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0)
2023(16195)
2022(13406)
2021(12499)
2020(10284)
2019(23468)
2018(23685)
2017(45617)
2016(24733)
2015(27943)
2014(28144)
2013(27896)
2012(25485)
2011(23250)
2010(23456)
2009(21827)
2008(21364)
2007(19179)
2006(17305)
2005(15295)
作者
(73113)
(61042)
(60306)
(57618)
(38234)
(28989)
(27223)
(23920)
(22954)
(21585)
(20472)
(20410)
(19161)
(19143)
(18587)
(18429)
(18048)
(17879)
(17516)
(17319)
(15154)
(15054)
(14614)
(13871)
(13784)
(13659)
(13603)
(13398)
(12312)
(12062)
学科
(103697)
经济(103583)
(73985)
管理(70305)
(51966)
(50983)
企业(50983)
方法(42905)
数学(37283)
数学方法(36925)
农业(34540)
中国(30019)
业经(28053)
(24224)
(21842)
地方(21727)
环境(21023)
(20859)
(18618)
贸易(18609)
(18136)
(17275)
(16757)
银行(16720)
(16014)
技术(15995)
(15716)
(15671)
(15019)
金融(15018)
机构
学院(363156)
大学(361612)
(147119)
管理(143940)
经济(143926)
理学(124774)
理学院(123471)
管理学(121508)
研究(121050)
管理学院(120874)
中国(92318)
(77074)
科学(74931)
(73648)
(66810)
(60627)
业大(58895)
农业(56258)
中心(55613)
研究所(55067)
财经(53515)
(53289)
(48647)
北京(48542)
(48303)
师范(47921)
(43340)
经济学(43284)
(43036)
经济管理(39699)
基金
项目(245848)
科学(192899)
研究(182742)
基金(177848)
(154388)
国家(153017)
科学基金(131000)
社会(115913)
社会科(109482)
社会科学(109453)
(95974)
基金项目(95169)
自然(83173)
教育(81520)
自然科(81044)
自然科学(81023)
(79730)
自然科学基金(79545)
编号(76316)
资助(71505)
成果(61452)
(54399)
重点(54383)
(53560)
课题(51092)
(50250)
国家社会(47729)
创新(46849)
科研(46398)
教育部(46114)
期刊
(166478)
经济(166478)
研究(106182)
(74290)
中国(68316)
学报(58223)
科学(53793)
农业(50411)
管理(48556)
(47579)
大学(44811)
学学(42413)
教育(37189)
(34727)
金融(34727)
业经(32800)
技术(29414)
财经(25250)
经济研究(24304)
问题(24070)
(23503)
(21394)
(19090)
图书(18594)
理论(18010)
科技(17720)
资源(17529)
技术经济(17445)
现代(16820)
实践(16514)
共检索到531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忠元  薛朝红  
基于生态标准化水平与环境效应两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农村生态标准化水平与环境效应的贴近度以及环境效应与生态标准化水平等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2000—2014年我国生态标准化水平与农村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灰色关联度在90%以上,与农村环境综合效应的关联度在70%以上,生态标准化的实施对于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效应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着眼于我国农村综合环境的持续改善,仍需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标准化培训、加快农业和环境标准化进程以及增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忠元  薛朝红  
基于生态标准化水平与环境效应两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农村生态标准化水平与环境效应的贴近度以及环境效应与生态标准化水平等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2000—2014年我国生态标准化水平与农村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灰色关联度在90%以上,与农村环境综合效应的关联度在70%以上,生态标准化的实施对于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效应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着眼于我国农村综合环境的持续改善,仍需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标准化培训、加快农业和环境标准化进程以及增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海洋  
环境产权是一种宽领域、多权能的财产性权利,具有权能有界性、时空性、外部利润内部化等特征。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环境产权路径有四:一是通过环境产权有效界定促进农村生态利益协调;二是通过环境产权合理配置统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工作;三是通过完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发挥市场生态调节治理机制;四是通过创新环境产权保护机制,推进农村环保建设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誉戈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的重大课题,是维护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环境正义实现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立法内容不完善、执法力度较弱以及农村土地资源产区关系不明晰等问题。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做好几项重点工作:重视法制宣传,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农村资源产权权属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波  黄光伟  
当前我国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小、农村经济增长粗放、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城市发展对农村资源需求加速等客观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政绩观、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以及政府监管不力不够等主观原因是造成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认为需从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多渠道解决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以及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角度来解决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阳  吕军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为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超量排污,使农村地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并已危害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文章运用博弈论,在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背景下,分析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政府、企业、公众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采取的策略与决策,以及最终导致的结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府缺位、公众漠视、企业超量排污的不利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慧玲  
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战略目标。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此,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党中央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作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之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明显弊端,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并不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由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新的主体加入,而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慧玲  
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战略目标。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此,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党中央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作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之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明显弊端,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并不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由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新的主体加入,而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志  李子贡  
农村公共品供给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发达国家在供给标准化上走在了前列。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在标准化上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展"新村运动"以来已经实现城乡均衡,其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标准化运作经验对我国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标准化有诸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言奇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区"自组织"的载体是居委会,已经得到法律与行政层面的认可。本文认为,社区"自组织"的载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村委会,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村委会都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不能完全代表村民利益共同体。合作组织具有很多优势,应当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区"自组织"的重要载体之一。当前,合作组织载体作用的发挥还面临着许多难题,例如如何处理与村委会的关系、如何保证合法性等等。为此,我们认为,当前必需把合作组织自身建设与政府支持以及规范相互结合起来,合作组织自身建设的重点在于规章制度等环节,政府支持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培训以及保证合法性等环节,政府规范的重点在于立法、监督以及矫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鲍文前  
本文基于安徽省情况,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如下建议:(1)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加快构建财政补偿政策措施;(3)着力强化财政激励引导政策功能;(4)创新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5)充分发挥投资项目持续效应;(6)不断提高财政政策资金使用绩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涛  
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耗散结构,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点。在假设系统负熵滞后性、系统熵增即时性以及正负熵流大小均与系统熵值成正相关关系的前提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熵理论,构建了一个动态熵模型,从熵角度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旺生  朱文华  罗典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龙岩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该市应紧紧依托当地的森林资源优势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旅游文化资源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改善闽西农村的生态环境。本研究拟就闽西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茜  鲍文  
农业推广可以更好的解决农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推广理念和实践经验可以事半功倍。农业推广体系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专家咨询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推广方式;二是做好农业推广研究和教育;三是实施好农业研究、推广和咨询规划;四是把握农业推广发展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金书秦  张灿强  
当前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约束增强、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系统退化。这些问题制约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甚至引发群体性冲突。在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的资源环境约束仍将进一步趋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要点是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一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和制度,二要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技术体系和服务方式,三要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四要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