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5)
- 2023(13199)
- 2022(11061)
- 2021(10551)
- 2020(9027)
- 2019(20949)
- 2018(20948)
- 2017(41161)
- 2016(22211)
- 2015(25111)
- 2014(25110)
- 2013(25053)
- 2012(23108)
- 2011(20889)
- 2010(20804)
- 2009(19730)
- 2008(19392)
- 2007(17564)
- 2006(15365)
- 2005(13540)
- 学科
- 济(97514)
- 经济(97420)
- 业(66567)
- 管理(57935)
- 农(51391)
- 方法(44998)
- 企(44056)
- 企业(44056)
- 数学(40917)
- 数学方法(40456)
- 农业(33777)
- 中国(26115)
- 业经(24733)
- 财(23429)
- 制(19607)
- 贸(18337)
- 贸易(18331)
- 地方(18015)
- 易(17922)
- 学(16567)
- 银(15482)
- 银行(15444)
- 行(14765)
- 发(14018)
- 务(13906)
- 财务(13860)
- 财务管理(13821)
- 融(13808)
- 金融(13804)
- 技术(13235)
- 机构
- 学院(322866)
- 大学(318734)
- 济(136951)
- 经济(134292)
- 管理(126305)
- 理学(109509)
- 理学院(108427)
- 管理学(106563)
- 管理学院(105982)
- 研究(103750)
- 中国(81605)
- 农(69578)
- 京(65424)
- 科学(62922)
- 财(61818)
- 农业(53725)
- 业大(52827)
- 所(51989)
- 中心(50528)
- 财经(49598)
- 江(47802)
- 研究所(47063)
- 经(45085)
- 经济学(41919)
- 北京(40403)
- 范(39997)
- 师范(39602)
- 经济学院(38200)
- 州(37696)
- 财经大学(36550)
- 基金
- 项目(214267)
- 科学(168653)
- 研究(157113)
- 基金(155982)
- 家(135320)
- 国家(134153)
- 科学基金(115113)
- 社会(100512)
- 社会科(95018)
- 社会科学(94990)
- 省(84815)
- 基金项目(82953)
- 自然(73660)
- 自然科(71928)
- 自然科学(71905)
- 教育(71484)
- 自然科学基金(70612)
- 划(70256)
- 编号(65207)
- 资助(63722)
- 成果(51838)
- 部(48208)
- 重点(47785)
- 发(46894)
- 创(44428)
- 课题(43356)
- 国家社会(41658)
- 创新(41593)
- 科研(41524)
- 教育部(41036)
- 期刊
- 济(149683)
- 经济(149683)
- 研究(88858)
- 农(71299)
- 中国(58739)
- 学报(49758)
- 农业(48375)
- 财(46600)
- 科学(46181)
- 管理(41350)
- 大学(38656)
- 学学(36970)
- 融(32756)
- 金融(32756)
- 业经(30884)
- 技术(28102)
- 教育(26500)
- 财经(23942)
- 业(22969)
- 经济研究(22282)
- 问题(22026)
- 经(20436)
- 版(17394)
- 统计(16958)
- 技术经济(16508)
- 理论(16350)
- 农村(15462)
- 村(15462)
- 农业经济(15387)
- 世界(15278)
共检索到467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本艳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CPI整体指数及其8项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特征,并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CPI分类指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CPI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CPI波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农村CPI的8项分类指数中,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和居住3项分类指数既是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短期驱动力,也是长期驱动力。因此,稳定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以及居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谭本艳 柳剑平
本文根据2001年1月至2008年4月我国CPI篮子的8类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特征,并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CPI分类指数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长期和短期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CPI波动的具有明显的结构性,食品、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5类分类指数价格的变动是我国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而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等5类分类指数价格的变动是短期驱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谭本艳
根据我国PPI的7项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PPI分类指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波动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全部3项生产资料的分类指数(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加工工业)以及一般日用品类和耐用消费品类分类指数是我国P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生活资料中的食品类、衣着类和耐用消费品类分类指数是短期驱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章为探索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杨银玲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双维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异的事实特征、结构特征和驱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与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存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事实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但“南强于北”的典型特征和“南快于北”的演进特征进一步凸显;(2)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地区差距总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现有差距主要源于北方地区内部差距,但南北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显著上升;(3)驱动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以外源驱动为主,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依次是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资源禀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杨银玲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双维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异的事实特征、结构特征和驱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与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存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事实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但“南强于北”的典型特征和“南快于北”的演进特征进一步凸显;(2)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地区差距总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现有差距主要源于北方地区内部差距,但南北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显著上升;(3)驱动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以外源驱动为主,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依次是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资源禀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承强 陈万明 赵书峰
在我国城市化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为主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源自“推—拉”合力,其顺利转移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途径。根据对进城务工农民预期收益模型的分析,政府应因势利导,制订合理的公共政策推动城市化进程,以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农村发展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华 许汀汀 章明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弄清楚引起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贡献程度,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制定相关政策重要依据。借助GIS技术,构建了具有统一数据基础的空间数据库,结合专家知识和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5个内部因子、8个外部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潼南县崇龛镇为例,从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3个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是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部因子的贡献程度远高于外部因子,说明农村居民点在开展区位择优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与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因子。且引起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的驱动因子并不一致,说明居民点的变化是复杂的,在开展整治规划工作前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才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华 许汀汀 章明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弄清楚引起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贡献程度,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制定相关政策重要依据。借助GIS技术,构建了具有统一数据基础的空间数据库,结合专家知识和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5个内部因子、8个外部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潼南县崇龛镇为例,从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3个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是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部因子的贡献程度远高于外部因子,说明农村居民点在开展区位择优的过程中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薛红霞
研究农村土地资产化的驱动力是构建和完善农村土地资产化机制的基础。为解决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及土地处分权受限等阻碍农村土地资产化进程的问题,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分析农村土地资产化的驱动力及其缺陷,得出结论是构建农村土地资产化机制的核心在于增强驱动力,完善市场环境、土地制度和政府宏观管理调控能力,减少或逐步消除土地资产化的推阻力。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资产化 驱动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东 赵树宽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商品住宅价格波动对农村CPI变动的影响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商品住宅价格与农村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商品住宅价格对农村CPI的影响较为显著,农村CPI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反向作用相对较弱。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对农村CPI影响的最大滞后期为3期;农村CPI变动对商品住宅价格变动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正有负,且波动幅度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建 程久苗 范树平 陈丹丹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驱动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驱动力方面,在研究区域的选取、内容、尺度和方法上都有不足之处。研究结论认为,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将注重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类型和方式间流动的诱导因素,借助3S技术,研究更加定量化;与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相结合,推进农村居民点生态环境的改善;考虑土地利用政策和政策的跨区域相互作用。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用地变化 驱动力 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轲 朱梦宇
[目的]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研究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驱动因子,为青岛市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技术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贡献率分析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主要因素。[结果]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以代表绝大部分信息,第一主成分与X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乡村人口)、X4(农业产值)、X6(农村恩格尔系数)、X7(工业生产总值)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二主成分与X3(农用机械总动力)、X5(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人口因素是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主要驱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重点整治农村污染和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促进青岛市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