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9)
2023(14546)
2022(11968)
2021(11242)
2020(9037)
2019(20227)
2018(19603)
2017(38575)
2016(20704)
2015(23082)
2014(22958)
2013(22591)
2012(20923)
2011(18976)
2010(19592)
2009(19111)
2008(18202)
2007(16794)
2006(15480)
2005(14203)
作者
(56918)
(47743)
(47278)
(45423)
(29987)
(22551)
(21465)
(18108)
(18069)
(17110)
(16265)
(15657)
(15179)
(15096)
(14911)
(14538)
(13923)
(13806)
(13796)
(13790)
(12058)
(11646)
(11567)
(10985)
(10892)
(10881)
(10728)
(10452)
(9604)
(9363)
学科
(83190)
经济(83068)
(68753)
管理(60885)
(51201)
(46013)
企业(46013)
农业(34012)
中国(31689)
(28476)
金融(28473)
(28428)
银行(28418)
方法(28195)
(27488)
(26981)
(26164)
业经(25619)
数学(24957)
数学方法(24662)
地方(18984)
(17424)
(17177)
贸易(17159)
(16876)
(15714)
(15039)
财务(14996)
财务管理(14959)
企业财务(14235)
机构
学院(295454)
大学(288520)
(130049)
经济(127256)
管理(112335)
研究(99248)
理学(95221)
理学院(94329)
管理学(93030)
管理学院(92495)
中国(86118)
(66272)
(59503)
(58867)
科学(53675)
财经(50172)
中心(48620)
(48499)
(46837)
(45397)
农业(44357)
研究所(42674)
业大(42627)
经济学(39661)
北京(37652)
(37363)
(37299)
师范(37085)
财经大学(36723)
经济学院(35764)
基金
项目(183584)
科学(145600)
研究(144873)
基金(132315)
(112039)
国家(110937)
科学基金(95528)
社会(93990)
社会科(88884)
社会科学(88864)
(72624)
基金项目(68873)
教育(65176)
编号(61280)
(59392)
自然(55981)
自然科(54601)
自然科学(54592)
自然科学基金(53619)
资助(53060)
成果(51424)
课题(42441)
(42008)
(41869)
(41732)
重点(40912)
(38945)
国家社会(38763)
(38754)
教育部(36466)
期刊
(155303)
经济(155303)
研究(94857)
中国(66316)
(62839)
(50446)
金融(50446)
(50123)
农业(41705)
管理(39827)
学报(37858)
科学(37548)
教育(31873)
大学(31559)
业经(30193)
学学(29978)
财经(25104)
技术(24709)
经济研究(22799)
问题(21537)
(21500)
(18958)
农村(16757)
(16757)
(16142)
农业经济(15725)
世界(15357)
理论(15172)
(14851)
经济问题(14517)
共检索到471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俞建荣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范天森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理论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从需求、制度以及成本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其演进趋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应当选择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协同发展路径,并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面临的现实困境2004年五六月间,福安市民间标会发生崩盘。短短几天,约25亿元的民间资本便从这个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的县级市里蒸发,很多“会头”和中标的“会脚”趁乱卷走巨款,让成千上万的会员损失惨重,当地经济遭受致命打击,直接影响到近65万人的生活。福安的标会崩盘后,地方政府着手清理相关债务。但是普通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在会首的资产被用于偿债时,参与清理标会的政府官员是否会优先偿还他们亲友的债务,而其他人则血本无归?颇有争议的“孙大午案”以判处孙大午非法吸收存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威  侍孝来  张薇薇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制度偏向,导致农村产业和农民缺乏融资渠道,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瓶颈。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凭借其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对当地经济体信用信息的准确掌握而获得了充分的生存空间。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发挥满足多层次融资需求等积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国红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打不死"的非正规金融,越是打压,规模越大。这一管制悖论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为了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取缔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强迫正规金融组织加强对农村的资金供给。但事与愿违,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顽强地生存下来;正规金融组织也并未如政府所料,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反而加重了农村经济的"贫血";广大中小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仅依旧,反而贷款流入了那些资金并不缺乏的人手中(Aleem,199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本华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新  
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处于被打击的状态,但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许多地区呈扩大之势。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了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海峰  
民间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金融支持功能。信贷配给是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内生基础,民间非正规金融将历经由内生金融向外生金融的演变过程,最终实现从需求主导型的市场引致性内生金融制度到供应主导型的政府强制性外生金融制度的转变。以此为依据,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是: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资金募集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建立民间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业务监管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传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揭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谜,还有助于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私人借贷契约有效执行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组合;扎根于乡土社会里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灵活多样的担保手段、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无限期重复博弈机制、嵌入式的社会交往过程等因素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核心制度构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王国红  
简单的价值判断并不能帮助我们认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问题,从这种组织本身的机制入手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具启发性。本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极强的自生能力和可持续性。其政策含义是,压制、取缔非正规金融的行为不可取,强制性地将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行为同样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是放松管制,引导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促成农村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