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4)
- 2023(9992)
- 2022(8488)
- 2021(8110)
- 2020(6931)
- 2019(15575)
- 2018(15573)
- 2017(30546)
- 2016(17271)
- 2015(19417)
- 2014(19498)
- 2013(19482)
- 2012(18404)
- 2011(16802)
- 2010(17169)
- 2009(16205)
- 2008(16328)
- 2007(15184)
- 2006(13793)
- 2005(12668)
- 学科
- 济(68529)
- 经济(68439)
- 业(54276)
- 农(47421)
- 管理(41879)
- 企(31740)
- 企业(31740)
- 农业(31400)
- 方法(25509)
- 数学(22431)
- 数学方法(22182)
- 中国(20963)
- 财(19028)
- 制(18868)
- 业经(18697)
- 学(17295)
- 银(13705)
- 银行(13672)
- 行(13108)
- 体(12859)
- 贸(12790)
- 贸易(12783)
- 易(12536)
- 地方(12192)
- 土地(11691)
- 发(11595)
- 策(11499)
- 融(11305)
- 金融(11304)
- 务(10912)
- 机构
- 学院(251068)
- 大学(246596)
- 济(100567)
- 经济(98293)
- 管理(89205)
- 研究(88644)
- 理学(75352)
- 理学院(74525)
- 管理学(73129)
- 管理学院(72731)
- 中国(71732)
- 农(66642)
- 科学(55962)
- 京(54162)
- 农业(51342)
- 财(48941)
- 所(47773)
- 业大(46371)
- 研究所(42744)
- 中心(41367)
- 江(41293)
- 财经(37697)
- 北京(34464)
- 经(34132)
- 州(32536)
- 范(32434)
- 省(32191)
- 师范(32035)
- 农业大学(31803)
- 院(31719)
- 基金
- 项目(156311)
- 科学(119694)
- 研究(114643)
- 基金(110344)
- 家(98447)
- 国家(97478)
- 科学基金(79803)
- 社会(69889)
- 社会科(65553)
- 社会科学(65528)
- 省(62683)
- 基金项目(58128)
- 划(52390)
- 教育(51865)
- 自然(51385)
- 自然科(50000)
- 自然科学(49979)
- 自然科学基金(49106)
- 编号(48687)
- 资助(45689)
- 成果(40266)
- 农(35713)
- 重点(35538)
- 部(34993)
- 发(34777)
- 课题(33848)
- 性(31953)
- 创(31564)
- 科研(30121)
- 创新(29541)
- 期刊
- 济(124064)
- 经济(124064)
- 研究(75443)
- 农(68525)
- 中国(58054)
- 学报(45938)
- 农业(45683)
- 科学(41222)
- 财(37369)
- 大学(35015)
- 学学(33341)
- 融(30903)
- 金融(30903)
- 管理(29862)
- 教育(28133)
- 业经(26817)
- 业(21760)
- 技术(20126)
- 财经(18782)
- 问题(18547)
- 经济研究(17153)
- 经(16064)
- 农村(15183)
- 村(15183)
- 版(15171)
- 农业经济(14597)
- 业大(13365)
- 经济问题(13033)
- 世界(12914)
- 贸(12061)
共检索到396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秦红松
农地和林地经营权顺利实现抵押对改善农民的信贷融资状况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民承包地权能的完整行使既顾虑重重,又试图对其用益物权的本来属性予以尊重。通过实践检视和数据分析发现,农林土地经营权抵押与土地性质及用途变化并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也并不危及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对实施农林土地经营权抵押将带来诸多负面社会影响的过分担忧是不必要的。农林土地经营权实现合理流通,发挥出流转、运营价值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可行性。我国应从确权赋能、立法及配套措施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促进农民分工分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快农林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体系建设。
关键词:
耕地 林地 可行性 抵押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琳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现象的增多,以及国家征地、拆迁等现象的增加,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更是屡见不鲜,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纠纷争议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效力不明,当前我国学界对农村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性质与效力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本文首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基本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进而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性质及其效力,在此基础上,以《物权法》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状况及登记的基本效力情况,最后提出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效力的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贵珍
本文在实地调查、问卷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推行农地抵押贷款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我国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并以国际上农地金融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我国一些地区的改革探索为借鉴,对我国推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行了信贷品种设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 土地经营权抵押 信贷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仝爱华 姜丽丽
论文在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含义、类型及现有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抵押土地处置机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在分期支付租金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期限长于已付清租金的期限时,会面临抵押土地的再流转困境。最后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再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化抵押土地再流转机制,并提出设置抵押土地经营机构的几点设想,由政府部门依托农业科研院所组建政策性抵押土地经营机构、利用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作为抵押土地经营机构、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会作为抵押土地经营机构等建议来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红松
为建立健全我国农林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体系,我国应在以下领域加快建设或完善步伐:其一,明晰农民土地权能,健全农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对农地、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进行明晰的界定,包括享有和实施这些权利的合格主体是谁、权利的具体内容(包括范围、期限以及后续处理、实施条件及限制、行使领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北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问题不仅关乎法律问题,同时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问题。但是真正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还需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以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当前虽然已经具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但是仍需承担众多风险,需要制度和法律上给予支持。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解决其法律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承包 经营权 法律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一民 林巧文 关旭
我国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并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种特殊的产权安排决定了农地经营权抵押具有同私有产权抵押不同的经济效果。通过我国各地的经营权抵押试点发现,这种抵押存在抵押物价值较低、处置难度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对政府依赖性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产权空转"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核心是要加强制度供给,做实经营权的经济价值,并在推进抵押物处置和交易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和建立抵押经营权收储平台,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视域探讨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结论显示,承包农户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逻辑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而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开展抵押,在理论上缺乏可行性,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最后提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健康发展,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章蓉 王欢欢
本文结合实地调查、相关法律法规讨论,通过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东部、西部农村发展的差异,探讨了我国目前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以及相应的操作模式所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贷款抵押物能起到信用增级、防范风险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农户信贷的违约率和农信社的监督成本。其中,"明溪模式"和"同心模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各有所长,前者更适合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需求,后者更适合于普通农户的微金融需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国平 蔡伟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开发经营集体土地等新土地管理政策。伴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为金融机构开办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创新,破解农户贷款缺乏抵押物难题提供了可能。本文以荆门市为案例,分析当前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的困难,并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承包经营权 抵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黎翠梅
认为可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发展型耕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客体,以非农收入水平高的企业型农户为抵押主体进行试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红宇
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标的、抵押效力、实现方式和管制原则的探讨,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不同于一般物的抵押的特殊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应遵从其特殊性。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 规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卫民
抵押是否应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之一,目前争议较大。现实中存在立法上禁止抵押、理论上争议较大、实践中抵押较少、实现上风险较大等困境。该文认为:从标的的可抵押性,土地功能转换的客观需要,融资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并应从抵押权的设定、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的消灭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大鹏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立法存在诸多不足,譬如抵押自由受到发包方与集体成员的干扰、抵押客体界限模糊、抵押变动规则不明晰等,不利于农民有效融资。本文基于自由、平等、效率、秩序等多元价值目标的体系化考量,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主体、客体、变动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的价值理念上,尤须转变法律父爱主义思维,确立农户成员的物权主体地位,废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中的发包方同意权和本集体成员优先权。在微观的规则设计中,农户成员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人,不得附加稳定的非农职业和收入来源之限制;只有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金融商事行为时,抵押权人才应为金融机构;不应对抵押土地的性质、取得方式及面积大小设限;抵押登记宜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抵押权可以通过折价方式实现,而抵押权拍卖、变卖的实现程序应为非诉裁判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华金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是2016年农村金融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试点地区纷纷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动试点工作。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特别是农村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对银行机构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寄予厚望。但在试点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