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4)
- 2023(15072)
- 2022(13043)
- 2021(12318)
- 2020(10301)
- 2019(23505)
- 2018(23695)
- 2017(46069)
- 2016(24909)
- 2015(28208)
- 2014(28405)
- 2013(28381)
- 2012(26108)
- 2011(23746)
- 2010(23994)
- 2009(22485)
- 2008(22081)
- 2007(19802)
- 2006(17940)
- 2005(16010)
- 学科
- 济(103645)
- 经济(103490)
- 业(78236)
- 管理(73822)
- 企(55795)
- 企业(55795)
- 农(52113)
- 方法(43455)
- 数学(37829)
- 数学方法(37479)
- 农业(34475)
- 中国(28974)
- 业经(28393)
- 财(28120)
- 制(25585)
- 地方(20325)
- 学(19501)
- 贸(18787)
- 贸易(18776)
- 易(18293)
- 银(17838)
- 银行(17800)
- 体(17648)
- 行(17039)
- 环境(15758)
- 务(15715)
- 融(15681)
- 金融(15678)
- 财务(15647)
- 财务管理(15609)
- 机构
- 学院(366339)
- 大学(365701)
- 济(150900)
- 经济(147657)
- 管理(146932)
- 理学(127284)
- 理学院(125981)
- 管理学(124082)
- 管理学院(123438)
- 研究(120424)
- 中国(92713)
- 京(77491)
- 农(71956)
- 科学(71769)
- 财(71437)
- 所(59905)
- 业大(57528)
- 财经(56258)
- 中心(55338)
- 农业(54909)
- 江(54077)
- 研究所(53851)
- 经(51022)
- 北京(48812)
- 范(47256)
- 师范(46907)
- 经济学(44284)
- 州(43385)
- 院(42573)
- 财经大学(41448)
- 基金
- 项目(243003)
- 科学(191548)
- 研究(182484)
- 基金(176718)
- 家(152127)
- 国家(150738)
- 科学基金(129749)
- 社会(116133)
- 社会科(109641)
- 社会科学(109615)
- 基金项目(94464)
- 省(94392)
- 教育(82204)
- 自然(82060)
- 自然科(80071)
- 自然科学(80056)
- 自然科学基金(78624)
- 划(78265)
- 编号(76596)
- 资助(71447)
- 成果(62443)
- 部(54769)
- 重点(53110)
- 发(51926)
- 课题(51115)
- 创(50090)
- 制(48610)
- 国家社会(47431)
- 教育部(46970)
- 创新(46663)
- 期刊
- 济(174991)
- 经济(174991)
- 研究(111014)
- 农(73488)
- 中国(71236)
- 学报(55427)
- 财(52551)
- 科学(52356)
- 管理(51569)
- 农业(49637)
- 大学(43611)
- 学学(41274)
- 教育(37413)
- 融(36547)
- 金融(36547)
- 业经(33731)
- 技术(30000)
- 财经(27328)
- 经济研究(25559)
- 问题(24154)
- 经(23187)
- 业(22584)
- 版(18782)
- 理论(18781)
- 技术经济(17752)
- 现代(17285)
- 实践(17125)
- 践(17125)
- 科技(17103)
- 商业(17009)
共检索到544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 杨秀祯
本文选取1981—2006年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具有城镇"示范性"影响效应的农民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均值漂移的Gibbs抽样对所有变量进行结构突变诊断及实证检验,发现了农村消费行为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联动机制及其重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表明:诊断出的结构突变表明存在城镇对农村消费行为显著的"示范性"影响作用;农村消费行为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效应和攀附效应可以通过城乡联动机制表现出来;七类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结构突变大小体现出城镇对农村的影响力度及其方向。建立起长久而有效的城镇"示范性"效应机制是有效启动农村消费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鹏 向家敏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3年农村收入及消费的年度数据,分析了经济体剥转变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受经济制度变迁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在这一时期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呈降低趋势;农村居民的滇费行为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较强,短期政策对农民滇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同时,我国农村居民受收入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的理性预期消费行为也进一步显著。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消费行为 消费敏感度 消费预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玉波
近期食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利用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国城乡食品价格月度同比指数,研究了两者的联动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食品价格存在长期均衡,两者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的大小和方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食品价格指数 协整关系 因果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扬
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必须是农村和农村居民,同时也要求农村和农村居民能够加快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逐渐摆脱对外部要素的过度依赖。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从农村自我发展的视角探讨农村知识积累、人才流动和消费增长的联动机制,以期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推行提供参考,帮助农村及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研究认为农村地区知识积累、人才流动与消费增长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目前制约联动机制形成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村地区的知识积累层次难以提升、人才向城市单向流动仍为主旋律以及消费增长缺乏内在持续力。本文建议应从优化农村地区居住群落空间布局、重点加强对"扎根"农村人才的创业支持及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拓展消费业态三个方面推动农村地区知识积累、人才流动与消费增长的良性联动机制的构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入月
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日渐密切,重庆市开展土地整治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机制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并获得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提出了改善其发展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整治 旅游 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翠萍
本文基于1994年1月至2011年9月的城乡蔬菜价格数据,实证分析了城乡之间蔬菜价格的联动性发现,城乡蔬菜价格保持相似的波动趋势,但城市蔬菜价格呈现出较强的自我稳定性,且"单向传递"特点较明显,同时,城乡之间蔬菜价格的影响速度呈现出较显著的非均衡性。为进一步增强城乡之间蔬菜价格的联动性,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蔬菜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零对接",大力扶持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
关键词:
城乡 蔬菜价格 联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颖 卢毅 周正祥
基于我国城乡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存在的障碍,本文阐述了城乡公共交通价格成本补贴联动机制的基本内容,并构建了具体的价格成本补贴联动测算模型,以实际案例对测算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城乡公共交通 成本补贴 联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月秀
引导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意愿很低。政府、社会、企业、高校、毕业生必须协同合作,构建多元联动机制,才能有力地提升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干事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科毕业生 基层创业 联动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构建良好的农村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力推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调整,我国农村地区迎来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与能力低,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可针对创业难点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金融服务,培育乡村创新人才,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型产业业态,提升农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创业 关联逻辑 联动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润平 刘兰勇
微型金融的福利性与制度性冲突一直是金融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论文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的内生优势和外部制约以及外部商业银行发展微型金融的模式选择,认为通过政府金融制度创新能促进微型金融的福利性和制度性的融合。只有将微型金融的内生优势与商业银行和国家政策的外生优势联合起来,才可能共同实现我国微型金融的财务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进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破解农村金融排斥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瞿忠琼 欧名豪 刘琼 夏敏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现代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简要分析其区域不平衡现状及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联动机制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从四个方面实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区域联动机制的新思路: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指标流动补偿机制、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信息共享体系、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联动预警机制、建立区域间的联动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敏 傅新红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均是新时期和新常态下国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通过协同联动的作用机制实现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整体性把控和系统性解决。通过对两项战略内在要素的对比,有助于厘清两项战略之间的互通关系。借助于"反贫困创新"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起二者协同联动的运行机制,研究提出的保障措施可为两项战略联动机制的实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易行健 吴庆源 杨碧云
本文运用2000-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PMG(混合均组估计)方法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分项消费进行了细致的计量分析,并由此得出结论:(1)城市化进程中的示范效应主要通过交通通讯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等渠道起作用,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也同样存在示范效应,而居住支出以及衣着支出的城乡联动机制则不明显;(2)内部消费习惯的作用显著体现在总体消费以及各项消费支出;此外,除了食品支出之外,各项消费支出均无法拒绝生命周期特性,且流动性约束不显著。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研究揭示了促进农村消费水平上升的城市化渠道的深层次含义,并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