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0)
- 2023(9696)
- 2022(7857)
- 2021(7392)
- 2020(6075)
- 2019(13604)
- 2018(13438)
- 2017(26132)
- 2016(14127)
- 2015(15905)
- 2014(15686)
- 2013(15995)
- 2012(15145)
- 2011(13914)
- 2010(14598)
- 2009(14120)
- 2008(13439)
- 2007(12290)
- 2006(11503)
- 2005(10361)
- 学科
- 济(60828)
- 经济(60766)
- 农(49897)
- 业(45518)
- 农业(33239)
- 管理(32619)
- 融(26458)
- 金融(26457)
- 银(25243)
- 银行(25218)
- 中国(25083)
- 行(24503)
- 企(23124)
- 企业(23124)
- 方法(20778)
- 业经(19443)
- 数学(18721)
- 数学方法(18550)
- 制(17576)
- 财(15370)
- 地方(15165)
- 学(12615)
- 农业经济(12571)
- 发(12507)
- 环境(12177)
- 贸(11800)
- 贸易(11786)
- 易(11608)
- 体(11515)
- 中国金融(11223)
- 机构
- 学院(212549)
- 大学(207499)
- 济(90996)
- 经济(89125)
- 管理(76170)
- 研究(75671)
- 中国(66480)
- 理学(65077)
- 理学院(64361)
- 管理学(63250)
- 管理学院(62905)
- 农(58520)
- 科学(45985)
- 农业(44534)
- 京(43635)
- 财(43257)
- 所(39323)
- 业大(38019)
- 中心(36965)
- 研究所(35533)
- 财经(33697)
- 江(32780)
- 经(30518)
- 经济学(27848)
- 范(27732)
- 北京(27505)
- 师范(27459)
- 农业大学(27122)
- 州(26460)
- 院(25633)
- 基金
- 项目(134535)
- 科学(105230)
- 研究(101021)
- 基金(97340)
- 家(84805)
- 国家(83989)
- 科学基金(70224)
- 社会(64694)
- 社会科(60941)
- 社会科学(60924)
- 省(53907)
- 基金项目(52049)
- 划(44424)
- 教育(43220)
- 自然(42837)
- 编号(42178)
- 自然科(41618)
- 自然科学(41606)
- 自然科学基金(40838)
- 资助(38437)
- 成果(34667)
- 农(33117)
- 发(31842)
- 重点(30539)
- 部(29984)
- 课题(28510)
- 创(27871)
- 国家社会(27029)
- 性(26464)
- 创新(26145)
- 期刊
- 济(109262)
- 经济(109262)
- 农(63882)
- 研究(63130)
- 中国(44424)
- 农业(42725)
- 融(40163)
- 金融(40163)
- 学报(35803)
- 科学(33124)
- 财(30022)
- 大学(27599)
- 学学(26691)
- 业经(24197)
- 管理(22166)
- 业(19047)
- 教育(16525)
- 问题(16321)
- 财经(16289)
- 农村(15292)
- 村(15292)
- 农业经济(14978)
- 经济研究(14616)
- 技术(14583)
- 经(13854)
- 版(13391)
- 世界(11799)
- 经济问题(11578)
- 理论(11107)
- 资源(10952)
共检索到331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毓
金融生态的提出就是要从一个新视角来研究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在对现有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照金融生态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失衡问题,提出了在中国经济转型条件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生态失衡 对策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六香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手段。但从目前现状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较强外生性和对农村高风险性的忽视,导致农村经济呈现较为明显的金融抑制状态,并形成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在配置资源上的低效率。要矫正这种状况,关键应按照农村经济对金融需求的层次性,建立起功能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机构改革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邢艳梅
随着银行体制改革商业化取向的日益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大量撤并和业务品种单一,农村市场出现“金融空洞,”农村金融服务弱化问题日趋严重,引发了诸多不良影响,及时有力地加以矫正已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 信贷资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理权 姚先霞 包青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我国农村金融却长期存在着市场与政府的"双失灵"问题。政府对农村金融的不恰当的干预不仅未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相反还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因而政府失灵是农村金融失灵的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失灵问题。并提出了矫正我国农村金融"双失灵"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建刚 徐奇升 魏铭材
政府失灵阻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本文以上海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例,在对政府失灵现象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央、地方政府在流转中行为特征、逻辑及背后利益的探究,结合公共选择、制度变迁等理论分析政府失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减少政府失灵,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有序流转提供研究依据。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政府失灵 政府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 梁学荣
政府失灵是许多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面临的难题,转型期的中国也不例外。防范政府失灵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文章就我国转型期中遇到的政府定位不准及由此形成的政府失灵这一难点问题的原因、表现方面及相关对策做出分析。
关键词:
政府失灵 转型期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文娟
立足农村经济金融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实践情况,我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尽管目前针对农村融资阶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是基本可将其分为1978-1993年的恢复成立阶段,1993-2003年的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阶段,2003年至今的新一轮体系重构阶段。按照此历程可将农村金融的共性问题梳理如下:1.涉农信贷的投放总量提升与供给的矛盾。在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之后,我国农村金融行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文娟
立足农村经济金融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实践情况,我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尽管目前针对农村融资阶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是基本可将其分为1978-1993年的恢复成立阶段,1993-2003年的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阶段,2003年至今的新一轮体系重构阶段。按照此历程可将农村金融的共性问题梳理如下:1.涉农信贷的投放总量提升与供给的矛盾。在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之后,我国农村金融行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志斌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片的耕地被征用而转为开发建设用地。据有关资料,我国沿海地区14个省市目前的实际占用耕地都突破了规划指标,其中有的地方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甚至在2001年已基本用完。所以会形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有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等原因,另一方面跟土地征用价格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青贵 王祎
农村集体土地权益配置事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权和发展权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惯性等因素引致集体土地权益配置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缺失。重振互助合作文化,健全公平配置的法律保障机制、损害救助与转移机制以及实现配置行为的可归责性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权益配置失衡的制度矫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蔡则祥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调节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求失衡 调节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汤煜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诸多不适应,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这种不适应进一步集中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贫血”、功能“弱化”、生态“不良”和服务“缺失”,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的根源,并对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功能缺失 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鹏
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基本属性,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本文通过对创业资本供给结构、投资结构、流动性结构与收益结构的解析,发现存在一定的错配行为,其根源是政府风险资本与民营风险资本的异质性及创业投资信息的不对称性。建议从优化政府引导基金目标、优化三类引导基金比例等方面实现创业投资结构错配的政府引导矫正;从加强创业投资中的增信机制建设和优化政府引导基金的进入、管理及其退出机制方面实现创业投资结构错配的市场调节矫正;从提高被投资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创业投资机构盈利模式变革方面实现创业投资结构错配的企业自律矫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曙光 李冰冰
本文以农村金融负投资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考察为核心。首先,在理论上建构了一个农村金融负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模型,对农村金融负投资传导机制与库兹涅茨效应的形成进行阐释;其次,运用统计数据,对库兹涅茨曲线负效应区域的形成进行了经验验证;最后,深入解析农村金融负投资的深层根源,提出库兹涅茨效应的系统性矫正框架,以消除二元金融结构,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