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4)
- 2023(16161)
- 2022(13680)
- 2021(12824)
- 2020(10702)
- 2019(24423)
- 2018(24180)
- 2017(47003)
- 2016(25480)
- 2015(28548)
- 2014(28882)
- 2013(29042)
- 2012(27773)
- 2011(25455)
- 2010(26165)
- 2009(24740)
- 2008(24855)
- 2007(22701)
- 2006(20640)
- 2005(19266)
- 学科
- 济(128166)
- 经济(128045)
- 业(73519)
- 管理(64316)
- 农(52007)
- 企(48181)
- 企业(48181)
- 方法(46351)
- 数学(41053)
- 数学方法(40714)
- 中国(37066)
- 农业(34402)
- 地方(30983)
- 业经(28680)
- 制(27360)
- 财(27081)
- 银(25027)
- 银行(24993)
- 学(23999)
- 行(23850)
- 融(21734)
- 金融(21732)
- 贸(21730)
- 贸易(21713)
- 易(20919)
- 发(18294)
- 体(17197)
- 地方经济(16707)
- 环境(16270)
- 策(15980)
- 机构
- 学院(380191)
- 大学(377804)
- 济(169378)
- 经济(165856)
- 管理(140423)
- 研究(137365)
- 理学(118336)
- 理学院(116967)
- 管理学(115145)
- 管理学院(114428)
- 中国(111520)
- 科学(81256)
- 京(80774)
- 财(79192)
- 农(78560)
- 所(71567)
- 研究所(64050)
- 中心(63279)
- 财经(61261)
- 农业(60529)
- 江(59980)
- 业大(57823)
- 经(55365)
- 经济学(52491)
- 北京(51886)
- 范(49706)
- 师范(49229)
- 州(47969)
- 院(47759)
- 经济学院(47061)
- 基金
- 项目(235527)
- 科学(184161)
- 研究(174134)
- 基金(169453)
- 家(147121)
- 国家(145786)
- 科学基金(123000)
- 社会(112042)
- 社会科(105817)
- 社会科学(105789)
- 省(92582)
- 基金项目(88998)
- 教育(77771)
- 划(77240)
- 自然(76203)
- 自然科(74323)
- 自然科学(74298)
- 自然科学基金(72989)
- 编号(71140)
- 资助(69848)
- 成果(58932)
- 发(55919)
- 重点(53058)
- 部(52818)
- 课题(49524)
- 创(48061)
- 国家社会(46375)
- 性(45751)
- 发展(45377)
- 创新(45106)
- 期刊
- 济(203186)
- 经济(203186)
- 研究(122463)
- 中国(81462)
- 农(78860)
- 财(59530)
- 学报(58996)
- 科学(55109)
- 农业(52535)
- 融(50991)
- 金融(50991)
- 管理(49923)
- 大学(45183)
- 学学(42940)
- 教育(36307)
- 业经(35421)
- 技术(31933)
- 经济研究(31798)
- 财经(31185)
- 问题(27592)
- 经(26785)
- 业(25971)
- 贸(20652)
- 技术经济(20619)
- 世界(20264)
- 版(19371)
- 统计(18896)
- 理论(18721)
- 商业(18427)
- 经济问题(18236)
共检索到604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皮立波 李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勉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 ,这一发展阶段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该从农村经济体制 ,农业增长方式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寻求新认识和新思路。为此 ,必须以实现农民增收为核心 ,推进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体来讲 ,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要求的“五个转变”。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民增收 新阶段 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晓鸣 皮立波
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应进一步稳定政策 ,进行制度创新 ;调整结构 ,强化比较优势 ;推进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发展新阶段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增龙 罗剑朝
一、导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可争议地必须包含农村居民在内,否则在农村居民超过60%的中国空谈建设小康社会毫无意义。小康社会必须是一个涵盖了全面的目标主体和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锦山
贯彻"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针,把艰苦创业精神与市场经济意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改善山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队伍,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是新阶段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关键词:
山区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海春
当前,无论是农业发展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现象,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程的深层分析都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新时期的首要特点,就是要求改变在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以农产品供给增长为核心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转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红霞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需要对其使命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本文运用管理学理论,通过对国内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资金供求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验,对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的使命进行探讨,指出农业发展银行应该转变成为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在农业流通、生产及加工等多个领域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翟虎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在过去20年中,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矛盾与新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并选择可行的政策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和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闵耀良
一、20年农村经济改革的基本成就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改革的实质进展,要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说,20年改革与发展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概出于此。农村改革一开始,并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解散“一大二公”的农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扬 纪宏
农村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农村保险需求的构成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对不同险种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应分析模型,利用调查数据,测度和分析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农村居民收入与农村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按不同地区建立农村保险体系的组合政策和数量标准。
关键词:
农村保险需求 农村居民收入 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各金融机构的职能进行分工整合。但由于金融机构的定位不明确,农村金融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仍然得不到充分满足。一、农村金融主体支农作用弱化的表现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经过改革后,已初步建立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共同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靳香玲
在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的同时 ,供给出现了结构性的相对过剩 ;城市农村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 ,农民增收和农村城市化对扩大内需尤显重要。农业自身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 ,加上乡镇企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和蔓延 ,使农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各级政府应加强扶持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以乡镇企业的合理聚拢带动小城镇发展 ,把农业作为绿色产业加以保护 ,走上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
关键词:
农村 农民收入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80年代的经济奇迹,出乎意料地将中国经济发展推向到一个新的阶段。10年前后对比,人们生活在两个反差鲜明的环境里,以往追求的是温饱,现在想的是如何变成小康;以往通常是在绝对短缺下去指定商店排队购买基本生活品,现在变成了自由采购丰富多样的商品;以往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现在一个家庭大大小小的存折总有那么两三个;以前考虑的是只要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增龙 罗剑朝
自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其实际效果不甚理想,无论制度本身还是实际运作过程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参保人数连年下降。基于这种现实,本文从微观层次来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和供给问题,以期发现农村养老保险供求的结症所在,并尝试提出新的制度安排设计,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供给 需求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