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8)
2023(6086)
2022(5092)
2021(4881)
2020(4010)
2019(8895)
2018(8963)
2017(17763)
2016(9623)
2015(10786)
2014(10872)
2013(11303)
2012(10653)
2011(9920)
2010(10165)
2009(9908)
2008(9685)
2007(8940)
2006(8419)
2005(7646)
作者
(28073)
(23966)
(23517)
(22486)
(14622)
(11446)
(10563)
(9076)
(8894)
(8417)
(8111)
(7749)
(7469)
(7383)
(7189)
(7152)
(6994)
(6982)
(6713)
(6607)
(6049)
(5947)
(5762)
(5497)
(5475)
(5474)
(5411)
(5118)
(4850)
(4760)
学科
(48755)
(46228)
经济(46162)
(33600)
农业(32308)
管理(18150)
业经(16157)
中国(15179)
方法(14173)
数学(13284)
数学方法(13206)
农业经济(12310)
(12274)
(11197)
企业(11197)
地方(11047)
(10485)
(9449)
农村(9429)
发展(8958)
(8947)
(8861)
贸易(8853)
(8707)
(8597)
银行(8582)
(8361)
(8301)
(8262)
(7908)
机构
学院(146963)
大学(141918)
(66007)
经济(64725)
管理(55461)
研究(51082)
理学(47345)
理学院(46825)
管理学(46271)
管理学院(46001)
(45470)
中国(42745)
农业(34176)
(30085)
(29546)
科学(28696)
业大(27302)
(25893)
中心(24455)
(23186)
财经(22956)
研究所(22951)
(20728)
农业大学(20682)
(19237)
经济学(19161)
师范(19117)
经济管理(18709)
北京(18584)
(18181)
基金
项目(88698)
研究(70503)
科学(69045)
基金(62950)
(53598)
国家(52956)
社会(45921)
科学基金(44196)
社会科(42867)
社会科学(42857)
(35625)
基金项目(33722)
编号(31316)
教育(29850)
(28513)
(27931)
成果(25490)
自然(24794)
资助(24467)
自然科(24124)
自然科学(24117)
自然科学基金(23678)
(21440)
(20667)
课题(20387)
重点(19183)
(18715)
国家社会(18712)
(18538)
发展(18101)
期刊
(84222)
经济(84222)
(53323)
研究(45427)
农业(36224)
中国(32746)
学报(21344)
业经(21268)
科学(21006)
(20749)
金融(20749)
(19325)
大学(17644)
学学(16977)
管理(15936)
(15883)
农业经济(14756)
农村(14123)
(14123)
问题(13428)
教育(12514)
技术(11315)
财经(10799)
经济研究(10700)
经济问题(9859)
(9595)
世界(9490)
农村经济(9295)
(9230)
社会(8617)
共检索到233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际  王晓琳  曹荠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业,因而重视其最基本内容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对农村居住和生活的“留守”老年人的保障。客观而言,农村作为我国目前农业人口的主要居住地区,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并与城镇的老龄化有着严重差异化表现,而由于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特殊性,其养老存在诸多具体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应当重视和纾解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养老服务以及财政保障这三大难题。并且,应当尽快加以系统分析研究,进而发展农村老龄事业和产业,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新战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淼  
本文根据"2014年千村调查"数据资料,描述了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并运用次序Logit模型,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老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政策支持状况、个人家庭状况。提出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建设农村老年人与外界联系的农村通讯网络系统、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我管理的"村老年协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庆祝  吴宇凤  刘淑彦  
我国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用CHARLS数据和Tobit模型分析发现,新农合对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保健消费具有显著影响,但是这一影响存在健康异质性。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保健消费远大于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这一结论还能说明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尚未建立起“治未病”的保健消费观。内生性的讨论和检验进一步巩固了该结论的稳健性。最后,利用逐步因果法探讨了新农合影响保健消费的中介渠道。研究发现代际支持是重要的中介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在物质支持的基础上鼓励子女给予更多的货币支持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玮  
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三农"投入逐年增加,但诸如农业增产难、农民增收难、惠农政策执行难、农业资金投入难、农村安全饮水难等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阻碍"三农"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解决这"五大难题"的有效突破口,应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同时创新投资模式与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体制与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瑞霞  
把握当前农村老年人对养老责任主体的认知,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子女数和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责任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子女数、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责任认知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对子女养老的期望降低,养老责任认知向依靠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转变;不同特征的农村老年人对养老责任认知存在明显差异;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弱化;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责任认知的影响有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天义  刘延萍  
自从2000年拉开农村税费改革的大幕后,全国各地的改革工作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从试点情况看,农民负担确实减轻了,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但也有一些新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雪飞  郭振  姚兆余  
通过对长三角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上倾向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所占比重较小。年龄、自理能力、与家人的关系和晚年生活的孤独感对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有显著影响。为了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必须发展多元化的养老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扬传统孝道文化,并适当发展养老机构,保障农村老人的生活需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鲍伟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不断完善的社会养老作为两种基本的养老保障,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怎样的影响?基于CHARLS2013年和CHAR LS2015年的数据,主要从养老提供的经济支持视角,实证考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和精神健康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家庭养老的作用大于社会养老,两种养老保障对精神健康的作用均大于身体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宏伟  展进涛  陈超  
文章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1年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当前新农保养老金不足以使农村老年人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仍能明显减少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增加1元的家庭新农保养老金收入,老年人平均少从事劳动0.01天;(2)相对于本地非农劳动和外出就业劳动,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更大,提高养老金收入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3)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不同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地区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议逐步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并根据年龄和地区差异设置梯度基础养老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国斌  于翠婷  鲁万波  
本文利用2013年CHARLS数据库,重点分析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及其不平等程度对于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相比社会养老对健康的边际效应,家庭养老的边际效应更强。相比二者对躯体健康的影响,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无论是基于基尼系数还是泰尔指数测算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不平等指标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地负向影响。随着新农保政策的推进,社会养老保护老年人健康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其附加的老年人养老金收入不平等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原震  
河南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经济问题仍是老年人养老中的首要问题;家庭养老也同样存在弱化的迹象;人们的养老观念依然停留在靠家庭、子女养老的层面上。提出在当前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可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以家庭为依托,充分发挥村落在养老中的作用不失为一个可思考的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冀云  李进伟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分析农村隔代居住老年人与养老规划的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隔代居住的老年人具有低龄、有配偶、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身体健康、个人收入相对较高、生活主要来源于自己及配偶的特点,大部分人具有养老规划,认为老年人的照料承担者应该是自己或配偶,并以打算今后在自己家中养老的居多,说明隔代居住的老年人为了家庭利益最大化到晚年继续贡献是不计回报的,照料孙辈并不是为了换取子辈养老,本研究支持"利他主义"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候蔺  
本文通过“个人—家庭—村域—社会—文化”关系域分析框架,从纵横两个方面梳理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形成,将1949~1962年出生的这一代人的生命历程放置于其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展现了当代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生成的复杂路径和交错层级。文章认为由于关系域中核心系统及微系统的养老储备不足,中系统及外系统的养老支持匮乏,宏系统的养老导向力度脆弱,导致了内围系统的养老危机不断向外围系统溢出,而外围系统的支撑难以弥合困境,形成了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纵向的内生弱势累积和横向的外生压力叠加,并从远近双重目标尝试探讨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优化策略,强调了村域系统在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关系域中的重要作用和解困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春梅  李录堂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社会对养老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文章以陕西省为例,选择陕北、陕南及关中三大区域18个自然村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实地调查,运用调研数据和相关官方统计数据,对陕西省养老保障现状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目前阶段,居家养老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这种养老方式受到家庭经济供养能力和子女供养意愿的影响,面临巨大的需求缺失。文章在对缺失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合理配置农村养老资源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连杰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缓解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剥夺感和社会剥夺感;在采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社会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信任感、健康水平和政治参与度来降低其相对剥夺感;异质性检验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男性、80岁以上和贫困线以下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更大。应建立基础养老金与居民消费指数的联动增长机制,倡导精准扶贫政策向农村老年人群体倾斜,并通过营造重视和关爱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来逐渐消除其相对剥夺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