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6)
2023(15526)
2022(13283)
2021(12632)
2020(10456)
2019(24076)
2018(23990)
2017(47013)
2016(25302)
2015(28570)
2014(28744)
2013(28452)
2012(26378)
2011(23994)
2010(24450)
2009(23030)
2008(21886)
2007(19672)
2006(17885)
2005(16017)
作者
(73090)
(60821)
(60200)
(57624)
(38387)
(28979)
(27538)
(23716)
(23013)
(21831)
(20498)
(20357)
(19270)
(19036)
(18692)
(18635)
(18139)
(17824)
(17444)
(17295)
(15230)
(15030)
(14742)
(13973)
(13831)
(13662)
(13641)
(13430)
(12413)
(12107)
学科
(102125)
经济(102010)
(77290)
管理(69302)
(54193)
企业(54193)
(51935)
方法(42070)
数学(37040)
数学方法(36626)
农业(34421)
中国(34135)
(28602)
金融(28600)
(28414)
银行(28378)
(27404)
业经(27252)
(26909)
(24614)
地方(23187)
(19765)
贸易(19749)
(19489)
(19300)
(17160)
(16307)
财务(16239)
财务管理(16208)
(16036)
机构
学院(362939)
大学(359984)
(149603)
经济(146216)
管理(144401)
理学(124255)
理学院(122978)
研究(122315)
管理学(121112)
管理学院(120455)
中国(99649)
(76346)
科学(72806)
(72245)
(70089)
(61337)
中心(58027)
业大(56759)
研究所(55354)
农业(55215)
财经(55170)
(53930)
(50133)
北京(48560)
(47038)
师范(46678)
(44234)
经济学(43576)
(43311)
财经大学(40601)
基金
项目(238962)
科学(187181)
研究(180860)
基金(171599)
(147690)
国家(146324)
科学基金(125281)
社会(112982)
社会科(106762)
社会科学(106734)
(93797)
基金项目(91131)
教育(81342)
自然(79049)
(77874)
自然科(77116)
自然科学(77100)
编号(76700)
自然科学基金(75719)
资助(70621)
成果(63089)
(53354)
重点(52718)
(52461)
课题(51772)
(49311)
创新(45906)
国家社会(45626)
教育部(45452)
项目编号(45411)
期刊
(170298)
经济(170298)
研究(110796)
(73275)
中国(71460)
学报(54354)
科学(51025)
(50513)
金融(50513)
(49975)
农业(49448)
管理(49283)
大学(42287)
学学(39986)
教育(38865)
业经(32360)
技术(30037)
财经(26169)
经济研究(24961)
问题(23501)
(22662)
(22213)
理论(19241)
(17889)
实践(17675)
(17675)
图书(17636)
技术经济(17519)
现代(17204)
科技(16719)
共检索到549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琦  王厚俊  
“农业、农村、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加以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戈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诸如信贷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峰  林乐芬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还可以形成一种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和深化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的整体功能。当前,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共生合作中还存在着共生模式不完善、共生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正向共生环境营造不力等问题,影响到共生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共生单元质量,积极改进共生收益分配机制,全面营造动态正向共生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能力,巩固和深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康海俐  
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农村非正规金融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竞争格局,有助于资产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本文在估算1987—2013年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渠道及影响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能力和效果不同,其中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能力较弱;信贷传导渠道对农村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且给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带来的共生效应要强于替代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建立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合作互补联结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朱强  
已有涉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中都是以正规金融为主,几乎普遍忽略了在我国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非正规金融。本文基于非正规金融视角,利用多变量VAR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短期内将促进农民增收,长期会带来负效应;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不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国红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打不死"的非正规金融,越是打压,规模越大。这一管制悖论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为了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取缔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强迫正规金融组织加强对农村的资金供给。但事与愿违,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顽强地生存下来;正规金融组织也并未如政府所料,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反而加重了农村经济的"贫血";广大中小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仅依旧,反而贷款流入了那些资金并不缺乏的人手中(Aleem,199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增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针对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农村未来金融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乐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呈现出旺盛的态势。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实践中其"农业色彩"越来越淡,没有很好地满足"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不能将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非均衡性。因此,农村金融在总结农信社存量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正面临以形成和扩大"增量"、建立创新体制、改变观念和服务为中心的新一轮改革形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静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村互联网金融也是占据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目前我国也将农村金融改革列入重点改革项目。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主流,尤其在农村金融方面,过去传统的金融体系已然落伍,无法满足现有的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才是市场的主力军,不但符合国家一直倡导的普惠金融体系,而且对过去的金融体系和市场空间之间的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也将更加完善,走向发展的快车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没有发达的金融便没有发达的经济”.所以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成了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