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0)
2023(15636)
2022(13050)
2021(11891)
2020(9987)
2019(22593)
2018(21964)
2017(42434)
2016(23145)
2015(25774)
2014(25551)
2013(25558)
2012(23909)
2011(21816)
2010(22121)
2009(21169)
2008(20527)
2007(18852)
2006(16864)
2005(15046)
作者
(70753)
(59308)
(59161)
(56236)
(37019)
(28615)
(26950)
(23299)
(22214)
(20983)
(20232)
(19775)
(18661)
(18551)
(18435)
(18366)
(18288)
(17311)
(17099)
(17042)
(15015)
(14585)
(14508)
(13663)
(13515)
(13323)
(13231)
(13051)
(12079)
(12063)
学科
(100407)
经济(100306)
(68234)
管理(59258)
(51465)
(44967)
企业(44967)
方法(40587)
数学(36676)
数学方法(36410)
农业(34019)
中国(32290)
(28154)
金融(28152)
(27550)
银行(27486)
(26542)
业经(25945)
(25441)
地方(24513)
(23292)
(20138)
贸易(20125)
(19652)
(19633)
(15233)
财务(15208)
(15189)
财务管理(15168)
(14833)
机构
学院(341721)
大学(337768)
(142965)
经济(140051)
管理(125660)
研究(118329)
理学(108622)
理学院(107359)
管理学(105634)
管理学院(105012)
中国(95927)
(82267)
科学(74621)
(70097)
(65382)
农业(64274)
(62067)
业大(59676)
中心(56694)
研究所(56558)
财经(52125)
(51628)
(47321)
经济学(44287)
北京(43416)
(43323)
师范(42778)
(41468)
(41021)
经济学院(40495)
基金
项目(226905)
科学(176511)
基金(163434)
研究(162117)
(144815)
国家(143511)
科学基金(120307)
社会(103981)
社会科(98323)
社会科学(98289)
(90926)
基金项目(87321)
自然(76924)
(75930)
自然科(75086)
自然科学(75059)
自然科学基金(73735)
教育(72341)
编号(65807)
资助(65267)
成果(52715)
重点(51738)
(51552)
(49834)
(47510)
课题(45117)
创新(44552)
科研(44000)
(43607)
国家社会(43359)
期刊
(159158)
经济(159158)
研究(96012)
(82903)
中国(65520)
学报(61753)
农业(55485)
科学(54127)
(48096)
(47237)
金融(47237)
大学(45760)
学学(44017)
管理(39470)
业经(31713)
教育(28137)
(26711)
技术(25569)
财经(25553)
经济研究(24274)
问题(23020)
(21894)
(19610)
业大(17061)
技术经济(16745)
(16646)
理论(16508)
农村(16254)
(16254)
商业(16251)
共检索到506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金融包容是金融排斥理念的拓展与深化。从金融包容的角度,选取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农户、企业、区域三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农村金融包容综合指数,反映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包容的区域差异全貌。在此基础上,从需求、供给及社会三个层面筛选农村金融包容的影响要素,并利用模糊曲线法验证各要素对农村金融包容的贡献弹性,有效解决要素间的复杂相关和互为因果关系,从而界定我国农村金融包容的关键影响要素。结合国外经验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包容的对策包括各区域经济、金融、社会的协调,城乡金融协调以及区际金融协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程相宾  江修  杨文  
金融包容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进而促进居民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对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包容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且存在"东部较高、中部居中、西部较低"的区域差异;农村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并且农村金融包容水平越低的地区该效应越大(西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当农民受到健康冲击时,当地农村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缓冲其健康状况的恶化。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包容发展,在提升农村金融包容整体水平的同时缩小区域差异;要通过金融创新使更多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健康保障,以金融包容发展抑制和消除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修华  关键  谷溪  
基于渗透性、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指数,本文对我国2006-2010年农村金融包容水平进行测算。分别从区域分布、时点状态、变动规律、维度贡献分析金融包容的省际差异;进而从需求引致、供给诱导、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分为低、中低、中度、高四大类型;观测区间内,农村金融包容平均水平在提升,但整体包容度仍偏低;维度贡献方面,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维度提升较大,渗透性维度提升不明显;影响因素层面,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受需求方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手机覆盖率,供给方区位因素、交通便利度,及社会环境因素中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支出等多重因素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泽炯  马艳平  
文章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区域内差异不断扩大,而区域间差异则相对平稳。然后,基于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均邮电业务量、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支农等因素对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有正向影响,而人均货运量、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有反向影响。最后,提出缩小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王礼力  魏姗  
以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泰尔指数方法衡量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区位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影响差异形成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显著,且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较大;地区教育水平、地区商品交易效率、地区信息化水平、地区政策支持和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对金融相关比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资金外流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有微弱的反向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沛星  王修华  
本文基于省际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形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指数从0.91跨度到0.39,区域差异明显;形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因素、金融效率因素、就业因素和农业化水平;缓释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其区域差异应从成因及影响因素切入,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关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鲁强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内在机理,提出农村金融排斥六维度假设,并构建农村金融排斥模型(EXCLUDED)和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的测算指标。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多维复杂的体系,影响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最主要因素为价格排斥和营销排斥,且政府财政支农、调控利率等干预手段在省域范围内存在失灵,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在省域范围以及地域范围内差异较大,同时农村金融六个维度排斥程度之间的差异也相当大。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排斥问题需打"金融组合拳",促进中国各省市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农村金融发展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更包括农村地区金融结构分布不合理、融资效率差异等各种问题。对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整体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慧娟  
我国历来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有着明显区域差异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金融作为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农村金融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我国国土上的分布情况来看,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笔者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要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志国  张洋  高启然  
本文选取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份的经济数据,在基于加权平均法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农村区域进行科学划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各项金融指标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判别区域经济差异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金融规模的影响十分突出,受金融风险影响较强,受金融效率影响偏弱,受金融结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金融风险影响较强,受金融效率影响较弱,受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中央政府在制定农村金融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农村金融促进农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天芸  刘虹  杨海洋  
本文以地理渗透、人口渗透、人均贷款额、人均存款额、贷款与人均GDP之比以及存款与人均GDP之比六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性指数,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及其差异特征,并运用2010年中国1694个县域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包容程度在区域分布上由东至西逐渐减弱,且显著受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密度、金融意识、就业比例、人均收入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正向影响;此外,女性占比、政府规管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港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万基  
农村金融排斥是指农村金融改革虽然取得相当的成效,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有限的这样一种阶段性农村金融市场表现。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历程,采用皮尔逊系数法对造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地区贷款贡献率、就业人员数以及农业化水平是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采用变异系数法对我国不同地区进行差异性区分,并分析了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化程度,排斥指数从0.94跨度到0.41,区域化的差异极其明显。最后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农村金融排斥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措施,并结合国内地区性农村的实际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黎翠梅  武蔷薇  
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保险市场2005年以前呈西强而中东部弱的格局;区域农村金融结构异同并存,其组织结构区域差异明显,而融资结构与市场结构三大地区雷同;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现象均十分严重,储蓄动员功能过度发挥而资金配置功能严重弱化,尤以中部为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