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2)
- 2023(16457)
- 2022(13861)
- 2021(12870)
- 2020(10619)
- 2019(24222)
- 2018(23621)
- 2017(45930)
- 2016(24937)
- 2015(28083)
- 2014(28261)
- 2013(28234)
- 2012(27013)
- 2011(24706)
- 2010(25441)
- 2009(24254)
- 2008(23773)
- 2007(21830)
- 2006(19771)
- 2005(18289)
- 学科
- 济(112907)
- 经济(112797)
- 业(72989)
- 管理(65005)
- 农(52429)
- 企(48421)
- 企业(48421)
- 方法(40628)
- 中国(38716)
- 数学(36122)
- 数学方法(35777)
- 农业(34738)
- 地方(31412)
- 融(29399)
- 金融(29397)
- 银(29353)
- 银行(29322)
- 行(28388)
- 财(27577)
- 业经(27352)
- 制(25923)
- 贸(21688)
- 贸易(21667)
- 易(21030)
- 学(20652)
- 发(18091)
- 环境(16718)
- 策(16533)
- 体(16340)
- 地方经济(15484)
- 机构
- 学院(366323)
- 大学(361262)
- 济(158214)
- 经济(154721)
- 管理(135593)
- 研究(131404)
- 理学(114497)
- 理学院(113155)
- 管理学(111433)
- 管理学院(110725)
- 中国(107438)
- 科学(77518)
- 京(77211)
- 农(75024)
- 财(75007)
- 所(67771)
- 中心(62396)
- 研究所(60641)
- 江(58692)
- 农业(57642)
- 财经(57575)
- 业大(55180)
- 经(52016)
- 范(49664)
- 北京(49294)
- 师范(49248)
- 经济学(48240)
- 州(47023)
- 院(46054)
- 经济学院(43528)
- 基金
- 项目(228989)
- 科学(179516)
- 研究(173300)
- 基金(163038)
- 家(140581)
- 国家(139276)
- 科学基金(117927)
- 社会(109964)
- 社会科(103957)
- 社会科学(103926)
- 省(91401)
- 基金项目(85516)
- 教育(77960)
- 划(76022)
- 编号(72977)
- 自然(71991)
- 自然科(70200)
- 自然科学(70181)
- 自然科学基金(68904)
- 资助(66598)
- 成果(60580)
- 发(55607)
- 重点(51865)
- 部(51062)
- 课题(50929)
- 创(47316)
- 发展(45488)
- 国家社会(44966)
- 展(44771)
- 性(44676)
- 期刊
- 济(187903)
- 经济(187903)
- 研究(114847)
- 中国(80745)
- 农(75857)
- 财(55519)
- 学报(54120)
- 融(53967)
- 金融(53967)
- 科学(51445)
- 农业(50706)
- 管理(46806)
- 大学(41574)
- 教育(40180)
- 学学(39249)
- 业经(34730)
- 技术(31119)
- 经济研究(28479)
- 财经(28277)
- 问题(26017)
- 业(24771)
- 经(24324)
- 贸(19789)
- 技术经济(18662)
- 世界(18648)
- 版(18463)
- 理论(18304)
- 国际(17477)
- 商业(17453)
- 农村(17412)
共检索到581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距 区域金融政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要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慧娟
我国历来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有着明显区域差异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金融作为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农村金融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我国国土上的分布情况来看,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笔者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农村金融发展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更包括农村地区金融结构分布不合理、融资效率差异等各种问题。对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整体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对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黎翠梅 武蔷薇
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保险市场2005年以前呈西强而中东部弱的格局;区域农村金融结构异同并存,其组织结构区域差异明显,而融资结构与市场结构三大地区雷同;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现象均十分严重,储蓄动员功能过度发挥而资金配置功能严重弱化,尤以中部为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解运亮 刘磊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形成原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王礼力 魏姗
以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泰尔指数方法衡量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区位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影响差异形成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显著,且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较大;地区教育水平、地区商品交易效率、地区信息化水平、地区政策支持和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对金融相关比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资金外流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有微弱的反向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泽炯 马艳平
文章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区域内差异不断扩大,而区域间差异则相对平稳。然后,基于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均邮电业务量、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支农等因素对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有正向影响,而人均货运量、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有反向影响。最后,提出缩小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军 刘超
本文从需求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针对我国农村所存在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不匹配问题,提出了按照区域不同,建立不同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实现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使各区域在金融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金融多元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宏谋 陈鸿泉 刘勇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 ,实证分析了 1 979- 2 0 0 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表明 ,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距 ,东部地区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的很大比重 ,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玉成
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反向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向关系。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增加资本投入,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有意义的,在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地区资金投入的同时,要积极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打破银行业的垄断地位,增加农村经济的融资渠道,有利于资本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城乡收入差距 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金融包容是金融排斥理念的拓展与深化。从金融包容的角度,选取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农户、企业、区域三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农村金融包容综合指数,反映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包容的区域差异全貌。在此基础上,从需求、供给及社会三个层面筛选农村金融包容的影响要素,并利用模糊曲线法验证各要素对农村金融包容的贡献弹性,有效解决要素间的复杂相关和互为因果关系,从而界定我国农村金融包容的关键影响要素。结合国外经验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包容的对策包括各区域经济、金融、社会的协调,城乡金融协调以及区际金融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翠梅
文章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相关率区域差异明显,西东中部地区呈递减分布;区域农村金融中介未能有效地发挥资金配置功能,其中中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最低,但西部地区有明显改善;农村金融组织按照人口数量而非经济发达程度设置地区分支机构,机构的撤并从区域对比来看并没有体现效率原则。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均衡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启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1978~2009年的相关宏观数据为考察对象,利用均值差异检验、泰尔指数等研究手段,实证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十分显著,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金融发展的区域总体差异性主要来自区域内省份之间的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