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4)
2023(11340)
2022(9271)
2021(8617)
2020(7210)
2019(16058)
2018(15807)
2017(31075)
2016(16667)
2015(18644)
2014(18517)
2013(18613)
2012(17281)
2011(15661)
2010(16271)
2009(15984)
2008(15092)
2007(13957)
2006(12909)
2005(11911)
作者
(46682)
(39392)
(38759)
(37196)
(24289)
(18606)
(17588)
(14942)
(14831)
(13884)
(13485)
(12913)
(12352)
(12343)
(12146)
(11923)
(11337)
(11291)
(11280)
(11214)
(10034)
(9549)
(9467)
(8993)
(8971)
(8866)
(8793)
(8623)
(7933)
(7730)
学科
(69804)
经济(69653)
(58154)
(50145)
管理(47627)
(35812)
企业(35812)
农业(33336)
中国(27814)
(27582)
金融(27580)
(26581)
银行(26569)
(25751)
(24029)
方法(23539)
业经(22808)
(21975)
数学(21187)
数学方法(21025)
(15755)
地方(15421)
(13747)
贸易(13732)
(13548)
(12670)
财务(12613)
财务管理(12578)
农业经济(12564)
(12308)
机构
学院(241481)
大学(236710)
(107747)
经济(105499)
管理(90922)
研究(80662)
理学(77261)
理学院(76540)
管理学(75493)
管理学院(75080)
中国(72267)
(54693)
(54685)
(48790)
科学(43652)
财经(41654)
农业(41283)
中心(40162)
(39944)
(37682)
业大(37563)
(37525)
研究所(35059)
经济学(33210)
北京(30768)
财经大学(30490)
(30105)
经济学院(30070)
(28986)
师范(28754)
基金
项目(149329)
科学(117766)
研究(116498)
基金(108343)
(92121)
国家(91198)
科学基金(78025)
社会(76565)
社会科(72301)
社会科学(72286)
(58989)
基金项目(57254)
教育(51167)
编号(48914)
(47771)
自然(45433)
自然科(44295)
自然科学(44287)
自然科学基金(43510)
资助(43017)
成果(40627)
(35417)
(34459)
(33804)
课题(33284)
重点(33129)
国家社会(32073)
(31701)
(31421)
(31309)
期刊
(128710)
经济(128710)
研究(76407)
(60128)
中国(54849)
(44325)
金融(44325)
(41504)
农业(39961)
学报(33225)
科学(32084)
管理(30836)
大学(27519)
业经(26465)
学学(26410)
教育(21361)
财经(21171)
技术(18949)
问题(18676)
经济研究(18155)
(18030)
(17784)
农村(15937)
(15937)
农业经济(15257)
世界(13177)
(13051)
理论(12996)
(12808)
经济问题(12797)
共检索到385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面临的现实困境2004年五六月间,福安市民间标会发生崩盘。短短几天,约25亿元的民间资本便从这个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的县级市里蒸发,很多“会头”和中标的“会脚”趁乱卷走巨款,让成千上万的会员损失惨重,当地经济遭受致命打击,直接影响到近65万人的生活。福安的标会崩盘后,地方政府着手清理相关债务。但是普通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在会首的资产被用于偿债时,参与清理标会的政府官员是否会优先偿还他们亲友的债务,而其他人则血本无归?颇有争议的“孙大午案”以判处孙大午非法吸收存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煜宇  刘乃梁  
内在加剧的盈利性与支农性矛盾冲突和外在缺位的政策激励已经成为以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掣肘。既有金融结构抑制与金融创新的激励不足又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发展动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承载了金融公平、金融普惠、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等多元发展理念,缺乏有效的制度协调使得深层次的理念冲突浮出水面,进而造成金融机构的发展欠缺可持续性。以"权利-义务-责任"为框架的法律制度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改进向标。由内而外,完善企业法人、区域竞争、金融监管和安全保障等制度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文强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仍旧存在很大的经济差距,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所反映出的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和一些其它结构的组织形式,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背景下的现实障碍和路径选择,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非正规金融形式在我国农村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福建省福安标会的倒会与河北省“大午模式”的破灭,又昭示出我国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有关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的分析反思,指出应将部分非正规金融形式纳入法律规制的框架内,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使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俞建荣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本华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新  
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处于被打击的状态,但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许多地区呈扩大之势。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了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秀茹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传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揭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谜,还有助于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私人借贷契约有效执行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组合;扎根于乡土社会里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灵活多样的担保手段、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无限期重复博弈机制、嵌入式的社会交往过程等因素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核心制度构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峰  韩学平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农村的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市场风险的冲击使我国部分农民生存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旨在为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