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9)
- 2023(19169)
- 2022(16259)
- 2021(15109)
- 2020(12837)
- 2019(29545)
- 2018(29110)
- 2017(56482)
- 2016(30230)
- 2015(34071)
- 2014(34030)
- 2013(33923)
- 2012(31836)
- 2011(28908)
- 2010(29338)
- 2009(27544)
- 2008(27230)
- 2007(24569)
- 2006(22019)
- 2005(20198)
- 学科
- 济(146448)
- 经济(146301)
- 业(86199)
- 管理(82284)
- 企(62329)
- 企业(62329)
- 方法(57282)
- 农(52970)
- 数学(50864)
- 数学方法(50326)
- 中国(39500)
- 农业(35026)
- 地方(33706)
- 财(33646)
- 业经(32211)
- 制(27077)
- 学(26893)
- 贸(25840)
- 贸易(25825)
- 易(24995)
- 银(22438)
- 银行(22396)
- 融(21523)
- 金融(21520)
- 行(21505)
- 发(19555)
- 环境(19512)
- 务(19031)
- 财务(18972)
- 财务管理(18913)
- 机构
- 学院(440155)
- 大学(437769)
- 济(191845)
- 经济(187967)
- 管理(167645)
- 研究(153292)
- 理学(143292)
- 理学院(141688)
- 管理学(139307)
- 管理学院(138489)
- 中国(119652)
- 京(92709)
- 科学(91261)
- 财(89148)
- 农(82572)
- 所(78032)
- 中心(71354)
- 江(70454)
- 研究所(70089)
- 财经(69608)
- 业大(65562)
- 农业(63523)
- 经(63049)
- 经济学(58861)
- 北京(58564)
- 范(57051)
- 师范(56486)
- 院(54296)
- 州(54013)
- 经济学院(52839)
- 基金
- 项目(283500)
- 科学(223207)
- 研究(208049)
- 基金(205666)
- 家(178722)
- 国家(177175)
- 科学基金(151560)
- 社会(133868)
- 社会科(126687)
- 社会科学(126657)
- 省(111149)
- 基金项目(108137)
- 自然(96004)
- 教育(94240)
- 自然科(93753)
- 自然科学(93728)
- 划(92662)
- 自然科学基金(92093)
- 编号(85071)
- 资助(84905)
- 成果(69435)
- 发(64797)
- 重点(63721)
- 部(63212)
- 课题(58332)
- 创(58104)
- 国家社会(55540)
- 创新(54387)
- 科研(54203)
- 教育部(54072)
- 期刊
- 济(223155)
- 经济(223155)
- 研究(134304)
- 中国(89965)
- 农(80647)
- 财(68015)
- 学报(66812)
- 科学(62289)
- 管理(61059)
- 农业(54338)
- 大学(51378)
- 学学(48616)
- 融(47579)
- 金融(47579)
- 教育(41887)
- 业经(38984)
- 技术(38866)
- 经济研究(35386)
- 财经(34706)
- 问题(29966)
- 经(29814)
- 业(27233)
- 贸(23321)
- 统计(23100)
- 技术经济(23071)
- 世界(22304)
- 版(21179)
- 理论(20990)
- 商业(20836)
- 策(20425)
共检索到68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宇虹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剖析了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与农村居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并采用2014-2018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沿线省市的省域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就农村电商发展与农村居民增收,以及农村电商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对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伟
数字乡村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本文采用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表现出正向效应。区域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过多次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成果可为发展数字乡村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东芳
为了进一步加深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防止返贫”“乡村振兴”将会是下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主题。在数字技术和金融服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在数字普惠金融方兴未艾之时,如何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选取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本次研究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主要变量,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以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其回归结果与农民收入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和覆盖范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以区域居民经济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均为双重门槛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监管力度、居民学习能力以及着重关注农村市场四个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调节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文超 虞洪
扩大农村内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1997~2010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农村居民的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相对于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而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相对于非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同时,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均存在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基本收入和非基本收入的短期变动不会对除食品之外的消费支出产生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本文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了持久收入理论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持久收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安徽、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青海、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零,而其他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与暂时收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为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是过度敏感的,导致持久收入理论失灵。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分解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为探究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9年我国27个省际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分位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边际递减效应。为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需进一步提高落后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推进互联网和服务消费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农村居民 服务消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琦 张杰平
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该文构建一个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解释农村居民各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根据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特征,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一些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都产生显著影响,但各项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文认为不仅要增加农村居民总收入,同时还要调整农村居民收入的结构,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消费需求 收入预期 面板数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思杭 雷礼 周中林
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响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显著;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吉庆华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选取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的中国30个省市的2000~2015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造成一个16×30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设定检验。[结果]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初中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农村劳动力资本,其次是大学教育,而小学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结论](1)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教育水平的产出弹性,表明中国农业还是典型的物质投入型增长。(2)不同教育水平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初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农村劳动力资本,其次是高等教育,最弱的是中等教育。这表明我国提倡的高等人才回乡创业成效逐步显现,而中等教育人员比重较小,外流严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吉庆华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选取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的中国30个省市的20002015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造成一个16×30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设定检验。[结果]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初中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农村劳动力资本,其次是大学教育,而小学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结论](1)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力朋; 陈锦然;
利用中国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在控制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后,农业信贷支持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提高0.146%;但是,与民生支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相比,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较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此外,我国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强,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提高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应创新信用模式,丰富农村信贷产品种类;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农村金融整体效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祝业亮
本文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正向促进效应越强;电商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户工资性收入,但仅在电商发展高水平地区显著,在低水平地区不显著,而电子商务对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在不同电商发展水平地区均表现显著;非农就业水平在电子商务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过程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农村电商通过提高农户自主创业与提供就业岗位两个渠道,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后,本文从进一步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区间电商平衡发展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继权 曾云 方沛琳
为厘清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居民福祉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农村居民福祉指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福祉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福祉0.074个单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就业机会和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来增进农村居民福祉。3)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个体异质性,表现为对低学历和高年龄组农村居民福祉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应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老年和低人力资本等弱势群体的数字技术运用能力,促进各类数字化服务更便捷地融入农村居民日常,为增进农村居民福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伊 郭志广
本文利用中国9省农村2974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不确定性下消费行为的习惯形成假说,给出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持续偏低的一个解释。我们用广义矩估计法估计一个包括习惯形成和不确定性的欧拉方程,以考察家庭消费如何跨时演进。结果证明,农村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偏好的设定偏误是传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不能很好地诠释中国农村家庭消费决策的一个原因,在解释消费的决定因素时假定偏好的跨时可分性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关键词:
消费 欧拉方程 习惯形成 预防性储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收入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于来源结构视角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2000~2010)
人口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
少子化、老龄化与农村居民消费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流通创新视角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基于1989年~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来自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收入来源、结构演变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于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分析
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我国31个省(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