
- 基金(176654)
- 研究(175502)
- 家(154389)
- 国家(153102)
- 科学基金(130596)
- 社会(111979)
- 社会科(105990)
- 社会科学(105957)
- 省(95602)
- 基金项目(93170)
- 自然(84530)
- 自然科(82531)
- 自然科学(82501)
- 自然科学基金(81045)
- 划(79856)
- 教育(79411)
- 资助(73435)
- 编号(71354)
- 成果(57016)
- 重点(54596)
- 部(54455)
- 发(53768)
- 创(50303)
- 课题(48344)
- 创新(47132)
- 科研(46927)
- 国家社会(46427)
- 教育部(46190)
- 期刊
- 济(176948)
- 经济(176948)
- 研究(105627)
- 农(76393)
- 中国(70559)
- 学报(58916)
- 财(54915)
- 科学(54239)
- 农业(51679)
- 管理(49918)
- 大学(45202)
- 学学(43135)
- 融(39344)
- 金融(39344)
- 业经(33651)
- 技术(32084)
- 教育(30563)
- 财经(28897)
- 经济研究(27152)
- 业(25493)
- 问题(25132)
- 经(24854)
- 技术经济(19297)
- 统计(18774)
- 版(18719)
- 贸(18629)
- 理论(18305)
- 世界(18180)
- 商业(17344)
- 经济问题(16742)
共检索到548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林 亓同敏
劳动合约签订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形式,但我国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率却只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暂时较大幅度的上扬,此后随时间推移却几近停滞。文章以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产业分割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不同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产业组织特征组合的四象限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象限中劳动合约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边缘产业和农民工现状,就劳动合约签订问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在边缘产业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组合下,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存在着"组织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三重困境,这是我国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宪 黄健柏
本文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联合对农民工就业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和行业分割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不考虑地区分割变量情况下在农民工就业与其他三类分割变量之间建立的模型更为优化可靠。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皓杰
本研究探讨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与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劳动合同法显著提升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2)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劳动合同签订可能性方面,所有制分割现象部分弱化,国企与私企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差异显著降低,外企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仍然显著高于私企职工;产业分割现象弱化,第二与第三产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差异显著降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林清
中国劳动力市场明显地分割为农村就业部门、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和城市正规就业部门。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者并不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市场上自由流动,农村劳动者被限制在农村就业部门和城市的非正规就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特征并无太高的要求,劳动者收入的高低仅仅与自己付出的劳动量有关。这种状况刺激了劳动供给的增加,抑制了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因此,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分割,促进劳动力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和职业空间内流动,应当成为未来劳动力政策的重点。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村 劳动供给 人力资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静
文章利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工资及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程度。企业层面的计量结果显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决定工资水平、劳动力成本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在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变化并非同步。垄断行业工资、劳动力成本对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变化更加敏感,而竞争行业更倾向于"挤压"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应带来的工资水平的提高,并且不愿意为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支付更多的劳动力成本。所有制分割状态下的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倾向于"挤压"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高工资收入、支付的高劳动力成本,而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芸
本研究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06)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行业主、次劳动力市场的收入不平等状况。研究通过引入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即邓肯指数),对行业主、次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行业主、次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结构、福利待遇以及工资与奖金的稳定性的考察,对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主、次劳动力市场 行业分割 收入不平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亮 苏建宁 张然
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调研对象,运用改进后的明瑟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其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并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行业等分割因素在该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秀华 陈雪松
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一种多元分割状态,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农村内部都没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内有头等和次等劳动力市场,农村中有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市场,其中尤以城乡分割最为严格。在二元结构下,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安排,使劳动力市场分割有了制度基础,它非正式制度相呼应,形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殊形态。本文从综合角度研究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制度性分割 非制度性分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正林 范明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我国现行劳动就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体制性因素有:行政管理体制、户籍管理制度、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表现入手,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四大体制性制约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劳动力 市场分割 体制性障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基于中国CGE模型,文章解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诱发的资源配置扭曲会对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冲击,并导致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收益率的下降;在资源配置扭曲的情形下,降低农产品关税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将导致国民福利损失,并加剧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分化。政策含义为,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消除户籍制度等制度性障碍有助于国民福利的增进与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苑德宇 常家铭 张亦然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法,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行业平均工资数据测度了2003—2019年不同区域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各类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均随时间显著趋于收敛统一;对于全国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和同省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水平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且在2011—2013年间出现了较强跨区整合性;国有经济就业占比、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高速公路密度提高则显著降低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机会方面,区域、户籍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受雇就业还是自雇就业,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几率都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城市户籍的获得,大大降低了自雇就业比重,显著提升了受雇就业几率。进一步分析受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地区、户籍、行业等因素产生了不同影响:就业质量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呈现出梯度下降趋势,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上均是东部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获得城市户籍后,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明显提高,但工作满意度无甚变化;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工资逐渐下降,工作稳定性逐步上升;工作满意度方面,不同行业的失地农民都相差不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机会方面,区域、户籍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受雇就业还是自雇就业,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几率都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城市户籍的获得,大大降低了自雇就业比重,显著提升了受雇就业几率。进一步分析受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地区、户籍、行业等因素产生了不同影响:就业质量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呈现出梯度下降趋势,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上均是东部最高,中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易昂
由于缺乏制度性约束,我国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分割在造福经济的同时,也导致了城乡分割、城市分割和区域分割的多元分割现象。地方政府间的策略行为是我国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分割形成的重要因素。但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因素之外,还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迁移和城乡户籍制度等分割因素。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可以分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本文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对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分割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评价地方政府中介机制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简单模型,并提出了完善和解决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分割问题的合理化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