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2)
- 2023(16136)
- 2022(13459)
- 2021(12687)
- 2020(10403)
- 2019(23918)
- 2018(24072)
- 2017(46314)
- 2016(25302)
- 2015(28709)
- 2014(29019)
- 2013(28808)
- 2012(26393)
- 2011(23677)
- 2010(23960)
- 2009(22034)
- 2008(21780)
- 2007(19337)
- 2006(17326)
- 2005(15407)
- 学科
- 济(103979)
- 经济(103863)
- 业(75398)
- 管理(70438)
- 企(52470)
- 企业(52470)
- 农(51781)
- 方法(43178)
- 数学(37841)
- 数学方法(37497)
- 财(34460)
- 农业(34193)
- 中国(32599)
- 业经(27663)
- 地方(23157)
- 制(23143)
- 贸(22219)
- 贸易(22209)
- 易(21736)
- 学(20808)
- 务(17186)
- 财务(17115)
- 银(17073)
- 财务管理(17057)
- 银行(17030)
- 发(16415)
- 体(16312)
- 行(16206)
- 企业财务(16133)
- 策(15750)
- 机构
- 学院(362571)
- 大学(362146)
- 济(148324)
- 经济(145198)
- 管理(142477)
- 理学(123380)
- 研究(122306)
- 理学院(122068)
- 管理学(120059)
- 管理学院(119427)
- 中国(94362)
- 京(77401)
- 科学(74870)
- 财(73834)
- 农(72839)
- 所(61921)
- 业大(57775)
- 中心(55900)
- 研究所(55787)
- 财经(55661)
- 农业(55640)
- 江(53787)
- 经(50574)
- 北京(48757)
- 范(47875)
- 师范(47509)
- 经济学(44063)
- 院(43323)
- 州(43038)
- 财经大学(40833)
- 基金
- 项目(242733)
- 科学(190442)
- 研究(180835)
- 基金(175820)
- 家(152249)
- 国家(150915)
- 科学基金(129310)
- 社会(114449)
- 社会科(108132)
- 社会科学(108105)
- 省(94404)
- 基金项目(94085)
- 自然(81932)
- 教育(80985)
- 自然科(79947)
- 自然科学(79931)
- 自然科学基金(78492)
- 划(78271)
- 编号(75638)
- 资助(71170)
- 成果(61679)
- 部(54097)
- 重点(53626)
- 发(52477)
- 课题(50705)
- 创(49557)
- 国家社会(47134)
- 创新(46265)
- 科研(46013)
- 教育部(45969)
- 期刊
- 济(168154)
- 经济(168154)
- 研究(111075)
- 农(73619)
- 中国(71967)
- 学报(57377)
- 财(56797)
- 科学(53395)
- 农业(49969)
- 管理(48340)
- 大学(44405)
- 学学(41935)
- 教育(37231)
- 融(35277)
- 金融(35277)
- 业经(31832)
- 技术(29537)
- 财经(26562)
- 经济研究(25256)
- 问题(24327)
- 业(23399)
- 经(22498)
- 版(19057)
- 图书(18150)
- 理论(18014)
- 技术经济(17502)
- 贸(17471)
- 科技(16876)
- 现代(16741)
- 实践(16462)
共检索到544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斌 冯俏彬 黄锟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将会为此发生巨量支出。本文计算了将现在已经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按现行政策财政必须新增的资金数额。结果表明,以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为将现有15863万已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将新增支出18091.58亿元。如果将计算范围扩大到现有的2.6亿农村转移人口,则计算结果将增大到29 651.76亿元。笔者认为,尽管资金浩大,但只要精心进行时间、空间分布设计,注重全国范围内均衡启动、进行相关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并从"钱"、"地"、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机制设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琳琳
在我国,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承载着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在我国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的情况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应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着力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用于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鑫 罗杰思 刘春晖
[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不仅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也是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市民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方法]以湖南省的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权重下的常住人口“标准人系数”,测算各城市的拟分配财力及其波动幅度。[结果]现有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外溢而形成“发展的贫困”,另一方面是劳动财富外溢而形成“衰退的富裕”;“发展的贫困”门槛值为8%、“衰退的富裕”门槛值为-20%,长沙市是唯一的公共服务外溢地区,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则是劳动财富外溢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在现实中较为稳定,且具有可操作性,各城市的预分配财力和拟分配财力相差不到1%。[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有利于推进市民化进程,公共服务外溢的城市应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财富外溢的城市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户籍为本地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返乡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对象的均等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
我国一直存在明显的城乡消费二元结构,这是阻碍我国消费扩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来支持农村消费,对于稳定农村消费增长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检验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农村消费影响的拐点效应,证实了拐点是客观存在的,当农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突破这一拐点,那么转移性支出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作用将减弱。因此我国在财政支农过程中要重视将转移性支出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确保支持农村消费稳定增长。
关键词:
财政转移性支出 农村消费 拐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
我国一直存在明显的城乡消费二元结构,这是阻碍我国消费扩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来支持农村消费,对于稳定农村消费增长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检验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农村消费影响的拐点效应,证实了拐点是客观存在的,当农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突破这一拐点,那么转移性支出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作用将减弱。因此我国在财政支农过程中要重视将转移性支出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确保支持农村消费稳定增长。
关键词:
财政转移性支出 农村消费 拐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英杰 刘俊现 徐鑫
以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结合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构建地方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的动态模型。利用2007-2015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生产性购买性和服务性购买支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时间层面,地方财政生产性购买支出和服务性购买支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均具有滞后效应;(2)地区层面,相对于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的生产性购买支出和服务性购买支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更显著,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农村文化消费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婷 王嘉仪 甘立平
本文以山西省尧都区34所农村中小学校为样本,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财政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新政运行的成效,找出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尧都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支出 尧都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元笃
地方财政支出通过生产环节和分配环节两种渠道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本文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建立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并通过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对照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地方财政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增长效应显著,转移性支出的消费增长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协整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分析广东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的结构,在对广东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增长与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关系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财政支持是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重要力量。再依据目前广东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的现状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村合作医疗支出结构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宁波
本文利用ESDA-GIS方法探讨了我国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农业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财政农业支出由正向不显著逐渐变得显著,呈北高南低的稳定空间格局;(2)财政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呈东高西低的稳定空间格局;(3)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财政支出刺激农户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悦玫 张晓菡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出研究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通过共词分析以及两个时期知识网络图谱的绘制,识别和对比了财政支出的研究热点及焦点的迁移,并预测了财政支出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发现:(1)围绕着现代财政职能,有关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政策及合理财政支出行为的探讨,是近10年及未来财政支出研究中不变的主题。(2)未来研究围绕在"公共服务"、"居民消费"、"社会保障"、"均等化"、"城镇化"、"民生财政"、"城乡收入差距"等热点领域,且"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成为研究焦点。(3)与"支出责任"相关的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分权的研究将受到更多关注。(4)关于财政支出相关领域的绩效评价及有关绩效目标实现的研究热度在增加。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文献计量分析 共词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悦玫 张晓菡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出研究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通过共词分析以及两个时期知识网络图谱的绘制,识别和对比了财政支出的研究热点及焦点的迁移,并预测了财政支出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发现:(1)围绕着现代财政职能,有关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政策及合理财政支出行为的探讨,是近10年及未来财政支出研究中不变的主题。(2)未来研究围绕在"公共服务"、"居民消费"、"社会保障"、"均等化"、"城镇化"、"民生财政"、"城乡收入差距"等热点领域,且"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成为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文献计量分析 共词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菁 向玲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阶段性增加到稳定的正向效应,增加财政农业支出总量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2)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差异性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各项事业费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正向效应,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负向效应,各类财政农业支出短期效应均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