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8)
- 2023(8911)
- 2022(7409)
- 2021(6744)
- 2020(5553)
- 2019(12260)
- 2018(12369)
- 2017(24313)
- 2016(12814)
- 2015(14505)
- 2014(14511)
- 2013(14880)
- 2012(14278)
- 2011(13490)
- 2010(13868)
- 2009(13357)
- 2008(12905)
- 2007(11815)
- 2006(11235)
- 2005(10246)
- 学科
- 济(85236)
- 经济(85178)
- 农(49333)
- 业(38211)
- 农业(32712)
- 管理(27192)
- 方法(24799)
- 数学(22887)
- 数学方法(22780)
- 地方(21609)
- 中国(20677)
- 业经(20326)
- 企(15992)
- 企业(15992)
- 制(14878)
- 学(13837)
- 发(13524)
- 农业经济(12468)
- 地方经济(12300)
- 银(11493)
- 银行(11484)
- 贸(11444)
- 财(11443)
- 贸易(11435)
- 行(11229)
- 易(11079)
- 体(11053)
- 发展(10770)
- 展(10759)
- 融(10669)
- 机构
- 学院(204996)
- 大学(200309)
- 济(102724)
- 经济(100921)
- 管理(75485)
- 研究(75477)
- 理学(64420)
- 理学院(63774)
- 管理学(62958)
- 管理学院(62603)
- 中国(60778)
- 农(51438)
- 财(44051)
- 科学(42552)
- 京(41055)
- 农业(38786)
- 所(38538)
- 研究所(34543)
- 中心(34522)
- 财经(34499)
- 业大(33603)
- 经济学(32314)
- 江(31440)
- 经(31158)
- 经济学院(28999)
- 范(25999)
- 北京(25948)
- 师范(25831)
- 院(25512)
- 财经大学(24835)
- 基金
- 项目(125763)
- 科学(99328)
- 研究(95352)
- 基金(91949)
- 家(79264)
- 国家(78536)
- 科学基金(66216)
- 社会(64477)
- 社会科(60780)
- 社会科学(60766)
- 省(49237)
- 基金项目(48930)
- 教育(40113)
- 划(39677)
- 编号(39099)
- 自然(38419)
- 自然科(37410)
- 自然科学(37403)
- 自然科学基金(36677)
- 资助(36541)
- 成果(31388)
- 发(30772)
- 农(30290)
- 部(28777)
- 重点(28077)
- 国家社会(27507)
- 课题(26113)
- 发展(25836)
- 展(25479)
- 创(25070)
- 期刊
- 济(128965)
- 经济(128965)
- 研究(66705)
- 农(57079)
- 中国(39504)
- 农业(38546)
- 科学(29257)
- 学报(29144)
- 财(28858)
- 融(25563)
- 金融(25563)
- 业经(25210)
- 管理(24111)
- 大学(23514)
- 学学(22911)
- 经济研究(19663)
- 问题(18707)
- 财经(17451)
- 业(16820)
- 技术(16256)
- 经(15112)
- 农业经济(15102)
- 农村(14716)
- 村(14716)
- 世界(13725)
- 经济问题(13132)
- 技术经济(12521)
- 教育(12070)
- 贸(11527)
- 统计(10965)
共检索到323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昌斌 覃志豪
我国农村经济实力测度及动态特征尹昌斌,覃志豪经济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本文考察了农村经济实力的形成要素和表征要素,对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增长及对经济实力的贡献要素进行了科学测度,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强弱及其时空发展变化规律。一、农村经济实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需求刚性增长使农产品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比2005年增产1248亿斤。实现粮食连续7年增产,是195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金明 陈湘滨
运用短缺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及成因,并提出政府对农业调控必须考到农业的非均衡性,运用价格保护、利率、税收、补贴、合同等价格一数量调控机制引导农户经营。对粮棉则偏重于运用数量调节机制与手段,对其它农产品则应偏重于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与手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乃至各省的综合经济实力都显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在对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区域划分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分析了该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区域特征,从而为该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该省经济实力区域特征分析,也为类似其他各省乃至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综合经济实力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晓东 牛叔文 吴文恒 马利邦
文章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两项综合指标,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最大与最小系数,分析了近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区差异经历了一个在波动中上升的动态演变过程,四个演变阶段像一个不规则的"W"。通过计算1978—2005年几个代表年份各省区农村经济的区位熵,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过程。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在经历了由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扩展和转移的空间演变过程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空间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有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效益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等经济规律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省区差异 时空演变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黄安胜 黄森慰
本文从省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的内涵出发,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138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评价与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域2005年和2006年的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状况,并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弱、地区差异大、排位变化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韩兆洲 黎中彦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区域拥有的经济规模实力、经济质量实力、经济创新能力、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潜力,是区域在国(区域)内外经济社会占据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反映。模糊Borda法测试结果表明:我国GDP在5000亿元以上的七个特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苏州和重庆。测试结果为区域科学定位,明确区域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长发 杨尹钰
为了深入探讨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益贫式增长,根据农村收入五等分分组数据分析西部地区各省份农村2014—2020年经济益贫式增长水平及变化趋势,首先利用FGT指数测算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再通过FGT指数分解计算PEGR减贫等值增长率,判断这段时期西部地区各省份农村经济增长的益贫情况。测度结果显示,2014—2018年各省份的贫困状况均未得到改善,2018年之后6个省份的贫困指数均开始有所下降,同时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经济益贫性程度有差异,2015—2017年各省份的经济增长都是非益贫的,2018—2019年除了陕西省,其他5省(区)经济增长都处于益贫阶段,2019—2020年新疆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益贫性,而其他几个省份的贫困人口没有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继续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益贫式增长,从缩小贫困人口收入差距、增强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3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益贫式增长 FGT指数 PEGR指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新华 王玲
对外贸易是一国对世界经济发 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无论一国经济如何强大,如果其对世界产品市场无足轻重,则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极为有限。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发达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充分凭借既有的贸易优势,在世界产品市场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通过跨国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燕玉叶 肖雄
博弈,按汉语语义,含有博彩、弈棋之意,俗称“下棋”。在国际关系领域借以表征各国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把博弈划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两种形式。本文研究的博弈是建立在国家行为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即博弈各方都未必按各自的最优决策行事,但由于各方的合作,却达到了国家利益和行事效益的最大,国家的理性达到了国家的原定决策目标;非合作博弈则相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子豪 赵伟
促进农村共同富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于我国现实状况和2035年阶段性目标,构建了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及其各维度指数均逐年稳步提升,但不同维度指数的实质得分及其增速具有差异性特征,且存在省际发展差距较大的客观事实,表现为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我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具有集聚态势,且总体差异大致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虽小,但有扩大的态势。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存在极化现象,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正逐步扩大。我国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由低等级向高等级跃迁的态势,但向上转移乏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米龙
文章从定量角度综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判长江经济带农村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然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农村经济发展范式转型的策略及建议。研究认为,长江经济带农村及发展范式转型,要着力推动五个"转变",通过深化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投入制度改革、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积极引导农村创新创业和切实强化乡村建设,为长江经济带农村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村经济 特征 范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波 张惠琴 张宇翔 汪鑫
村干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组织领导者和带头人,尽管理论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村干部素质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检验这二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迄今还不多见。本文以全国百强县四川双流县、国家级贫困县四川阆中市、中等水平县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后税费时代村干部的职能重心发生重大变化后,村干部的素质特征与农村经济发展显著相关,村干部的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素质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村干部 素质特征 农村经济发展 多元回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小龙
如何深入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针对当前不断深化的农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农民教育如何驱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农业软实力的中介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依据2011—2019年中国CCAD数据库,构建中介效应、空间计量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对农民教育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教育显著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农业软实力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农民教育对周边省份的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4)开放程度存在双门槛效应,经济水平和农业用地存在单门槛效应。(5)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