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7)
- 2023(6391)
- 2022(5229)
- 2021(5191)
- 2020(4277)
- 2019(9712)
- 2018(9716)
- 2017(19097)
- 2016(10315)
- 2015(11467)
- 2014(11450)
- 2013(11792)
- 2012(11086)
- 2011(10243)
- 2010(10480)
- 2009(10224)
- 2008(10165)
- 2007(9459)
- 2006(8814)
- 2005(7842)
- 学科
- 农(50984)
- 济(48294)
- 经济(48244)
- 业(37488)
- 农业(34431)
- 管理(21499)
- 方法(16943)
- 业经(16433)
- 数学(15888)
- 数学方法(15754)
- 中国(15377)
- 企(13584)
- 企业(13584)
- 农业经济(12329)
- 制(12293)
- 发(10726)
- 财(10208)
- 收入(10077)
- 地方(9725)
- 村(9583)
- 农村(9564)
- 贸(9161)
- 贸易(9156)
- 发展(9103)
- 展(9096)
- 易(9040)
- 银(9003)
- 银行(8997)
- 行(8692)
- 体(8442)
- 机构
- 学院(156726)
- 大学(151672)
- 济(70518)
- 经济(69151)
- 管理(59865)
- 研究(52949)
- 理学(51484)
- 理学院(51032)
- 管理学(50236)
- 管理学院(49980)
- 农(46799)
- 中国(44692)
- 农业(35111)
- 财(32635)
- 京(31238)
- 科学(29914)
- 业大(28794)
- 所(26756)
- 中心(25695)
- 财经(25067)
- 江(23790)
- 研究所(23660)
- 经(22648)
- 农业大学(21357)
- 经济学(20708)
- 范(20271)
- 师范(20141)
- 经济管理(20034)
- 北京(19788)
- 经济学院(18980)
- 基金
- 项目(96741)
- 研究(76209)
- 科学(75698)
- 基金(69535)
- 家(59625)
- 国家(58968)
- 社会(49362)
- 科学基金(49335)
- 社会科(46289)
- 社会科学(46280)
- 省(38358)
- 基金项目(36802)
- 编号(33375)
- 教育(32786)
- 划(30971)
- 农(28593)
- 自然(28334)
- 资助(27744)
- 自然科(27552)
- 自然科学(27548)
- 成果(27132)
- 自然科学基金(27009)
- 发(22821)
- 部(22598)
- 课题(21894)
- 重点(21079)
- 国家社会(20640)
- 性(20160)
- 制(20118)
- 创(19343)
共检索到242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永伟 侯升万 符大海
我国扶贫战略已经由解决绝对贫困开始转向瞄准相对贫困,因此,探讨相对贫困标准的建立以及如何识别相对贫困人口也即成为这一战略转型下的前瞻性研究工作。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方法来估计相对贫困标准,即借助模糊理论以及非参数结构变化检验方法,以收入分布数据自身驱动的方式来客观估计相对贫困标准。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发现,2013年、2015年及2017年估计的农村相对贫困标准依次为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3313.55元、3938.81元和4458.57元。与现有方法相比,这一结果显著低于使用收入均值的40%比例估计的相对贫困标准,但与收入中位数40%比例的结果相近。在相对贫困标准下,农村脱贫人口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收入波动的几率及幅度仍然较大,因此,建立平稳有序的收入增长机制对于战略转型后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具有突出意义。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贫困动态 模糊理论 结构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国涛 尚永娟 张会萍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公布的贫困标准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了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及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现有文献的估计方法和观点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现行的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1天1美元"标准比较接近,与"1天1.25美元"有一定差距,现阶段逐步提高的扶贫标准符合中国贫困和反贫困的实际。
关键词:
贫困 绝对贫困 贫困标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风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卓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如政府所估计的那样乐观,农村贫困发生率可能远远超过政府的估计。本文在对贫困界定的基础上,区分不同的贫困类型,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贫困状况进行估计。并阐述农村收入水平、不平等状况、贫困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解读。
关键词:
贫困 贫困发生率 收入 估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鲜祖德 王萍萍 吴伟
贫困标准是贫困测量的重要基础,准确测量和反映中国农村贫困状况首先需要对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方法及其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为此,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的测算与调整方法,采用纵向历史比较与横向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以及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与我国扶贫历史实践中采用过的另外两个贫困标准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国际贫困标准的差异。然后简要介绍了农村贫困监测体系,并对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衡量的减贫成果和多维贫困缓解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是与"两不愁、三保障"相结合的基础上达到稳定温饱要求的标准。第二,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成就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人。第三,近年来,我国农村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扶贫成效非常显著。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最后,在扶贫实践中,经常会涉及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单一标准与多维标准、贫困监测抽样调查数据与建档立卡数据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加以妥善处理。本文中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住户调查和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宏升 赵玉
本文在分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存在的问题,得出必须调整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结论,提出新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并论述了新贫困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标准 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青
相对贫困是收入相当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一个较低比例的社会生活状态,相对贫困人口比率是指相对贫困人数占全体人口的比率。由洛伦兹曲线可以求出相对贫困人口比率,通过消除相对贫困可以有效降低基尼系数。
关键词:
贫困 相对贫困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平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年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详实资料,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调整等问题,以便于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作好九十年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工作提供参考线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胜泽
广西新一轮扶贫开发(2011~2020)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广西全区平均水平,逐步缩小发展差距。该目标决定了今后10年两大扶贫任务:一是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二是显著缩小相对贫困。前者需要从收入层面进行考量,以届时全国统一划定的贫困线为参照标准;后者必须从人的基本生存和生产条件角度予以比较。无论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解垩
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家庭五轮微观面板数据,使用相对贫困线标准,首先以家庭收入与资产进行GLM模型回归得到资产指数(或称为结构性收入),之后借用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增长收敛俱乐部方法分析结构性收入的动态情况,并使用面板分位数自回归方法研究收入冲击的持续性。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结构收入两极分化特征显著;贫困收敛俱乐部数量为5个,约11.6%的家庭陷入了贫困陷阱中;对陷入贫困陷阱的家庭而言,暂时性收入较高家庭受到良性冲击时暂时性收入的持续性最高,暂时性收入较低家庭受到不良冲击时暂时性收入的持续性较低;使用绝对贫困线标准时,陷入动态结构性贫困家庭的比例远小于相对贫困线下的比例,其他结论基本不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牟秋菊
2020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将实现,但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现象的彻底消除,农村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2020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和阶段,农村绝对贫困消除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随之呈现,新阶段可能会凸现出新特征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反贫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后2020 农村扶贫 贫困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邓倩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关键词:
长期贫困 FGT贫困指数 非匿名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根据2007年和2008年住户追踪调查数据,本文描述了两个年份的农村贫困状况及其变动特征。从两个年份的贫困发生率来看,两年一直陷入贫困状态的家庭的比重较低,但贫困类型结构也会受到贫困标准的影响。贫困标准越高,则两年贫困在总体贫困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收入结构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包括外出务工收入在内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对于农户脱离贫困状态具有重要的贡献,经营收入的波动是农户陷入贫困状态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出行为的内生性处理,本文发现外出务工显著降低了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同时是贫困状态转换的重要因素。外出与贫困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受到贫困标准的影响。贫困标准越低,外出的贫困减缓效应越明显。此外,本...
关键词:
外出打工 农村贫困 贫困动态变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
一、贫困的概念世界各国研究贫困问题,有各种测量的办法和众多的贫困线,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即贫困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时的状况。而不同范围和角度的研究与测定,又把贫困具体划分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广义贫困等概念。(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当前,农村贫困监测中使用的贫困标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贫困标准层次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民生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差距。(二)贫困标准变动性差。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户收入水平提高、物价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逐年对贫困标准作调整。(三)现行贫困标准以人均纯收入300元作为贫困线和脱贫线已不能正确反映农村的贫困状况,需要调整和修正,以适应当前农民生活发生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