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2)
2023(13175)
2022(11248)
2021(10527)
2020(8673)
2019(20154)
2018(19680)
2017(38090)
2016(20797)
2015(23494)
2014(23630)
2013(24020)
2012(23150)
2011(21329)
2010(21858)
2009(20648)
2008(20744)
2007(19213)
2006(17336)
2005(16046)
作者
(63668)
(53463)
(53346)
(50712)
(33566)
(25858)
(24205)
(20886)
(20127)
(19085)
(18360)
(17781)
(17052)
(16965)
(16574)
(16558)
(16255)
(15530)
(15482)
(15229)
(13629)
(13562)
(13103)
(12251)
(12149)
(12122)
(12095)
(11809)
(10957)
(10912)
学科
(97966)
经济(97865)
(60367)
(53117)
管理(48900)
方法(35603)
农业(35591)
(34648)
企业(34648)
数学(31788)
数学方法(31554)
中国(30946)
地方(26341)
业经(24306)
(21084)
(20540)
(18301)
贸易(18287)
(18064)
(17721)
(17401)
银行(17368)
(17250)
(16802)
(16207)
金融(16205)
环境(14178)
发展(13449)
(13415)
(13146)
机构
学院(313093)
大学(310920)
(134128)
经济(131152)
研究(115299)
管理(113679)
理学(96085)
理学院(94892)
管理学(93392)
管理学院(92809)
中国(89049)
(71780)
科学(68869)
(67134)
(61460)
(59813)
农业(55079)
研究所(53634)
中心(53080)
业大(50873)
(50256)
财经(47278)
(43954)
师范(43558)
北京(43037)
(42689)
经济学(40820)
(40319)
(40060)
(37430)
基金
项目(195242)
科学(151705)
研究(146972)
基金(137828)
(119547)
国家(118398)
科学基金(98988)
社会(92651)
社会科(87342)
社会科学(87317)
(78698)
基金项目(73030)
教育(66198)
(65159)
编号(62319)
自然(60212)
自然科(58644)
自然科学(58624)
自然科学基金(57549)
资助(55562)
成果(51596)
(48742)
重点(44333)
课题(43526)
(43509)
(40108)
发展(39640)
(39005)
(38778)
国家社会(37835)
期刊
(163545)
经济(163545)
研究(99401)
(74208)
中国(70738)
农业(50071)
学报(49453)
科学(46412)
(44412)
大学(37853)
管理(37574)
教育(37169)
(36689)
金融(36689)
学学(35674)
业经(31906)
技术(26426)
(24207)
经济研究(23978)
问题(23276)
财经(22977)
(19760)
(17245)
世界(16592)
农村(16397)
(16397)
(16320)
技术经济(16276)
农业经济(16105)
经济问题(15822)
共检索到49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名勇  王霞  龚丽娟  何玉凤  
文章运用GIS技术、变异系数、地理探测等方法,从省级层面出发,揭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上,我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6年的4335万人,其中2010—2016年我国减贫速度最快。(2)从空间维度上,2002年贫困发生率以青海、云南、陕西“三足鼎立”型分布,2007年“三足鼎立”型分布消失;2008—2009年期间,贫困发生率则以甘肃、贵州为主的核心分布;2010年贫困发生率以西北、西南地区的“树干”型分布为主,至2016年“树干”型消失,但是贵州、甘肃仍为贫困发生率高发地区。总体上,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农村贫困发生率之所以呈现以上时空演化路径,乃是经济发展的滴落机制、结构调整效应、利于穷人的投资、耕地资源禀赋等内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符洪瑞  
本文通过利用中国31个地区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各地区的普惠金融指数。以农村贫困发生率为被解释变量,引入普惠金融指数和其它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造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来检验普惠金融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上的差异,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越高,农村贫困发生率就越低;在其它变量中,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加大政府支农力度和改善经济生产结构均有利于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有助于脱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力  欧涉远  李霞  
目前,不同的机构关于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贫困标准,这显然不利于未来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统计局低估了农村贫困线与贫困发生率,同时,各地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也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绍阳  周博  周作昂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四川省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数据分析了电商扶贫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电商示范项目使贫困发生率降低1.8个百分点;电商示范项目主要通过其他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即间接机制发挥作用,贫困户自身直接参与电商线上销售进而增加收入的直接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电商扶贫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还具有刺激农产品供给增加的增量效应。本文为新时代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来自电商示范项目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张恺悌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生活状况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近1.3亿的老年人口中,就业比例为33%,不工作比例为67%。全国老年贫困人口数量为921万~1168万。贫困发生率为7.1%~9.0%。从政策角度看,防治老年贫困的政策应该对目前已陷入贫困或处于贫困边缘的老年人口提供收入扶持,同时防止未来产生新的老年贫困人口。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丽  匡远配  
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是中国新一轮减贫的重点,片区扶贫是把片区作为主战场,以片区的形式组织扶贫开发。选取武陵山片区有代表性的41个县为样本,采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相关数据,基于密度、距离和整合的3D框架分析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经济中心距离越远、基于面积的经济密度越高、扶贫资金越多的县,贫困发生率越高,反映出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不同步、偏远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精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密度和减贫绩效"双赢";加快基础设施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岳映平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历史,大致经历计划经济反贫、反贫摸索、反贫探索、扶贫攻坚、巩固温饱成果、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六个时期;围绕救济式反贫到开发式反贫再到能力扶贫这一主线进行演变;同时遵循从输血到外部造血再到内部造血的动态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反贫目标更加明确,反贫对象更加精准,反贫模式更加科学,反贫措施更加系统。新时期,要以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为反贫目标,采取救济式反贫、开发式反贫、能力扶贫相结合的综合反贫模式,采取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相结合的多维识别标准,精准识别出具体贫困农户,并根据贫困农户的不同状况和特点,采取差别化的反贫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黎  陈玉萍  丁士军  
本文利用四川省东北秦巴山区的阆中市296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考查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并利用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令人担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参加体检、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经济状况、农户的饮水习惯等因素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文化程度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农村医疗保障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晖  
文章以国家和自治区级贫困地区为例,从少数民族在人均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方面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提出了测度贫困人口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各种确定贫困线的方法中挑选出适合新疆实际的方法,计算2001年新疆的贫困线;并系统地总结了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的现状及特点,同时根据喀什地区、和田地区、若羌县的数据计算了贫困的发生率与和田地区各县的返贫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馨  
文章采用标准差法和众数法计算过度教育发生率,结果发现样本数据中过度教育发生率因劳动者的学历水平、性别、年龄及所在单位的企业所有制类型及行业因素而存在差异;通过构建二元logstic模型来分析个体特征因素、单位性质与行业特征对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度教育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只存在明显的企业所有制分割和行业分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卫东  
消除农村贫困,越来越成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中心主题。本文从内生金融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由于内生性的极度缺失,致使其金融服务停滞不前,难以发挥减贫作用;非正规金融虽然内生性显著,使其具有很强的活力,但受相关制约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进一步实施农村反贫困需要大力发展内生性金融,以形成高效的农村造血机制,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林芝  邓强  
我国农村贫困是由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贫困系统内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在对贫困原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人均粮食消费量、恩格尔系数、人均纯收入和贫困发生率作为贫困主行为因子,根据贫困数据样本特点和指标要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致贫因子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测度。结果显示,对贫困贡献度最大的因子主要有:农村义务教育、人均水资源、耕地面积、自然灾害、农业机械化、财政支农等方面。本文还分析了可控影响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健全反贫困宏观监测系统,提高政府反贫困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提供了可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建华  
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根本出路。本文以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贫困人口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贫困人口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作用机理,并从建立多元化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组织机构;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向荣  赖德胜  
对北京市党政机构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过度教育显著受到个人能力、学历和教育质量及所学专业的影响,而且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较多发生过度教育的职工对现在工作不满意,且工作转换频率较高;过度教育并非短期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玮  黄春杰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的5期数据,构建了带有收入门槛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相对贫困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0—2018年,农村居民的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并逐渐趋缓。多维相对贫困的总体差异存在,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导致的。具体来看,公共服务维度的减贫效果大于个体维度,收入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率逐渐上升,收入维度依然是多维相对贫困最重要的衡量指标。降低农村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要从提升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向缩小家庭收入差距转变,在系统性地降低相对贫困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脱贫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