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9)
- 2023(11624)
- 2022(10189)
- 2021(9664)
- 2020(8187)
- 2019(18812)
- 2018(18680)
- 2017(37488)
- 2016(20525)
- 2015(23317)
- 2014(23549)
- 2013(23532)
- 2012(22405)
- 2011(20491)
- 2010(20980)
- 2009(20202)
- 2008(20384)
- 2007(19038)
- 2006(17272)
- 2005(15694)
- 学科
- 济(90252)
- 经济(90161)
- 业(63295)
- 管理(56257)
- 农(51296)
- 企(40443)
- 企业(40443)
- 方法(35948)
- 农业(33747)
- 数学(32049)
- 数学方法(31633)
- 中国(25635)
- 业经(23296)
- 财(23272)
- 制(21178)
- 地方(19514)
- 贸(18286)
- 贸易(18278)
- 易(17817)
- 学(17036)
- 银(16421)
- 银行(16397)
- 环境(16130)
- 行(15705)
- 策(15435)
- 发(14570)
- 融(14207)
- 金融(14205)
- 体(13608)
- 务(12747)
- 机构
- 学院(306783)
- 大学(302498)
- 济(131853)
- 经济(128949)
- 管理(116405)
- 研究(105382)
- 理学(98715)
- 理学院(97679)
- 管理学(96117)
- 管理学院(95542)
- 中国(85095)
- 农(67252)
- 京(63907)
- 财(63286)
- 科学(62603)
- 所(54908)
- 农业(51529)
- 中心(50157)
- 江(49170)
- 研究所(48844)
- 财经(48463)
- 业大(48290)
- 经(43574)
- 北京(40632)
- 范(40158)
- 师范(39854)
- 经济学(39323)
- 州(38836)
- 院(36386)
- 经济学院(35642)
- 基金
- 项目(189054)
- 科学(147775)
- 研究(142857)
- 基金(135217)
- 家(116052)
- 国家(114961)
- 科学基金(97412)
- 社会(90213)
- 社会科(85091)
- 社会科学(85065)
- 省(75154)
- 基金项目(71297)
- 教育(64061)
- 划(62143)
- 编号(60768)
- 自然(60210)
- 自然科(58661)
- 自然科学(58643)
- 自然科学基金(57540)
- 资助(55765)
- 成果(50720)
- 发(42885)
- 部(42734)
- 重点(42197)
- 课题(41352)
- 创(38371)
- 性(37080)
- 农(36737)
- 国家社会(36489)
- 教育部(36096)
- 期刊
- 济(156902)
- 经济(156902)
- 研究(94667)
- 农(69618)
- 中国(61961)
- 财(47798)
- 农业(46721)
- 学报(45503)
- 科学(42897)
- 管理(38279)
- 融(37313)
- 金融(37313)
- 大学(35195)
- 学学(33245)
- 业经(30996)
- 教育(29822)
- 技术(25223)
- 财经(23859)
- 经济研究(23016)
- 问题(22789)
- 业(22001)
- 经(20463)
- 贸(16956)
- 版(16564)
- 农村(16336)
- 村(16336)
- 技术经济(15960)
- 理论(15818)
- 农业经济(15812)
- 世界(15741)
共检索到477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杨 程红光 马宙宙 齐晔
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缺失或不当以及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两方面。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发达地区农村的此类公共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匮乏问题日益普遍。文章总结了这类问题的技术经济成因和制度成因,分析了大规模进行农村聚居点环境整治的必要条件,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对策:明确县乡政府和村集体的事权,落实有关财权;按生产、生活、生态统筹的原则抓好规划;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村聚居点 公共服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建皿
2011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财政部门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8个重点镇和12个中心村734个新农村聚居点建设,并引导各聚居点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对建房腾出的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合理使用和集中规模化经营,支持引导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欣 刘新亮 苏杨
本文通过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发现,我国农村聚居点环境污染较严重,农村聚居点环境污染的制度成因既在于城乡二元制,也在于这类污染在防治上表现出的特殊性。为此,应明确县乡政府和村集体的事权,落实有关财权;按生产、生活、生态统筹的原则抓好规划;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村聚居点 公共服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淑云
农村聚居区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一。通过对南方农村聚居区分布特征的分析 ,论述了聚居区调整的战略意义 ,并提出了聚居区调整迁徙的措施和原则
关键词:
聚居区 山地经济 农村工业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泽勇
在山区农村还得有留守农民居住生活生产的条件下,山区农民聚居点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必要补充,山区农民建设住房等急需政策指导和配套措施鼓励,政府应该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制定比较长期的规划等切实推进山区聚居点建设。
关键词:
山区 聚居点 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国华 贺艳华 唐承丽 屈琼英 彭鹏
在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发展形势的背景下,基于当前农村聚居模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构建了由农村聚居模式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农村聚居模式的类型、农村聚居模式的功能与结构、农村聚居模式的发展过程与机理、农村聚居模式的调控与优化等五个方面组成的农村聚居模式研究框架体系,探索了从人地共生、城乡统筹、地域协调、社会和谐等不同视角对农村聚居模式进行研究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从地理学方法的应用与创新、多学科方法的融贯综合等两个方面对农村聚居模式研究方法体系进行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聚居模式 乡村聚落地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聚居小区,其自主管理既是一个社会治理的问题,也是农村公共事务和服务的管理问题。目前农村聚居小区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入住村民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到国家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推动农村聚居小区实现自主管理,重点是搭建好农村聚居小区自主管理框架,理清农村聚居小区内的各种权属,通过推动建立和提升农村聚居小区自组织的管理能力、推动建立聚居小区自我管理和发展机制、寻求农村聚居小区可持续收入来源等手段,使农村聚居小区公共事务管理实现"有人管、有制度管、有钱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雯 张小雷 雷军 杨德刚 杨宇
本文根据2005年和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处的发展阶段、务工农民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收入水平等总体特征,探究了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外出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餐饮服务业,从收入上看在疆外务工的人员收入远高于疆内。根据墨玉县发展的实际和调研表明,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外出务工预期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和人均耕地资源量少等。同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低收入户、户均可耕地面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志辉 苏旭峰 马爱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反贫困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为例,通过入户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多项Logit模型,实证分析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职工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受访者文化水平、是否主动了解扶贫政策、扶贫政策能否显著影响收入水平、扶贫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改善效果四个因素都对扶贫政策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兵团率先在2019年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文章最后结合兵团反贫困策略,分析了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的脱贫机制。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居团场 反贫困 满意度 兵团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福华 李坚飞
本文以湖南江永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认为市场主体观念落后,地方政府工作缺位,区域市场基础建设滞后,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当前制约少数民族商贸流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的引导、培育作用,加强商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健全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规范商品市场建设与管理,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实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等可行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居区 江永县 商贸流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晓键
从乡村居民点的界定及研究动态入手,探讨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分析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关键词:
乡村 聚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菁菁
居住空间分异特别是贫困阶层聚居是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深刻变化,居住空间分异与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已初见端倪。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阶层聚居的五大动因和社会影响,并运用系统理论,从收入分配、政策体制、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应对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分异 隔离 极化 贫困阶层聚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岳花艳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农村环境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探讨了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耕地总量下降并伴随土壤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该文从政治学层面、社会学层面以及经济学层面系统地阐述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增强生态环境安全意识、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村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问题 对策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荣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基础,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持续动力。本文探究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背后的原因,然而,经过分析发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示范推广体系不健全以及整治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切实强化顶层设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技术与模式的创新、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以及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机制 农村村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