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7)
- 2023(9955)
- 2022(8442)
- 2021(8259)
- 2020(7024)
- 2019(15975)
- 2018(16518)
- 2017(31947)
- 2016(17735)
- 2015(20557)
- 2014(20809)
- 2013(20648)
- 2012(19026)
- 2011(17535)
- 2010(18305)
- 2009(17294)
- 2008(17182)
- 2007(15953)
- 2006(14598)
- 2005(13187)
- 学科
- 济(75837)
- 经济(75751)
- 业(52373)
- 农(50325)
- 管理(45665)
- 农业(33323)
- 企(30642)
- 企业(30642)
- 方法(29980)
- 数学(27112)
- 数学方法(26511)
- 中国(22682)
- 业经(21254)
- 制(19206)
- 财(16102)
- 学(15609)
- 地方(14860)
- 体(13877)
- 银(13765)
- 银行(13748)
- 发(13469)
- 贸(13284)
- 贸易(13274)
- 行(13242)
- 易(12984)
- 农业经济(12525)
- 策(11884)
- 理论(11752)
- 融(11461)
- 金融(11454)
- 机构
- 学院(262515)
- 大学(256736)
- 济(105819)
- 经济(103309)
- 管理(99357)
- 研究(89412)
- 理学(83990)
- 理学院(83169)
- 管理学(81381)
- 管理学院(80940)
- 中国(72831)
- 农(62480)
- 京(56224)
- 科学(55317)
- 财(49761)
- 农业(47240)
- 所(47088)
- 业大(45263)
- 中心(42234)
- 江(42139)
- 研究所(42103)
- 财经(38028)
- 北京(36176)
- 范(34480)
- 师范(34168)
- 经(34105)
- 州(33668)
- 院(31561)
- 省(30787)
- 经济学(30022)
- 基金
- 项目(164287)
- 科学(126968)
- 研究(123506)
- 基金(115044)
- 家(100381)
- 国家(99460)
- 科学基金(83224)
- 社会(75245)
- 社会科(70755)
- 社会科学(70733)
- 省(66739)
- 基金项目(60188)
- 教育(55994)
- 划(54515)
- 编号(54176)
- 自然(52478)
- 自然科(51034)
- 自然科学(51023)
- 自然科学基金(50048)
- 资助(48496)
- 成果(44453)
- 课题(37119)
- 重点(36800)
- 发(36541)
- 部(35947)
- 农(34168)
- 创(32815)
- 性(31120)
- 科研(30902)
- 创新(30658)
- 期刊
- 济(129806)
- 经济(129806)
- 研究(77024)
- 农(65699)
- 中国(58459)
- 农业(44000)
- 学报(42468)
- 科学(39441)
- 财(36087)
- 管理(33426)
- 大学(32940)
- 学学(31114)
- 教育(30244)
- 融(29425)
- 金融(29425)
- 业经(28509)
- 技术(24125)
- 业(20410)
- 问题(19276)
- 财经(18256)
- 经济研究(17707)
- 经(15640)
- 农村(15500)
- 村(15500)
- 农业经济(15479)
- 版(14721)
- 统计(14146)
- 资源(13726)
- 经济问题(13496)
- 图书(13401)
共检索到41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郑宝华
通过对中国南方10个省、市、区42个村1804份有效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农村集体森林资源的产权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权属关系仍很模糊,尤其是老百姓的林木所有权不仅没有准确的法律定位,而且没有相应的证书,这就使得老百姓没有了法律保障。这种情况主要是由“林业三定”以后的一些政策本身造成的,因此,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产权制度 林业三定 政策预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文剑 王于洋 江民星
集体林产权改革对实现中国森林资源永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集体林产权及其结构为视角,归纳分析近20年国内外关于集体林产权改革以及林地产权安全影响森林资源变化的研究,以期廓清集体林产权改革对森林资源影响研究观点及其争议,并分析缺陷和未来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多认为集体林产权改革能激励农户造林管护,并减少毁林与森林退化,有效实现森林资源的增长。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现有理论研究未能考察中国非农转移客观情景,更忽略了林权之间的交互机制;实证研究缺乏对集体林产权影响森林资源动态效应的分析,也未能妥善处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未来研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①将劳动力非农转移情境纳入理论模型,并考察各林权之间的交互机制;②科学识别产权及其结构影响森林资源的动态效应;③在计量分析中应重点关注测度偏误、遗漏变量、自选择偏误及双向因果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危丽 杨先斌
森林资源概念向森林资源资产概念的演进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与自然关系逐渐从单纯索取向相互依存转变的实际表现。对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研究,对于优化森林资源资产配置,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产权意识、产权界定、产权管理和产权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上。在对其深层次原因和加剧“三农”问题严重性的负面影响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提高行为主体的产权意识和生态意识;重新对森林资源资产产权进行科学和系统的界定;明确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的责权利边界;建立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森林资源资产产权...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资产 产权制度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洲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状况及发展趋势如何,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的最重要的标志。本文分析评价了南方集体林十省区(即广东、广西、湖南、海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微、贵州)森林资源现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甚至2000年的森林资源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为南方集体林区的林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德金 余建辉
森林资源产权探析石德金,余建辉森林资源,是指森林系统内的一切动植物资源,主要包括林木和林地。森林资源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林业的产生、经营与发展,打破了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出现了天然林与人工林并存的局面;国家的出现,地区的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李周 张晓辉
为什么华北平原地区的林业改革和发展快于森林资源丰富地区?“资源的诅咒”这个发展经济学的经典假说,在市场转轨国家是否存在不同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一组不同森林资源丰裕度村1986~200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森林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农村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影响。统计观察和计量分析结果都显示,“资源的诅咒”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林业发展中成立,森林资源丰富的林业村和山区村林权改革和林业发展都显著落后于少林的平原村,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转轨成本”抑制了重点林区的林业改革,延缓了林业发展。研究还发现,林权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林业发展。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指出森林资源禀赋在市场转轨国家的林业发展中构成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见 任秀峰 夏凡 庞婧
新一轮集体林产权改革是否会导致农户过量采伐林木从而抑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一直存在争论。以改革所形成的产权强度为切入点分析认为,改革使得集体商品林的产权强度高于集体公益林。基于云南省2005年和2015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以森林资源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作为森林资源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公益林作为对照控制组,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商品林作为实验组,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产权强度差异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套改革提高了农户持有的商品林地的产权强度,产权强度的提升又通过激励农户的经营行为,提高了林地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农户持有的集体商品林没有出现过量采伐。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强度 资源增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见 任秀峰 夏凡 庞婧
新一轮集体林产权改革是否会导致农户过量采伐林木从而抑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一直存在争论。以改革所形成的产权强度为切入点分析认为,改革使得集体商品林的产权强度高于集体公益林。基于云南省2005年和2015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以森林资源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作为森林资源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公益林作为对照控制组,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商品林作为实验组,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产权强度差异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套改革提高了农户持有的商品林地的产权强度,产权强度的提升又通过激励农户的经营行为,提高了林地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农户持有的集体商品林没有出现过量采伐。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强度 资源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官波
明晰森林资源生态产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资源具有的外部性和排他性有限等特性,决定了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难以复制传统财产权制度,必须构建能够涵盖多层次权利的包容性的财产权法律制度,并在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中对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进行试点和突破。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产权 集体林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萍 贾利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公共资源,无效的管理将导致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加剧。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对资源产权的正确界定,国家管理与私人管理无法有效地解决森林资源的危机,多样性的参与式社区共管方式是森林资源管理模式的一个新选择。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产权 管理模式 参与式社区共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全林 陈少腾 王桂英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产权纠纷、林地使用费的收取、森林资源交易、经营技术与集体生态公益林管理等森林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有纠纷的林地进行审查并重新界定,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制定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组建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等相关建议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淑英
本文从分析森林资源管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森林资源管制的必要性在于林业的外部性;鉴于不同性质林业的不同经营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有差异的,政府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制方式对负外部性采取强制性管制,对正外部性采取激励性管制;现行的"一刀切"式的管制制度的效应,并论证了其政策激励悖论的理论渊源在于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和管制导致的产权残缺;提出了森林资源管制制度重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我国在集体林区推行新一轮林权改革政策,以期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本文以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林区农户的各项权利指标,运用OLS和SUR方法分析各项权利的确权状况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确权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增长,没有发现放宽采伐限额可能减少森林蓄积的证据,从而保证流转权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微
从森林资源产权体系安排、经营模式、改革方式、变革机理、变革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外森林资源产权的研究状况,认为森林资源放权经营可成为我国国有林产权改革的借鉴模式,但需要结合我国林业经济制度建设状况及产权发育程度实行渐进式的产权演进模式,并应加强对国有林产权改革的定量分析及趋势判断。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国有林 产权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