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2)
2023(11333)
2022(8820)
2021(8477)
2020(6716)
2019(15296)
2018(15606)
2017(30715)
2016(16574)
2015(19005)
2014(19038)
2013(18662)
2012(16786)
2011(15358)
2010(15835)
2009(14983)
2008(14717)
2007(13396)
2006(12381)
2005(11163)
作者
(47507)
(39678)
(39467)
(37699)
(24769)
(18737)
(17721)
(15452)
(14944)
(14010)
(13387)
(13142)
(12556)
(12351)
(12039)
(11959)
(11556)
(11545)
(11370)
(11331)
(10001)
(9815)
(9811)
(9084)
(9019)
(8974)
(8916)
(8665)
(8008)
(7738)
学科
(75518)
经济(75451)
(50820)
(50125)
管理(39783)
农业(33233)
方法(29721)
(28730)
企业(28730)
数学(27166)
数学方法(26639)
中国(23519)
业经(22622)
(16545)
地方(14909)
(14035)
(13974)
(13316)
贸易(13307)
(13037)
(12878)
银行(12869)
农业经济(12505)
(12425)
发展(11765)
(11750)
(11660)
(11588)
(11098)
(10830)
机构
学院(244711)
大学(238095)
(103355)
经济(101225)
管理(93725)
理学(80731)
理学院(80018)
研究(79633)
管理学(78397)
管理学院(78007)
中国(64258)
(55780)
(49831)
科学(46709)
(46472)
农业(42156)
业大(40088)
(39542)
中心(37678)
(37186)
财经(36412)
研究所(35482)
(32980)
(31693)
师范(31435)
北京(31290)
经济学(30618)
(29675)
经济管理(27980)
(27767)
基金
项目(155935)
科学(122670)
研究(119755)
基金(111141)
(95428)
国家(94531)
科学基金(80839)
社会(76401)
社会科(72016)
社会科学(71996)
(62826)
基金项目(58093)
教育(54759)
编号(52065)
(51132)
自然(48893)
自然科(47737)
自然科学(47731)
自然科学基金(46842)
资助(45251)
成果(42030)
(35689)
课题(35379)
(34829)
重点(34710)
(32414)
(32213)
国家社会(31230)
(30151)
创新(30025)
期刊
(121745)
经济(121745)
研究(71661)
(61143)
中国(50150)
农业(41308)
学报(34852)
科学(33981)
(32201)
管理(31522)
大学(28549)
(27935)
金融(27935)
教育(27432)
学学(27120)
业经(27068)
技术(22885)
(18928)
问题(18181)
经济研究(17848)
财经(17379)
农业经济(15296)
农村(15139)
(15139)
(14905)
(13596)
统计(12877)
技术经济(12695)
经济问题(12550)
世界(12538)
共检索到368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红朝  
我国农村法治化整体上滞后于国家法治。在城乡分割、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时期,我国的农村法治化经历了基本空白阶段、农村法治相对独立发展阶段、城乡法治协调发展阶段和未来将经历的城乡法治一体化阶段。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农村法治化路径选择以政府推动与社会演进相结合的模式为宜。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施生旭  郑逸芳  张婉贞  
农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应在农村,而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管理法治化"建设目标,研究对农村的社会管理法治化模式进行考察探究,并以闽北"约法治村"为例,对其"约法治村"的运行机制进行剖析,阐释了约法治村的概论及其模式的优越性,论证了法治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指出了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实践路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凤  占鹏飞  吕赞  
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的理论梳理,明确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农村社区应具备的特征。基于对辽西五市的实地调查研究,从社区与行政村建制、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社区体制改革角度探讨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模式,农村社区建设应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为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从社区建设机制、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功能和社区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丽  
监管模式的合理性决定的土地监管结果的有效性。土地监管模式的优化,必须解决诸要素及其关系问题,包括监管主体、客体、内容、时间等。其中监管客体的类型化,是完善土地监管模式的关键要素。我们需要从土地、政府及其行为、公务员及其行为、土地权益相关人及其行为、与土地相关的行为程序及制度六类客体进行全方位的法治化建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吕楠楠   潘龙  
作为财政法治的重要一环,非税收入法治化的推进应以“财政法定”为原则,以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保护缴费主体权利为职责而展开。各国(地区)围绕非税收入的权力授予、运行与监督等构建非税收入法治体系。当前,我国非税收入法治化建设尚存提升空间,非税收入征管转型中存在主体权责划分不明晰、外部公共监督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认为,从规则体系化角度出发,通过制定非税收入征管法统领非税收入治理,应成为非税收入法治化的核心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燕韡  
农村工业化是在传统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启动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工业化形式,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农村工业化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其内生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与城市工业化加速融合的趋势。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出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规模性转移,农民工跨省区远距离大规模流动,将转向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就近向小城镇转移。我国城镇化发展重心也随之下移,由过去的以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小城镇为主。我国特有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与小城镇化发展路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将给中国农村带来美好的明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军  
农村财务信息化是建设农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村级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到农村财务管理的特点,依托金农工程等现有农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开发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的专用性农村财务信息化系统,建立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农业行政部门管理为主导的集中财务管理模式,作为农村财务信息化路径选择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丽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的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治理体系不完善、基层政府行政权力垄断、基层自治能力不足和村民缺乏法律意识等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再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是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措施之一,那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法治化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方略和促进乡村社会生态宜居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若要想在巩固此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胜利,则须走一条长效治理的法治化之路。当下治理的法治化却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权责界限模糊、参与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及法律监督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于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整体思维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参与主体的权责界限;增强参与主体的法治思维,提升其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监督管护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再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是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措施之一,那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法治化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方略和促进乡村社会生态宜居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若要想在巩固此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胜利,则须走一条长效治理的法治化之路。当下治理的法治化却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权责界限模糊、参与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及法律监督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于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整体思维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参与主体的权责界限;增强参与主体的法治思维,提升其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监督管护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晴  
三产融合村镇的提出为破解农村贫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囿于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若对农村税源课以同样标准的税负或将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需要涵养农村税源。农村税源欠缺的法治成因在于立法体系不完善、实体规则存在疏漏、征管程序滞后。通过结合发展权保障理念、激励理论及税收效率原则进行分析可知,农村税源涵养具有理论与实践中的正当性。因此,需完善农村税源涵养的立法体系,弥补农村税源涵养实体规则的疏漏并构建农村税源涵养的现代化征管程序,扭转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农村贫困而陷入的"双输"困境为"双赢"状态,促使农村税源的"星火之光"诱发农村经济的"燎原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官锡强  
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工业充分发展为主导,城镇化进程应与农地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实现农村城镇化,必须发展二、三产业,构建网络经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元化;围绕地方优势资源,培植龙头企业,催生一批乡镇产业集群;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鹏  李明修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心。本文通过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现状,分析其治理法治化不足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有效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俊生  司晓宏  
迄今为止,教育学界、教育行政界以至不少民众对"农村教育城镇化"心存疑虑,总感觉设想美好,操作困难,理想化成份较浓,离现实距离较远。事实果真如此吗?山东省平原县农村初中"农转非"的实践(姑且称之谓"平原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梦琳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实质是政府和农民的参与程度和作用力度不同。政府主导型与农民自主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节约交易费用和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各具优劣,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治理结构和集体土地产权结构决定的。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利益分配结构的合理化,应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立法支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协调和博弈,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等方面进行制度选择与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