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7)
- 2023(15248)
- 2022(12699)
- 2021(11823)
- 2020(9773)
- 2019(22430)
- 2018(22588)
- 2017(44341)
- 2016(23944)
- 2015(27233)
- 2014(27543)
- 2013(27232)
- 2012(24905)
- 2011(22662)
- 2010(22780)
- 2009(21096)
- 2008(20716)
- 2007(18557)
- 2006(16758)
- 2005(14817)
- 学科
- 济(104056)
- 经济(103936)
- 业(73108)
- 管理(65546)
- 农(51286)
- 企(50384)
- 企业(50384)
- 方法(45346)
- 数学(39925)
- 数学方法(39597)
- 农业(33938)
- 中国(30114)
- 业经(27659)
- 财(24217)
- 地方(21237)
- 制(21112)
- 学(19362)
- 贸(18719)
- 贸易(18710)
- 易(18182)
- 银(16700)
- 银行(16664)
- 发(16042)
- 行(15945)
- 技术(15361)
- 融(15136)
- 金融(15135)
- 体(15062)
- 理论(14832)
- 环境(14670)
- 机构
- 学院(351503)
- 大学(350823)
- 济(144833)
- 经济(141813)
- 管理(140322)
- 理学(121858)
- 理学院(120623)
- 管理学(118790)
- 管理学院(118162)
- 研究(115215)
- 中国(87981)
- 京(74175)
- 农(70107)
- 科学(69416)
- 财(66046)
- 所(57026)
- 业大(55808)
- 农业(53584)
- 财经(53144)
- 中心(52975)
- 研究所(51598)
- 江(51228)
- 经(48405)
- 北京(46605)
- 范(46150)
- 师范(45791)
- 经济学(43103)
- 州(41530)
- 院(40841)
- 财经大学(39233)
- 基金
- 项目(235710)
- 科学(185588)
- 研究(176905)
- 基金(170913)
- 家(147278)
- 国家(145972)
- 科学基金(125652)
- 社会(112501)
- 社会科(106306)
- 社会科学(106279)
- 省(91845)
- 基金项目(91148)
- 教育(79902)
- 自然(79160)
- 自然科(77252)
- 自然科学(77236)
- 划(76167)
- 自然科学基金(75869)
- 编号(74176)
- 资助(69494)
- 成果(60091)
- 部(52877)
- 重点(51819)
- 发(51018)
- 课题(49707)
- 创(48368)
- 国家社会(46187)
- 教育部(45308)
- 创新(45059)
- 人文(44800)
- 期刊
- 济(162783)
- 经济(162783)
- 研究(105005)
- 农(71630)
- 中国(65135)
- 学报(54536)
- 科学(50445)
- 农业(48611)
- 管理(47945)
- 财(46474)
- 大学(42601)
- 学学(40210)
- 教育(37565)
- 融(35057)
- 金融(35057)
- 业经(31877)
- 技术(29510)
- 财经(25702)
- 经济研究(24260)
- 问题(23430)
- 业(22291)
- 经(21756)
- 理论(17956)
- 版(17842)
- 图书(17550)
- 技术经济(17267)
- 现代(16424)
- 实践(16393)
- 践(16393)
- 科技(16321)
共检索到51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戴林送 杨国才
本文构建评价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勾画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并相应地探讨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农村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雪玲
文章首先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与农民现代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CRITIC-熵权组合赋权方法与TOPSIS评价模型测度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然后,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最后,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探究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1)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各维度水平不一,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农民现代化水平稳步上升,农村现代化水平差异较大。(2)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区域间差异较大。(3)不存在引致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单个必要条件,但可识别出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4条组态路径,即农业支持下的农民精神富足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协调型、农民生活与公共服务协调型、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协调型;同时,也存在3条阻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组态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宁
文章在科学界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农村的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民生活质量及农民素质等七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所辖13个市的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为加快江苏省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玉龙 章汪丽 赵亚娟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且能够通过推动科技创新,间接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区域结构和维度层面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通过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在促进本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对相邻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涛
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共生。位于长三角地带的兴村正处于生态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上。通过由"大养蟹"向"养大蟹"的转型,兴村凭借水资源,取得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科技发挥了重要功能。中国的生态现代化应有自己的基本特征:生态现代化未必是工业化;经济效益是生态现代化的原动力,技术本土化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生态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水环境 现代化 生态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超
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全面提升国家各方面、各领域的治理能力,整体而言,需重点解决农村社会治理“短板”。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依靠法治化为推进手段,通过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机制等,保障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法治化 治理能力现代化 规范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仝若贝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发生转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大量荒地出现、农村空心化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日渐匮乏。文章提出,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利用土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等,将是农村地区走出劳动力流失困境,缓解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负面影响的出路。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失 农业现代化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慧娥 李东璇 贺壮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拥有五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如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农村产业、农业生产、农村经营主体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为了借鉴成功案例,本文分析了浙江曹村镇的乡村振兴样板,以及荷兰的小国大业,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科教投入、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基层治理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赖红兵 鲁杏
[目的]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水利建设之间的关系。[方法]文章以2009—2015年农业和水利建设有关数据构建回归分析计量模型,以农业现代化水平、人均耕地灌溉面积、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水库容量和除涝面积为指标,具体研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水利建设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人均耕地灌溉面积、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水库容量、除涝面积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所以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水利建设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论]由此研究认为应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并提供有效供给,确保现代化农业产出水平稳步提升;总结和推广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利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农村水利发展道路;优化农村水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水利服务精准性,增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水利供给能力,使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确保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允 许世卫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与新目标。科学合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评价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进展的标尺,又是检视短板弱项的工具,有助于平稳有序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内涵,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探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研究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一级指标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与政策支撑6个二级指标22个具体指标,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农村教育文化、农村治理、农村社会发展5个二级指标17个具体指标,由此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共39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设定39个具体指标在2035年基本实现和2050年全面实现两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杨 马宙宙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展迅猛。但由于管理体系不畅、资金来源不足、扶持措施不力、治理模式不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建议“十一五”期间统筹“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目标,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并采取以下措施:点上治理和面上规划并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体系建设,采用多种手段扶持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在工农业生产中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并倡导污染集中治理模式。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环境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添实 王丹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科教模式、推进农村产业更新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兆华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审视角度、重要性认识、推进方式和认知程度等方面实现了"三农"工作认识上的时代性跃升,从完善现代化建设体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等方面反映了"三农"工作的时代需求,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全面开启了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农”工作 新时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韩利 曹俊勇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财政金融协同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探讨了财政金融协同作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并从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维度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采用TOPSIS熵权法综合测算了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验证了财政金融协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影响,并基于国内案例再次验证了财政金融协同作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果,最后,分别从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推广、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财政金融协同机制及差异化协同机制等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