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9)
2023(17574)
2022(14494)
2021(13905)
2020(11322)
2019(25760)
2018(25675)
2017(49058)
2016(25962)
2015(28697)
2014(28484)
2013(27839)
2012(24991)
2011(22315)
2010(22559)
2009(21179)
2008(19967)
2007(17704)
2006(15815)
2005(13950)
作者
(67916)
(56703)
(56356)
(53782)
(35571)
(26979)
(25620)
(21781)
(21451)
(20060)
(19114)
(19088)
(17687)
(17452)
(17445)
(17099)
(16553)
(16418)
(16262)
(16126)
(13996)
(13622)
(13420)
(13225)
(12922)
(12769)
(12555)
(12373)
(11325)
(11257)
学科
(100656)
经济(100538)
(81357)
管理(73881)
(59645)
企业(59645)
(51643)
方法(40357)
中国(35602)
数学(35511)
数学方法(35051)
农业(34309)
业经(29439)
(28898)
(28473)
银行(28463)
(28410)
金融(28407)
(27449)
(27438)
地方(22329)
技术(21472)
(18620)
贸易(18601)
(18366)
(18212)
(17060)
财务(17007)
财务管理(16959)
理论(16627)
机构
学院(350131)
大学(342700)
(148348)
经济(145223)
管理(138334)
理学(118564)
理学院(117458)
管理学(115646)
管理学院(114963)
研究(110908)
中国(93746)
(72192)
(69875)
(62229)
科学(61736)
财经(55841)
中心(55603)
(53856)
(52315)
(50832)
业大(49487)
农业(46934)
研究所(46348)
(44997)
经济学(44891)
师范(44630)
北京(43746)
(43272)
财经大学(41248)
经济学院(40646)
基金
项目(228202)
科学(181715)
研究(178401)
基金(164228)
(139495)
国家(138137)
科学基金(120772)
社会(114600)
社会科(108419)
社会科学(108394)
(91862)
基金项目(87085)
教育(82247)
编号(75175)
(74634)
自然(73065)
自然科(71378)
自然科学(71364)
自然科学基金(70105)
资助(64282)
成果(60848)
(52416)
课题(51320)
(51136)
(51091)
重点(50804)
创新(48237)
国家社会(47396)
(46225)
(45317)
期刊
(168997)
经济(168997)
研究(106912)
中国(76547)
(64157)
(55924)
管理(50755)
(49762)
金融(49762)
学报(44151)
科学(43760)
教育(43677)
农业(42951)
大学(36672)
学学(34331)
业经(33500)
技术(33283)
财经(27058)
经济研究(25020)
(23312)
问题(23080)
(20698)
理论(17544)
技术经济(17347)
农村(16721)
(16721)
(16670)
科技(16593)
现代(16370)
(16129)
共检索到53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淑慧  郦勇  周陈曦  
针对2005年以来部分省市的县及县以下地区试点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简称"新型农村金融四类机构")的创设,本文运用金融功能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变迁理论等相关理论,从新型农村金融四类机构的创设视角,分析影响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得失的主要因素,以总结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进而提出今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善葆  区永纯  冼美玲  
近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良好,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发展成效初显。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拓展遇到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广西梧州市为视角,运用SWOT方法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SOW战略、SWT战略以及优化外部发展环境等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琳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的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村资金的供给量,并且激活了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经济二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出发,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正  
本文基于监督机制建立了借款人融资条件决定的道德风险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效率及其对农村融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商业银行缺乏明显的监督比较优势,由其组建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将难以长期持续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因需要全部自有资本运营,对民营资本监督效率提出了过高要求而难以在农村地区普遍设立;资金互助社从农户生产经营中内生出来能有效实施相互监督和合同互联,与专业合作社或龙头公司联合发展时可显著改善农村融资状况。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体现了政府隐性存款担保下国家对于民营资本金融风险的过度防范,以及商业银行为了经营特许权价值作出短期选择的双重契合。进一步的改革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镜宇  李宇峰  
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盈利能力、扩展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和限制条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优化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其自身优势;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差别化监管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镜宇  李宇峰  
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盈利能力、扩展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和限制条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优化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其自身优势;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差别化监管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晓薇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种类,本文认为新型的金融需求主要包括信贷需求和金融服务需求,基于这两大类新型需求无法被满足,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金融领域应根据新型需求的特点进行改革完善,并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艳梅  
金融监管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金融监管理论是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它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监管存在的功能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的产生都是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机构视角联系在一起的。然后,结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特殊性,阐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监管的制度选择问题。最后,以金融体系的功能视角为出发点,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惠春  
"机构观"和"功能观"是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两种分析范式。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微观效率和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不一致,仅以机构为主体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在二元目标约束条件下,以"功能观"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与"机构观"同样的困境。因此,从"机构观"和"功能观"的综合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和农村金融主体的现实需求,遵循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将基础性和实体性农村金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为前提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皓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未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源自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环境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志新  
目前现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的问题。因此必须转换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即农村金融成长方式必须由外生主导型转变成内生主导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顺  梅国辉  赵勇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的纵向探索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的纵向探索,即从时间的角度就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做一个总体规划。根据未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亚云  
文章对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文章认为,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再改革,要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扶持;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户信用意识,加强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完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改革,应破除体制内正规金融压制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的路径依赖,摒弃建构主义规则对民间资本的歧视,合并小额贷款公司与贷款公司称谓,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牌照升级转换制度框架,完善与其风险相匹配的合规监管制度,形成农村小型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两驱动、一体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框架,从根本上发展适宜"三农"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组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琰霖  安起雷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发展中,它们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同时,还存在"进入难、发展难、退出难"、"缺政策、缺资金、缺管理"等问题,制约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作用的有效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