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5)
- 2023(16562)
- 2022(14027)
- 2021(13225)
- 2020(11317)
- 2019(26108)
- 2018(26090)
- 2017(50075)
- 2016(26747)
- 2015(30642)
- 2014(30347)
- 2013(30166)
- 2012(27891)
- 2011(25313)
- 2010(25410)
- 2009(24083)
- 2008(24139)
- 2007(21807)
- 2006(19093)
- 2005(17047)
- 学科
- 济(118429)
- 经济(118282)
- 业(82844)
- 管理(77908)
- 企(60139)
- 企业(60139)
- 方法(55318)
- 农(52514)
- 数学(49053)
- 数学方法(48476)
- 农业(34328)
- 中国(30778)
- 财(29566)
- 业经(28998)
- 贸(28818)
- 贸易(28804)
- 易(27978)
- 制(24855)
- 地方(21995)
- 学(20636)
- 技术(20156)
- 银(19589)
- 银行(19557)
- 行(18700)
- 融(18164)
- 金融(18161)
- 务(17386)
- 财务(17333)
- 财务管理(17281)
- 体(16742)
- 机构
- 学院(393187)
- 大学(390933)
- 济(170528)
- 经济(167276)
- 管理(154476)
- 理学(133484)
- 理学院(132192)
- 管理学(130060)
- 管理学院(129350)
- 研究(127600)
- 中国(100601)
- 京(80067)
- 财(78213)
- 农(75698)
- 科学(74767)
- 所(63400)
- 财经(62281)
- 中心(60939)
- 业大(59637)
- 江(58718)
- 农业(58362)
- 研究所(57013)
- 经(56549)
- 经济学(52311)
- 北京(49990)
- 范(48384)
- 师范(47920)
- 经济学院(47536)
- 州(46354)
- 财经大学(45816)
- 基金
- 项目(257486)
- 科学(203522)
- 研究(189765)
- 基金(188533)
- 家(163057)
- 国家(161673)
- 科学基金(139294)
- 社会(122629)
- 社会科(116133)
- 社会科学(116104)
- 省(100433)
- 基金项目(99264)
- 自然(88380)
- 自然科(86373)
- 自然科学(86346)
- 教育(86264)
- 自然科学基金(84820)
- 划(83548)
- 编号(77412)
- 资助(77312)
- 成果(62087)
- 部(58159)
- 重点(57299)
- 发(55636)
- 创(54840)
- 课题(52158)
- 创新(51462)
- 国家社会(51312)
- 教育部(49998)
- 科研(49590)
- 期刊
- 济(187485)
- 经济(187485)
- 研究(112755)
- 农(75276)
- 中国(73271)
- 财(58926)
- 学报(57357)
- 科学(54215)
- 管理(53804)
- 农业(51115)
- 大学(44972)
- 学学(42793)
- 融(40996)
- 金融(40996)
- 业经(35975)
- 教育(34438)
- 技术(34210)
- 财经(30375)
- 经济研究(29322)
- 问题(26715)
- 经(26009)
- 业(25253)
- 贸(23423)
- 统计(21641)
- 技术经济(20601)
- 理论(20180)
- 策(19625)
- 版(19576)
- 商业(19383)
- 世界(19336)
共检索到583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涤非 郭媛 万晓燕
传统的贸易开放度测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结果扭曲的问题。本文从依存度和贸易份额两个维度重新构建了新的测算方法,并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开放度重新进行了测算。我们发现,入世后两种贸易开放度的测算结果呈现较大不同。传统农产品贸易开放度的测算结果被严重低估。新方法更能准确地反映我国农产品贸易对外开放的真实程度,同时更能体现出我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面板数据、LA/AIDS模型和自价格弹性分析了由于农产品贸易开放度变化引起的农村食品价格变化以及农村食品消费支出和消费量的变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冶
本文对食品价格向非食品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成本推动、结构性推动和通胀预期三种传导途径,并建立了一个以食品通胀率和非食品通胀率为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二者间的传导途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的传递作用是存在的,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对非食品价格造成同向的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具有稳定的持续效应。另外,我国食品通胀率比非食品通胀率波动性强,如果二者之间传导机制通畅,食品领域的通胀会对非食品领域的通胀水平带来巨大冲击,引发全面通胀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不应剔除食品价格因素,我国CPI指数中的食品权重应谨慎下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军 黄季焜 尚强 仇焕广
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形成机制及波动原因,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理论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CPI、非食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时期,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上涨都显著地导致CPI的上涨,但CPI对食品价格影响显著,而对非食品价格没有显著影响。所以,调控CPI的宏观政策(如货币等政策)、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非食品供给都将对控制通货膨胀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明宏 方晓军 顾保国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适当处理,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农村居民主要食品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很理想。同时,分析了主要食品的边际预算份额、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的变化,并对2005年主要食品类商品消费需求进行预测,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薇 时洪洋
日本是对食品贸易安全关注较早的国家之一,其食品安全规制在丰富的理论研究指导下,规制经验比较成熟,食品安全水平较高。本文从食品安全规制的机构设置、法律体系、检疫检验标准程序、对规制者的规制等多方面对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的体系进行介绍,并据此提出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日本 食品安全规制 改革 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玉波
近期食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利用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国城乡食品价格月度同比指数,研究了两者的联动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食品价格存在长期均衡,两者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的大小和方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食品价格指数 协整关系 因果检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鑫
2000-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变化显著,呈现支出增加、结构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等特点。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本世纪前10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年来农村居民饮食质量和营养状况普遍改善;高收入群体食品支出的消费倾向小,而低收入群体有着很强的改善饮食质量的动力;在食品消费价格增长较快的年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更容易受到影响;贫困群体的饮食质量不容忽视。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食品消费 低收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品一
本文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2004年和2009年的微观数据,建立带有家庭异质性的二次几乎理想需求模型(QUAIDS)并结合补偿变量,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09年食品价格上涨没有对农村家庭总体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农村家庭福利略微上升了0.38%。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的农村家庭受到价格冲击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的农村家庭,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小于其他地区。东北部地区的高收入者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最大的受益者,中西部和南部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品一
本文依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2004年和2009年的微观数据,建立带有家庭异质性的二次几乎理想需求模型(QUAIDS)并结合补偿变量,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09年食品价格上涨没有对农村家庭总体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农村家庭福利略微上升了0.38%。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的农村家庭受到价格冲击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的农村家庭,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小于其他地区。东北部地区的高收入者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最大的受益者,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低收入阶层是这次食品价格上涨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光明 杨滨嘉 吕百芳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食品渠道和非食品渠道的价格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食品渠道和非食品渠道的价格传导分别在上游环节和中游环节存在问题;前一渠道的价格变动多由供给面因素引起,而后一渠道则多由需求面因素驱动。最后,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价格传导机制 食品渠道 非食品渠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艳华 应瑞瑶
本文从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三个层面就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展开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维权意识弱、政府监管失灵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应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食品安全 假冒伪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振香 陈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食品价格之间变动关系十分密切。在从理论方面研究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协整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食品价格和CPI相互之间有正向推动作用。针对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对控制食品价格和CPI提出相应的5个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莹 徐涛
通过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对农资价格、食品生产者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资价格与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互为因果关系,食品消费价格指数是食品生产者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农资价格和食品生产者价格对食品消费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霞 安玉发 张文胜
为了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该研究从食品供应链视角出发,以我国2005—2012年间发生的3300个食品安全事件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每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引入风险矩阵分析法对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加工环节中使用不安全辅料是最为关键的风险因素,其次是加工环节中加工环境不卫生、生产环节中农药兽药残留和消费环节中餐饮场所不达标等。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供应链 风险因素 风险矩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本文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表明,所有估计食品的支出弹性都是正值,其中,谷物类、豆及豆制品类和肉蛋奶及其制品类的支出弹性都大于1,因此,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后将普遍提高对各类食品的需求,提高最多的将是高档细粮、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本研究还发现,尽管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但是,平均消费倾向却不高,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挖掘,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居民面临较重的支出负担、不稳定的预期收入以及需要独立承担的市场风险,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