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1)
- 2023(14273)
- 2022(11944)
- 2021(11114)
- 2020(9378)
- 2019(20696)
- 2018(20845)
- 2017(39466)
- 2016(21610)
- 2015(24224)
- 2014(23682)
- 2013(23324)
- 2012(21750)
- 2011(19810)
- 2010(20287)
- 2009(19325)
- 2008(18995)
- 2007(17615)
- 2006(15965)
- 2005(14434)
- 学科
- 济(84432)
- 经济(84307)
- 业(71017)
- 管理(64098)
- 农(50809)
- 企(49107)
- 企业(49107)
- 农业(33633)
- 方法(28904)
- 中国(26954)
- 业经(25901)
- 数学(24690)
- 数学方法(24426)
- 制(24205)
- 财(22944)
- 技术(19643)
- 学(18729)
- 体(17553)
- 银(16932)
- 银行(16889)
- 行(16270)
- 地方(16261)
- 贸(15155)
- 贸易(15143)
- 易(14820)
- 融(14679)
- 金融(14672)
- 发(14188)
- 策(14130)
- 体制(12735)
- 机构
- 学院(308332)
- 大学(305350)
- 济(127078)
- 经济(124337)
- 管理(116068)
- 研究(108048)
- 理学(98813)
- 理学院(97753)
- 管理学(96158)
- 管理学院(95615)
- 中国(86138)
- 农(71324)
- 京(65748)
- 科学(65056)
- 财(61776)
- 所(55365)
- 农业(55122)
- 业大(52091)
- 中心(50410)
- 江(49858)
- 研究所(49537)
- 财经(46995)
- 经(42469)
- 北京(41103)
- 范(38946)
- 院(38913)
- 州(38773)
- 师范(38457)
- 经济学(37699)
- 省(36528)
- 基金
- 项目(199858)
- 科学(157120)
- 研究(148877)
- 基金(143079)
- 家(125793)
- 国家(124596)
- 科学基金(105457)
- 社会(94641)
- 社会科(89279)
- 社会科学(89255)
- 省(80585)
- 基金项目(75608)
- 教育(67328)
- 划(66949)
- 自然(66207)
- 自然科(64610)
- 自然科学(64589)
- 自然科学基金(63487)
- 编号(61083)
- 资助(56432)
- 成果(50324)
- 创(46249)
- 重点(45275)
- 部(44688)
- 发(44408)
- 课题(43417)
- 创新(42538)
- 制(41872)
- 国家社会(39063)
- 业(38742)
- 期刊
- 济(152571)
- 经济(152571)
- 研究(93994)
- 中国(75756)
- 农(73414)
- 学报(51015)
- 农业(49429)
- 科学(47969)
- 财(47146)
- 管理(43857)
- 大学(39759)
- 学学(37743)
- 教育(35689)
- 融(34994)
- 金融(34994)
- 业经(30263)
- 技术(26753)
- 业(24200)
- 财经(23446)
- 经济研究(22162)
- 问题(20993)
- 经(20212)
- 版(17420)
- 科技(16633)
- 农村(16012)
- 村(16012)
- 农业经济(15559)
- 技术经济(15418)
- 世界(15372)
- 业大(14644)
共检索到486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兰世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的重要性高于全社会的任何制度。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合理的土地制度设计,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土地资源有限,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高效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我国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流转机制完善 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制度障碍,为了减少制度障碍,相应的政策选择主要包括:适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必要的产权基础;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增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商品性;建立健全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体系。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产权制度 改革 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春阳
关于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探讨刘春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稳制”、“活田”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客观要求,勿庸置疑,应该肯定和允许,笔者不必赘述。我们所应当做的是及时顺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土地流转的客观要求,建立起相应的流转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春荣 王冰
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框架下 ,两种不同用途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 :激而不活的农地流转与禁而不止的建设用地流转。集体所有制是农地和建设用地共同的产权基础 ,其固有缺陷 ,如“内公外私”、产权主体不明、权利束残缺等造成土地使用权交易成本高昂 ,构成了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共同障碍 ;其产权制度的显著差异产生对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不同激励 ,从而形成土地流转状况的强烈反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建设用地流转 产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庆学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缺陷,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必然性,但存在多种模式,并且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随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从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形成了"三权分置"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体系,既创新了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制度安排,又避免了农地改革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两级分化",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因此得以"再次创新"。这种新型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既坚持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促进了农地承包权的稳定,更活化了我国农地经营权,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三农"发展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彬珂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土地征收过宽,征收程序不透明,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立法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规范、多元化补偿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征收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建勋
计划经济时代沿用至今的模糊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土地一级市场征地与二级市场供地之间形成巨大利差,诱导地方政府乐此不彼地过度行使征地权。在国家作为土地权形式上的管理者缺位,农民又无权维护自身土地权益的制度安排下,造成了耕地资源流失的难以遏制。对此,及时进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让农民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成为从源头上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的最佳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 权益维护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瑞玲
目前农村土地还没有真正流转起来,流转的形式主要是转包和出租,流转价格混乱,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有侵蚀农民和国家利益的现象,村委会在大面积土地的流转中还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是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土地流转困难的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宏观管理机制和市场流转机制,从这两方面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机制 土地价格 非农建设用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丽华
我国农地流转现在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农地流转机制尚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制约着农地流转巨大效应的发挥,因而,要在供求关系、市场培育、组织管理、政府行为、风险规避、法律保障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推动农地流转机制重构和创新。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机制创新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传新 何超群
近年来,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原因在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操作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甚至矛盾的地方,导致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利用效率低,甚至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探讨新形势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有效途径,尤为必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之舟
现阶段集体土地统一经营实践存在集体经营模式、土地入股模式、土地租赁模式等多种模式;其本质是农民集体出资设立的集体企业对集体土地的直接占有和经营收益;其特点是以集体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农业发展为经营宗旨,以团体自治为经营原则。我国农地立法应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严格界定统一经营的法律内涵,启动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建立经营方式选择机制,完善统一经营中的权利配置。
关键词:
集体土地 统一经营 制度实践 立法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艳平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要求,集体土地的隐性流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理论界褒贬不一,但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者居多。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典型理论和实践中的试点模式,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麟
1.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需要。中国经济改革虽然起自农村,曾经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启示和方向,但由于还没有在建立现代土地制度上着力,农村经济迄今仍处在市场经济的边缘,也难以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