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4)
- 2023(12286)
- 2022(10353)
- 2021(9701)
- 2020(8264)
- 2019(18759)
- 2018(18612)
- 2017(36599)
- 2016(19743)
- 2015(22287)
- 2014(22222)
- 2013(21803)
- 2012(19866)
- 2011(17824)
- 2010(18000)
- 2009(16677)
- 2008(16088)
- 2007(14303)
- 2006(12612)
- 2005(10909)
- 学科
- 济(84485)
- 经济(84396)
- 业(60004)
- 管理(51473)
- 农(47704)
- 方法(38245)
- 企(37754)
- 企业(37754)
- 数学(34876)
- 数学方法(34437)
- 农业(31384)
- 中国(25522)
- 业经(21188)
- 财(20549)
- 制(17433)
- 地方(16138)
- 贸(15793)
- 贸易(15781)
- 易(15452)
- 学(14119)
- 发(13625)
- 银(13416)
- 银行(13393)
- 行(12866)
- 体(12127)
- 环境(11960)
- 技术(11908)
- 融(11850)
- 金融(11847)
- 策(11733)
- 机构
- 学院(284034)
- 大学(280944)
- 济(121837)
- 经济(119586)
- 管理(111954)
- 理学(97796)
- 理学院(96815)
- 管理学(95071)
- 管理学院(94548)
- 研究(91447)
- 中国(71147)
- 农(62111)
- 京(57402)
- 财(55165)
- 科学(54771)
- 农业(47715)
- 业大(46665)
- 所(44938)
- 财经(44547)
- 中心(43732)
- 江(41732)
- 研究所(40747)
- 经(40743)
- 经济学(37572)
- 范(36462)
- 师范(36128)
- 北京(35099)
- 经济学院(34251)
- 财经大学(32954)
- 经济管理(32601)
- 基金
- 项目(193018)
- 科学(153472)
- 研究(142491)
- 基金(142263)
- 家(123379)
- 国家(122304)
- 科学基金(105597)
- 社会(92873)
- 社会科(87847)
- 社会科学(87824)
- 基金项目(75756)
- 省(75513)
- 自然(67183)
- 自然科(65604)
- 自然科学(65581)
- 教育(65217)
- 自然科学基金(64400)
- 划(62871)
- 编号(58410)
- 资助(57557)
- 成果(45943)
- 部(44129)
- 重点(43026)
- 发(42479)
- 创(40025)
- 国家社会(39008)
- 课题(38927)
- 教育部(37827)
- 创新(37451)
- 科研(37212)
- 期刊
- 济(132732)
- 经济(132732)
- 研究(80287)
- 农(64044)
- 中国(51709)
- 农业(43454)
- 学报(42203)
- 科学(40375)
- 财(39584)
- 管理(36967)
- 大学(33700)
- 学学(32147)
- 融(28434)
- 金融(28434)
- 业经(27695)
- 教育(25827)
- 技术(24513)
- 财经(21185)
- 业(20130)
- 问题(19971)
- 经济研究(19284)
- 经(18095)
- 版(14806)
- 农村(14805)
- 村(14805)
- 农业经济(14489)
- 统计(14373)
- 技术经济(14049)
- 世界(13942)
- 理论(13722)
共检索到40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数据,采用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法,考察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分位数下,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差距不断缩小,且中高分位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尽管如此,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仍大大低于城镇职工,且其差距在中高分位数上较大。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差距是个体特征和制度性歧视共同导致的,在中低分位数上,特征效应是造成就业质量差异的主因;在高分位数上,系数效应是造成就业质量差异的主因。从时间维度看,城镇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有所减弱,但中高端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歧视有所增强。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消除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歧视,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震
本文使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研究了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异。结果发现,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异表现为"天花板效应";但在工资分布的最高端,性别工资差异又开始缩小。对此,本文给出了基于统计歧视和社会保护政策的解释。而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异则表现为"粘地板效应"。在农民工工资分布的高端,性别差异表现出与城镇职工工资分布低端相似的趋势。这一点表明在工资分布高端的女性农民工已经开始突破二元分割体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保护。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分解 农民工 性别工资差异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锦英 马良 方峥 何翠香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1995年和2008年的数据,运用重新赋权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以及无条件分位数"再次分解方法"(Double-decomposition)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性别工资差异由1995年的"粘地板"现象逐渐呈现出2008年的"玻璃天花板"现象的趋势;(2)系数效应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工作经验是影响性别工资差异的显著因素;(3)从再次分解结果看,在时间维度上性别工资差异逐渐拉大,在横截面数据上低收入群体的女性情况得到改善,而高收入群体女性情况恶化了。因此,政府应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来缩小性别工资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实证研究1989—2011年三个时期中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问题。研究表明:(1)两个就业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正规就业的个体禀赋优势在工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存在不对称性现象,且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表现明显,符合"黏地板效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3)由个体禀赋所解释的特征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而由非市场因素解释的参数差异则在不断下降,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实证研究1989—2011年三个时期中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问题。研究表明:(1)两个就业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正规就业的个体禀赋优势在工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存在不对称性现象,且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表现明显,符合"黏地板效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3)由个体禀赋所解释的特征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而由非市场因素解释的参数差异则在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整体上趋于公平和完善,工资的决定机制更加以市场为导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实证研究1989—2011年三个时期中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问题。研究表明:(1)两个就业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正规就业的个体禀赋优势在工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存在不对称性现象,且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表现明显,符合“黏地板效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3)由个体禀赋所解释的特征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而由非市场因素解释的参数差异则在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整体上趋于公平和完善,工资的决定机制更加以市场为导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翠香 方峥
本文运用CHIP2007微观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部门选择内生性问题来研究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发现公共部门存在显著的工资溢价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发现高等教育、性别以及工作经验等是影响对数工资的显著因素。进一步对这两部门工资差异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分解显示部门间的工资差异在10.08%-35.0%之间,低工资收入群体中的部门工资差异最大,随着分位数的逐步上升,两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呈缩小趋势。
关键词:
公共部门 内生性 倾向得分匹配 工资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余玲铮
本文利用2009年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教育回报率的差异,随工资分布由低端到高端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经验—工资线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明显不同,前者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关系,后者为倒"U"形曲线关系;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中低端的工资差异引起的;在工资分布中低端和歧视等非市场因素是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工资分布高端,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教育和经验等个人禀赋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在我国城乡统筹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短工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工资差距展开分析。在修正劳动参与和短工化的样本选择问题基础上,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农民工工资函数,并且使用MM方法对短期农民工和长期农民工的工资差距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高学历、培训经历、本地就业以及通过亲缘和正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人,获得长期合同的可能性较高;地区和教育对农民工工资的贡献较大;两种合同类型的农民工在工资分布的底端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存在"粘性地板效应"。这些结论对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平衡区域间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兴 王芳
本文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运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解方法对1989-2009年间我国国有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距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在1989-2009年的三个时期内,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再扩大的V型趋势,人力资本禀赋、就业和职业等影响因素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方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有与非国有部门间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国有部门的工资溢价造成;然而新世纪以来,虽然国有部门的工资溢价仍然存在,但已不是造成当前部门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非条件分位数回归 国有部门 工资差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军
本文依据江苏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高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社会资本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在城市融入程度的不同分布水平上,受教育水平对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差异更大,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作用更大。因此,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须考虑两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入 代际差异 分位数回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钱文荣 姜励卿
本文利用浙江省农民工调查的微观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分位数分解的方法,研究了男性和女性农民工在整个工资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群体间的性别工资差异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性别工资歧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在收入分布的低分位数上,歧视是造成农民工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在高分位数上,个人资源禀赋造成的差异则成为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农民工 性别工资 分位数回归 分位数分解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咏梅 唐一鹏
科学教育历来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科学素养研究也成为基础教育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不乏关于科学素养与性别关系的讨论,但既有文献都侧重于研究性别对科学素养的影响,没有讨论不同能力水平上的性别差异。本文利用无条件分住数回归模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发现,高中男生在科学素养总分、科学解释现象和运用科学证据的能力上都显著强于女生,且这种优势在中等能力水平处(50分位)较为明显;在识别科学问题能力上,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且高能力水平(75分位以上)女生更具有优势。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应该渗透性别发展均衡的理念,注重通过干预非认知因素(科学价值观和科学兴趣等)提升女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科学素养 性别差异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冉璐 谢家智 张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根据是否具有非农工作经历将农民分成两组,采用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的方法考察两组农民的务农收入差异以及形成原因。结果发现,具有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务农收入明显高于无这种经历的农民,在收入分布的高端这种差距更为凸显;对于具有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而言,社会关系网络已取代传统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禀赋成为决定其务农收入的重要因素;具有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更善于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更能由此获得更高的报酬;特别是在迈向高收入阶段时,对于关系网络的运用已经成为具有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拉开收入差距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征宇
条件分位数回归(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CQR)方法已成为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CQR结果的经济学阐释基于过多甚至是不必要的控制变量,这与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有可能并不一致。例如,在劳动经济学对教育回报的研究中,无论个体的年龄,性别与家庭特征如何,教育程度对于个人收入的异质性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即人们想了解收入关于教育程度的无条件分位数估计。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n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UQR)技术并梳理相关文献。特别地,本文介绍三种重要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Firpo,Fortin和Lemieux(2009)提出的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ecentered influence function,RIF)回归,Frolich和Melly(2010)提出的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与Powell(2010)提出的一般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另外,论文还运用一个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对其医疗支出影响的实例详细说明了新方法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