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6)
- 2023(13056)
- 2022(11129)
- 2021(10136)
- 2020(8626)
- 2019(19634)
- 2018(19375)
- 2017(37924)
- 2016(20574)
- 2015(23450)
- 2014(23555)
- 2013(23859)
- 2012(22798)
- 2011(21229)
- 2010(21831)
- 2009(20740)
- 2008(20780)
- 2007(19163)
- 2006(17404)
- 2005(15875)
- 学科
- 济(113441)
- 经济(113344)
- 业(57535)
- 管理(51244)
- 农(51146)
- 方法(40466)
- 数学(36251)
- 数学方法(35967)
- 企(34844)
- 企业(34844)
- 农业(33816)
- 中国(27934)
- 地方(27124)
- 业经(25385)
- 学(21557)
- 财(21313)
- 制(20620)
- 贸(17630)
- 贸易(17622)
- 易(17046)
- 银(16448)
- 银行(16411)
- 发(16015)
- 行(15818)
- 融(15665)
- 金融(15662)
- 环境(15261)
- 地方经济(15057)
- 体(14435)
- 和(13416)
- 机构
- 学院(321314)
- 大学(319021)
- 济(145469)
- 经济(142623)
- 管理(117360)
- 研究(116277)
- 理学(100271)
- 理学院(99080)
- 管理学(97505)
- 管理学院(96900)
- 中国(89695)
- 农(70969)
- 科学(70033)
- 京(67283)
- 财(64426)
- 所(60937)
- 研究所(55071)
- 农业(54743)
- 中心(52967)
- 业大(50928)
- 财经(50876)
- 江(50037)
- 经(45889)
- 经济学(45845)
- 范(42927)
- 师范(42578)
- 北京(42390)
- 经济学院(41252)
- 院(39876)
- 州(39166)
- 基金
- 项目(202382)
- 科学(158564)
- 研究(149762)
- 基金(146070)
- 家(126931)
- 国家(125810)
- 科学基金(105632)
- 社会(97056)
- 社会科(91577)
- 社会科学(91546)
- 省(79803)
- 基金项目(77648)
- 划(66425)
- 教育(66347)
- 自然(64695)
- 自然科(63038)
- 自然科学(63015)
- 自然科学基金(61894)
- 编号(61381)
- 资助(58875)
- 成果(50734)
- 发(47192)
- 重点(46164)
- 部(45687)
- 课题(42320)
- 创(41094)
- 国家社会(40411)
- 创新(38666)
- 发展(38634)
- 农(38621)
- 期刊
- 济(174458)
- 经济(174458)
- 研究(98837)
- 农(72741)
- 中国(61659)
- 学报(51157)
- 农业(49105)
- 科学(47941)
- 财(46973)
- 大学(38762)
- 管理(38618)
- 学学(37061)
- 融(35004)
- 金融(35004)
- 业经(31313)
- 教育(27066)
- 经济研究(26828)
- 技术(26152)
- 财经(25835)
- 问题(24505)
- 业(23119)
- 经(22336)
- 技术经济(18013)
- 世界(17951)
- 版(17479)
- 贸(17267)
- 经济问题(16426)
- 统计(16302)
- 农村(15956)
- 村(15956)
共检索到49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其友
“效率法则”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本文以总要素生产率指标TFP为主,对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了科学测度,分析了农村经济效率的地域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了提高农村经济效率的基本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其友 宫连英 陶陶 薛志士
以总要素生产率指标TFP为主,对80年代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村经济效率的地域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了提高农村经济效率的基本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剑平 杨春利 白永平
以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18项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SPSS13对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地区间的东西差异,地区内的南北差异和省域上的民族区与直辖市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区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晓红
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分类,区域农村经济类型分为11类。结合已有研究和经验总结,本文选取特定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1类区域农村经济情况进行评价,得到研究结论。研究启示为:固定空间地理范围会有多种类型区域农村经济并存的现象,因地制宜,以强带弱,注重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关键词:
区域农村经济 区域类型 因子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覃志豪 尹昌斌 黄小清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及对策覃志豪,尹昌斌,黄小清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先导的农村经济改革,近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形成地区经济与利益分配新格局,其表现之一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农村经济地区差异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春燕
江苏农村宏观经济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但区域间的差异却日益显著。文章以苏州、南通、宿迁的农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9—2005年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意识与人力资本存量、区位优势与吸引投资能力、农民的个人意愿与富余劳动力数量是造成江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区域差异 原因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汪艳涛 高强
农村金融通过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影响储蓄率和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和四维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8—2010年我国农村金融运行效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与农村经济发展正相关;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冲击作用,而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储蓄率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冲击。因此,我国应在健全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蔡海生
新阶段"三农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一代农民不懂务农、不愿务农,农户分化导致农业兼业化副业化普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现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文章通过对南昌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社会经济发展调研分析,土地流转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但区域内差异明显、总体规模不高,参与农户增多,操作规范性增强,有加快发展的趋势。从土地流转的社会经济背景与影响因素看:一是农村劳力务农比例不高,只有3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农民农业生产性收入有限,大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三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收益非常有限,2007~2013年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思同 黄晓芝
由于国家政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原因,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文章以四川省21个地级农村区域经济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为成都市、绵阳市。(2)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测算得出:2010~2014年期间,区域三内部差异的波动幅度较大,范围在0.14~0.01之间,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区域二内部差异呈"降低—增高—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潜力一般;区域一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较慢。该研究为四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扬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以及农村土地逐渐细碎化等问题导致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区,且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以北京市13个郊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人口结构、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设施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6个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了各区县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了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志国 张洋 高启然
本文选取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份的经济数据,在基于加权平均法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农村区域进行科学划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各项金融指标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判别区域经济差异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金融规模的影响十分突出,受金融风险影响较强,受金融效率影响偏弱,受金融结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金融风险影响较强,受金融效率影响较弱,受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中央政府在制定农村金融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农村金融促进农村...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秧分 刘彦随 龙花楼
基于东部沿海地区县域1980、1990、2000和2005年的农村发展数据,分析农村经济增长的差异特征,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差异成因。结果显示:东部沿海整体及各省市内部农村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趋于收敛,但省际的差异逐年增大;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区位条件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不明显;农地资源丰度与农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负向关系,人力资本强化了农村经济增长差异;经济基础是决定农村发展地域差异的主要成因,产业非农化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差异;城市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不显著,政策等社会因素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虹 谭建英 刘容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平国
2006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带动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积极扶持下,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入2007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继续得益于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但是,由于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特别是人民币升值趋势、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和自然灾害等具有不可预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展望有喜有忧,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形势 分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家庭
基于丹尼森算法运用省区面板数据测算了1990-2008年教育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行区域差异比较。结果发现:(1)区域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显著不同,1990-2008年间西部地区教育贡献率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低;(2)不同区域教育贡献率的时间变化趋势不同,东部地区2000年-2008年间教育贡献率较之1990-1999年有所降低,而中、西部地区均有较大提升;(3)不同区域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教育等级不同,当前阶段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贡献率最大,中西部地区则为高中教育。进一步分析发现,北京、海南、辽宁、宁夏、贵州、内蒙谷等少部分省区教育贡献率与所在区域平均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
关键词:
教育 农村经济 贡献率 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