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0)
2023(12138)
2022(10426)
2021(9829)
2020(8208)
2019(18976)
2018(18788)
2017(37574)
2016(20568)
2015(23293)
2014(23228)
2013(23472)
2012(22172)
2011(20091)
2010(20107)
2009(19210)
2008(18974)
2007(17383)
2006(15653)
2005(13865)
作者
(59421)
(50274)
(50007)
(47815)
(31290)
(24168)
(22678)
(19648)
(18736)
(17810)
(16966)
(16596)
(15636)
(15632)
(15490)
(15470)
(15406)
(14511)
(14388)
(14348)
(12581)
(12580)
(12254)
(11487)
(11456)
(11293)
(11279)
(10942)
(10135)
(10128)
学科
(90224)
经济(90141)
(56001)
(51600)
管理(47530)
方法(35620)
农业(34074)
(32460)
企业(32460)
数学(32368)
数学方法(32121)
中国(25233)
地方(22924)
业经(22687)
(21393)
(19608)
(17358)
贸易(17348)
(16867)
(16329)
(14737)
银行(14710)
(14294)
(14135)
(14069)
税收(13363)
(13274)
环境(13063)
(12868)
金融(12863)
机构
学院(296158)
大学(290340)
(124326)
经济(121536)
管理(108887)
研究(101828)
理学(92904)
理学院(91861)
管理学(90436)
管理学院(89899)
中国(80118)
(68217)
科学(62402)
(60958)
(58752)
(52599)
农业(52439)
业大(48990)
中心(48608)
研究所(47314)
(46983)
财经(45195)
(40768)
(39684)
师范(39376)
北京(38121)
经济学(37694)
(37414)
(35533)
(35532)
基金
项目(189485)
科学(146912)
研究(143000)
基金(133512)
(115426)
国家(114343)
科学基金(95898)
社会(89445)
社会科(84208)
社会科学(84179)
(77865)
基金项目(71830)
教育(63797)
(63193)
编号(61377)
自然(58826)
自然科(57237)
自然科学(57222)
自然科学基金(56160)
资助(53204)
成果(49900)
(44032)
重点(42656)
(41904)
课题(41887)
(38794)
(37575)
(36715)
创新(36291)
国家社会(36193)
期刊
(147635)
经济(147635)
研究(89242)
(71025)
中国(59599)
农业(48096)
学报(46998)
(43766)
科学(42705)
大学(35597)
学学(33734)
管理(33223)
(32065)
金融(32065)
业经(30028)
教育(28331)
技术(24548)
(22957)
问题(22029)
经济研究(21401)
财经(21345)
(18289)
(16874)
农村(15809)
(15809)
农业经济(15685)
资源(15458)
经济问题(14970)
(14946)
技术经济(14796)
共检索到452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伟  王晓莉  
要想真正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要对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和来源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本文对河南一个有代表性的村 (付庄村 )农民收入基本状况及增收途径进行了详尽分析 ,并由此得出结论 :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人多地少 ,是人和地的矛盾 ,农民收入低和农村贫困只是这一矛盾的外在表现。实际情况是 :农业内部增长潜力是有限的 ,减轻负担也是权宜之计 ,只有大多数农民走出了农村 ,脱离了农业 ,“三农”问题才能最终解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后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本文通过梳理1978–2013年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变迁的历程发现,3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出现下滑态势,工资性收入上升较快,并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柱,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不规则变化但稳中有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补充。即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递减性;工资性收入的主体性;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补充性。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促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问题。因此,提高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就必须在非农领域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文涛  郑景露  唐轲  
构建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理论框架,以河南省孟庄镇、龙湖镇、薛店镇为观察对象,揭示农村三产融合赋能农民就业增收的理论逻辑、传导路径与现实困境。结果表明,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拓展和优化是多要素共同支撑下的综合演化过程。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拓展和多要素交互效应等多维传导路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将驱动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拓展和优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围绕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搭建三产融合平台,孟庄镇、龙湖镇、薛店镇的农户就业选择多样性和收入增长预期获得持续改善。尽管如此,考虑到以农业为基础的深度产业融合缺失,农户主体性地位凸显不足,多要素参与激励机制相对缺位,本地就业机会和就业类型多样性依然缺失等现实约束,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赋能农民就业增收尚且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亟待构建以“人”为核心,并以农户广泛参与为典型特征的三产融合赋能农民就业增收的可持续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义伦  
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是农民维持基本生活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分析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收入的构成,并对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会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价格下降,会促进非农就业的工资收入,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粮食价格波动对相关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并从加强政府引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粮食价格稳定长效机制、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关键策略,以期为我国粮食安全及农民增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凤山  杨炳旭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河南省西峡县立足县情 ,采取了符合本地的切实措施 ,对当地产业结构、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生产环节、产品品种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了主导产业 ,增加了农民收入 ,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实力 ,提高了综合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晓璐  苏永玲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成为辽宁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变动情况,探究农民收入构成变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良性持续增长的两条途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建成  肖成刚  宋洁  
近年来,四川农民收入虽然实现较快增长,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仍慢于GDP增速,不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探索四川农民增收的路径已是当务之急。影响四川农民收入的因素众多,主要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生产情况、国家支农政策三类。选取代表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家庭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民收入有反向影响,经济增长率、城镇化率、农业补贴、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农产品生产价格、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农村居民收入都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灌溉面积影响最大,且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指标。依据回归分析可预测,2020年四川居民人均可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茂  
笔者根据河南省1978年~200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平稳化、零均值化处理,并利用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偏自相关函数的性质,确认数据所适合的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所做的回归拟合模型定量分析,从而为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提供量化指标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恒  
通过对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证实了外出务工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外出务工不但是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民增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也是增加农民其他收入的源泉。通过对农民务工收入的支出结构的分析发现,务工收入虽然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建房等重大问题,但务工收入并没有形成农民发展非农经营的基础。此外,税费改革、务工政策及务工环境也对外出务工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钦春  
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板块,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这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解析农民收入结构,剖析农民收入倍增的难点,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探寻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娜琳  李小建  
专业村消失因素的分析对专业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经验性借鉴意义。本文以曾经发展较好而今消失的日本理想大根萝卜种植业专业村——河南省郏县前王庄村为例,通过分析该专业村的发展历程,探寻专业村迅速消失的原因。研究发现,影响专业村消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专业项目自身属性因素,如地方特色不明显;2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如比较优势变化;3生产规模扩张限制因素,如空间非均质性;4龙头企业管理因素,如行为主体间利益不一致。基于此,文章指出鉴于我国多数村域的环境与发展条件,区域专业化生产或许能从根本上破除专业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东升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几种主要渠道,说明农民增加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将非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补贴给农民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逐步减少农民数量、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减轻农民的负担,才可能使农民收入接近或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爱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潜力在农村,而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民因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负担重、农业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不高、政府服务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存在多元化、不均衡、不稳定等问题,农民增收困难。探讨阻碍农民增收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论  姚禧虎  凌平  张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简称新农村)建设中,醴陵市委、市政府朝着“富民强市”的目标,围绕加强农村、发展农业、致富农民“三农”主线,积极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务中,取得了实效。但是,由于农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提升过快,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