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3)
- 2023(11124)
- 2022(9355)
- 2021(8750)
- 2020(7502)
- 2019(17281)
- 2018(16996)
- 2017(33767)
- 2016(18124)
- 2015(20608)
- 2014(20637)
- 2013(20948)
- 2012(19687)
- 2011(17864)
- 2010(18434)
- 2009(18030)
- 2008(17472)
- 2007(16119)
- 2006(14426)
- 2005(13054)
- 学科
- 济(81883)
- 经济(81810)
- 业(60659)
- 农(50636)
- 管理(47732)
- 企(38333)
- 企业(38333)
- 方法(33983)
- 农业(33513)
- 数学(30848)
- 数学方法(30659)
- 中国(28247)
- 融(27419)
- 金融(27417)
- 银(26690)
- 银行(26667)
- 行(25761)
- 业经(22888)
- 财(22105)
- 制(21421)
- 地方(18353)
- 贸(16058)
- 贸易(16045)
- 易(15713)
- 体(13902)
- 务(13339)
- 财务(13312)
- 财务管理(13276)
- 学(13172)
- 发(12710)
- 机构
- 学院(269039)
- 大学(264492)
- 济(117832)
- 经济(115388)
- 管理(103320)
- 研究(88755)
- 理学(88558)
- 理学院(87703)
- 管理学(86525)
- 管理学院(86039)
- 中国(77139)
- 农(62339)
- 财(55841)
- 京(54404)
- 科学(51498)
- 农业(47801)
- 所(45298)
- 中心(44493)
- 财经(43661)
- 业大(43592)
- 江(40969)
- 研究所(40587)
- 经(39475)
- 经济学(36023)
- 北京(34191)
- 州(33251)
- 范(32970)
- 经济学院(32915)
- 师范(32686)
- 财经大学(31870)
- 基金
- 项目(168119)
- 科学(131408)
- 研究(127293)
- 基金(120892)
- 家(103390)
- 国家(102411)
- 科学基金(87076)
- 社会(81607)
- 社会科(77050)
- 社会科学(77025)
- 省(67442)
- 基金项目(64716)
- 教育(56487)
- 划(54788)
- 编号(54107)
- 自然(52813)
- 自然科(51499)
- 自然科学(51485)
- 自然科学基金(50584)
- 资助(48746)
- 成果(43893)
- 发(38240)
- 部(38180)
- 重点(37363)
- 课题(35996)
- 创(35379)
- 农(35174)
- 国家社会(33449)
- 性(33281)
- 创新(33061)
- 期刊
- 济(135053)
- 经济(135053)
- 研究(79429)
- 农(66041)
- 中国(53085)
- 农业(44137)
- 融(44092)
- 金融(44092)
- 财(42353)
- 学报(39637)
- 科学(37217)
- 管理(31941)
- 大学(30899)
- 学学(29588)
- 业经(28145)
- 教育(21489)
- 财经(21415)
- 技术(21348)
- 业(20575)
- 问题(19774)
- 经济研究(19660)
- 经(18254)
- 农村(15901)
- 村(15901)
- 农业经济(15287)
- 版(14655)
- 理论(14421)
- 技术经济(14080)
- 世界(13887)
- 贸(13684)
共检索到410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艳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效应和制度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高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 市场进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霞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发展迅猛,已经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具有资源配置效应、资本积累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竞争引致效应等经济效率和制度效率,但同时其自身的内在缺陷又影响了其效率的发挥,因此,必须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绩效 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陈静
从我国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入手,利用汇总的1997~2008年间有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通过构建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非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并且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单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 ADF检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百里 武大雪
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自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活动。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也常常被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草根金融等。尽管非正规金融处于非法地位,但其本质与正规金融并无区别: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金融通、余缺调剂、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为目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柳松 程昆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从农村纷纷撤走,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迅速壮大,并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由于非正规金融掌握信息的有限性和得不到法律承认与政府保护,所以存在许多缺陷,并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一些破坏作用。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绝不能简单地否定或取缔它,而应持辩证的观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促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农村发展 金融支持 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利率管制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昊华 陈新
免除农业税意味着农户分散、有限的现金净流入,但为了较大规模的融资,必须把它们集合起来。而农村融资活动中非正规金融已占很大比重。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对免除农业税后农户收入增量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免税后所激发的边际投资行为将发生在有密切私人关系的狭小区域内;并得出在不同条件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所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税免除 非正规金融 私人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玲
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相互发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的直接融资,由于目前农村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滞后,信贷资金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农村非正规金融必然存在。文章试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借款人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三经济主体之间的逐利行为,利用经典的均衡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必然性,且具有自主交易、市场效率和不可操控性等特征。因此,有效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使其与正规金融一起共同服务于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双边信用 优先权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耀军
在转轨经济中农村非正规金融这种次级制度安排下,中国农村经济部门努力挣脱金融资源的桎梏而获得了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是一个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博弈贯穿于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之中,而地方政府是推动农村非正规金融繁衍的一支重要力量。尽管中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但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却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非正规金融的重要地位会有所削弱但仍然存在,而让非正规金融"浮出水面"乃实属必然。
关键词:
转轨经济 非正规金融 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小蓉 李江 谢小英
一直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长期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基于信贷规模大、信贷主体多元化、交易灵活便捷等特点,笔者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和经济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行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高利贷 村镇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法律规制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非正规金融形式在我国农村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福建省福安标会的倒会与河北省“大午模式”的破灭,又昭示出我国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有关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的分析反思,指出应将部分非正规金融形式纳入法律规制的框架内,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使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运行。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法律制度 立法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