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0)
- 2023(8898)
- 2022(7434)
- 2021(7148)
- 2020(5901)
- 2019(13373)
- 2018(13528)
- 2017(26105)
- 2016(14851)
- 2015(16758)
- 2014(16725)
- 2013(16644)
- 2012(15840)
- 2011(14574)
- 2010(15091)
- 2009(13941)
- 2008(14090)
- 2007(12983)
- 2006(11796)
- 2005(10599)
- 学科
- 济(61145)
- 经济(61077)
- 农(49677)
- 业(44786)
- 农业(32977)
- 管理(31189)
- 方法(22601)
- 企(21939)
- 企业(21939)
- 数学(20279)
- 中国(20241)
- 数学方法(20060)
- 业经(18809)
- 制(15266)
- 财(13327)
- 学(12568)
- 农业经济(12376)
- 地方(11865)
- 发(11631)
- 银(11597)
- 银行(11562)
- 贸(11555)
- 贸易(11548)
- 易(11344)
- 行(11184)
- 体(10548)
- 策(9950)
- 发展(9704)
- 融(9687)
- 展(9685)
- 机构
- 学院(221413)
- 大学(216690)
- 济(90812)
- 经济(88929)
- 管理(78498)
- 研究(78234)
- 理学(67668)
- 理学院(66898)
- 管理学(65651)
- 管理学院(65270)
- 农(60965)
- 中国(60241)
- 科学(48184)
- 农业(46716)
- 京(45695)
- 财(41962)
- 所(41308)
- 业大(40259)
- 研究所(37411)
- 中心(35522)
- 江(34575)
- 财经(33079)
- 范(30356)
- 经(30115)
- 师范(30049)
- 农业大学(28749)
- 北京(28493)
- 经济学(27573)
- 州(27234)
- 院(26658)
- 基金
- 项目(141361)
- 科学(109770)
- 研究(105761)
- 基金(100673)
- 家(88566)
- 国家(87695)
- 科学基金(72708)
- 社会(66123)
- 社会科(62071)
- 社会科学(62053)
- 省(56888)
- 基金项目(53592)
- 教育(48735)
- 划(47222)
- 自然(45255)
- 编号(44763)
- 自然科(44165)
- 自然科学(44146)
- 自然科学基金(43339)
- 资助(40606)
- 成果(37256)
- 农(34191)
- 部(32235)
- 重点(31983)
- 发(31841)
- 课题(31208)
- 创(29207)
- 性(29115)
- 创新(27321)
- 国家社会(27229)
- 期刊
- 济(108380)
- 经济(108380)
- 农(66494)
- 研究(65175)
- 中国(50013)
- 农业(45183)
- 学报(39231)
- 科学(35428)
- 大学(30284)
- 学学(28958)
- 财(28712)
- 教育(27261)
- 融(25285)
- 金融(25285)
- 管理(24483)
- 业经(24175)
- 业(20529)
- 技术(18083)
- 问题(16409)
- 财经(16398)
- 农业经济(14948)
- 经济研究(14941)
- 农村(14576)
- 村(14576)
- 版(14207)
- 经(14017)
- 业大(12118)
- 世界(12098)
- 经济问题(11461)
- 农业大学(10731)
共检索到337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园
农村转移劳动力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殊群体,流动性较强,就业不稳定,受教育程度有限,物质资本存量和收入水平均较低。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思想认识、技能、文化及农业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长期稳定就业创造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培训 技能 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甫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不只是关系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农民的转移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国情,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培训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培训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机遇和新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价值取向模糊、教育资源领域问题重重、运行机制跨界协作明显不强、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仍然不足等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准绳,从重构和整合价值取向、建设教育资源、推动跨界协作一体化运行和多层面增强吸引力等方面努力,方能推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培训 职业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国强 靳卫杰
由于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为提高工作和生活水平他们愿意参加培训。但存在的问题是培训费用过高,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培训质量不高等。本文研究了中央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的演变,对比了各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贴金额,并同时提出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政策 培训补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法鸣 戴平 陶启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竺鹏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着地方政府部门认识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培训教学工作不适应农民的需要等问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应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促转移,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一、引言作为反贫措施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云南省实施以来,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户为样本,采用研究因果关系效应的匹配估计方法,评价云南省沿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应。二、培训参与情况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农村住户调查"和"云南省德宏州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库。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艳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综合效益低又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五年来,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人,必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 政府行为 必要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斌 葛军
近年来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问题,制定了积极的政策与措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上更多样化。文章在对南京城郊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现岗 袁聚录
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的推进。根据齐河县三个典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力培训意愿,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年总收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等因素影响培训意愿,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多样。需要开展实践调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优化培训资源供给结构以解决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崔峻萌
河南省巩义市人社局联合多部门对全市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调查摸底,优化整合,健全职业培训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优胜劣汰。今年2月底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工作,通过报名、初选、实地查看等环节,现正对拟认定的11家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公示。按照"1+3"培训模式,采取校镇结合、校企联合、校村联合等形式,结合用工需求和求职者的就业愿望,开设多个培训专业,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订单培训"和"送技术下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少华 刘欣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关键在转移,政策是保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二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型向有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兼业型向专业型、流动型向稳定型的合理转型。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培训 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可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昭文
我国人口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淡水等资源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漫长的发展历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趋势,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为推动转移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教育战线尤其是职成教战线面前的重大任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黄汝群 李海洋 潘伟彬 俞建雄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教育 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