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7)
2023(16275)
2022(13199)
2021(12301)
2020(10086)
2019(22895)
2018(22882)
2017(44323)
2016(23793)
2015(27372)
2014(27569)
2013(27189)
2012(25349)
2011(23160)
2010(24117)
2009(22931)
2008(22147)
2007(20334)
2006(18845)
2005(17716)
作者
(70815)
(58845)
(58430)
(55629)
(37209)
(28003)
(26620)
(22747)
(22540)
(21290)
(20073)
(19712)
(18851)
(18657)
(18181)
(18009)
(17206)
(17073)
(16908)
(16854)
(15074)
(14651)
(14470)
(13662)
(13303)
(13248)
(13172)
(13061)
(12020)
(11691)
学科
(107384)
经济(107269)
(72863)
管理(63760)
(51745)
(49227)
企业(49227)
中国(39000)
方法(38418)
农业(34414)
数学(33825)
数学方法(33181)
(29360)
银行(29340)
(29334)
金融(29332)
业经(29101)
(28397)
地方(28110)
(26136)
(25435)
(19260)
贸易(19237)
(18682)
(18631)
(18380)
理论(16703)
(16564)
(15374)
技术(15352)
机构
学院(350466)
大学(345692)
(146727)
经济(143403)
管理(131598)
研究(121737)
理学(110635)
理学院(109478)
管理学(107353)
管理学院(106726)
中国(102044)
(74649)
科学(71144)
(70632)
(70069)
(62375)
中心(58480)
(56032)
研究所(55464)
财经(53984)
农业(53249)
业大(52598)
(48634)
北京(48071)
(47153)
师范(46720)
(45879)
经济学(43777)
(42427)
经济学院(39331)
基金
项目(216360)
科学(169278)
研究(164735)
基金(153267)
(131975)
国家(130750)
科学基金(111357)
社会(103948)
社会科(98228)
社会科学(98202)
(86912)
基金项目(79534)
教育(74906)
(71437)
编号(70591)
自然(67927)
自然科(66324)
自然科学(66314)
自然科学基金(65099)
资助(63709)
成果(59376)
(51668)
课题(48895)
重点(48533)
(47490)
(44446)
国家社会(42443)
发展(42018)
(41957)
创新(41510)
期刊
(176196)
经济(176196)
研究(109999)
中国(80578)
(72009)
(52894)
(52433)
金融(52433)
学报(51425)
科学(48255)
农业(48048)
管理(47801)
教育(42245)
大学(40347)
学学(37672)
业经(33341)
技术(32148)
财经(26702)
经济研究(26465)
问题(24578)
(23431)
(22887)
图书(19789)
理论(18178)
技术经济(17663)
(17661)
统计(17609)
(17542)
世界(17474)
农村(17134)
共检索到565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婕  万宣辰  
农村金融信息化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主要薄弱之处,农村企业间结算速度慢、结算难等影响到交易效率的提高,影响着资金的周转速度;农村取款难,存款也难,存取款的时间、交通等成本较高,相关融资手续相当繁琐。与城市金融信息化相比,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在人才、资金、技术、组织活力等关键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从整体上推进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必须规避劣势、整合优势资源,这是摆在农村金融机构面前的首要任务。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资金流动效率,我国必须加强农村主要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泽辉  陈建成  张安良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子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仍难以适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凤晴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如何才能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特征,进一步阐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晶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较为系统可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坤  秦军  李红涛  
一、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一)农村金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各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渐重视,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降低了基层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和风险,为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和机构间均实现了互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宏玉  宋伟  
本文介绍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中国近年来与IFAD合作的情况,对中国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中的政府转贷模式、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和非政府组织形式的妇联转贷模式、村级发展基金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探讨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弊端。提出了中国未来IFAD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的新思路:转贷机构信贷资金运作商业化;转贷机构IFAD信贷资金分配比例的合理化;转贷机构的多元化;信贷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转贷目标群体的多元化;构建相应的监管机制;强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部IFAD资金约束;强化农村地区信用文化建设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可利  
一般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国民中的弱势群体,农村是整个国家中的弱势区域。世界各国都建立了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它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由各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虽然国情不同,但农业生产都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经营,历史上都曾长期处于农耕文化,日本也属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体制有明显的人为构造色彩,这些与中国都有相似性,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类似于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通过借鉴日本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可以促进中国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廖龙龙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培养信息化创新人才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促进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的专业意识淡薄,信息化专业知识能力欠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本文在对全国9个省的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研究在信息化环境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宏亮  刘莹  
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 ,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不可避免受到本身国际化进程强有力的影响。IMD(Instituteformanagementanddevelopment)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详细分析IMD最新提供的各国国际化数据后 ,回顾了我国的国际化进程 ,并试图提出我国国际化未来发展的目标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磊  张生太  
普惠金融的内涵是包容,通过建立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为社会所有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服务对象为金融弱势群体。因此,普惠金融的建设与改革重点是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自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目标以来,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具体表现为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和农村中小微企业收益不断增加等。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农村普惠金融还面临着金融政策难实施、非商业化模式难以持续以及法律监管体系缺失等问题。对此,可考虑从法律制度优化、政府市场关系及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角度寻找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是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发展起来的 ,主要是人为的推动 ,合作组织的“三性”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 ;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起了变化 ,产生了新的矛盾 ,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 ,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 ,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原则 ,立足于未来的发展 ;承认差别 ,不搞“一刀切” ;经过试验 ,寻求可行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璠  
自 90年代中期完成“一分二脱”改革后 ,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服务新格局。本文描述从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入手 ,在加入 WTO后金融业即将开放的背景下 ,对农村金融现有格局受到冲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未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进行了简略描述 :农村金融概念将赋予新内涵 ;农村金融体系将加盟新成员 ;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进行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