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4)
- 2023(8489)
- 2022(6877)
- 2021(6552)
- 2020(5516)
- 2019(12137)
- 2018(11991)
- 2017(23739)
- 2016(12770)
- 2015(14380)
- 2014(14272)
- 2013(14611)
- 2012(13782)
- 2011(12574)
- 2010(13256)
- 2009(13214)
- 2008(12298)
- 2007(11487)
- 2006(10806)
- 2005(10086)
- 学科
- 济(55408)
- 经济(55339)
- 农(49496)
- 业(43900)
- 农业(32924)
- 管理(29436)
- 融(26626)
- 金融(26626)
- 银(25696)
- 银行(25691)
- 中国(25245)
- 行(24980)
- 企(21707)
- 企业(21707)
- 业经(18968)
- 制(18566)
- 方法(17168)
- 数学(15751)
- 数学方法(15645)
- 财(15157)
- 地方(14299)
- 农业经济(12531)
- 体(11691)
- 中国金融(11216)
- 贸(11195)
- 贸易(11178)
- 发(11137)
- 易(11029)
- 制度(9825)
- 度(9825)
- 机构
- 学院(184811)
- 大学(179803)
- 济(82656)
- 经济(80843)
- 管理(67824)
- 研究(61950)
- 中国(59186)
- 理学(56677)
- 理学院(56192)
- 管理学(55503)
- 管理学院(55173)
- 农(47868)
- 财(41582)
- 京(37182)
- 农业(35844)
- 科学(32641)
- 中心(32448)
- 财经(31363)
- 所(30871)
- 江(30250)
- 业大(29885)
- 经(28274)
- 研究所(26814)
- 银(25161)
- 经济学(24946)
- 州(24788)
- 银行(24281)
- 北京(23806)
- 范(23269)
- 师范(23125)
- 基金
- 项目(107518)
- 研究(86996)
- 科学(83597)
- 基金(76275)
- 家(63828)
- 国家(63093)
- 社会(56238)
- 科学基金(53247)
- 社会科(52936)
- 社会科学(52926)
- 省(43254)
- 基金项目(40032)
- 编号(38505)
- 教育(37465)
- 划(34294)
- 成果(32522)
- 资助(30639)
- 自然(29188)
- 农(28616)
- 自然科(28409)
- 自然科学(28404)
- 自然科学基金(27888)
- 课题(25599)
- 发(25518)
- 部(24655)
- 性(23976)
- 重点(23371)
- 国家社会(23091)
- 制(22918)
- 创(22135)
- 期刊
- 济(102973)
- 经济(102973)
- 研究(61311)
- 农(55098)
- 中国(43567)
- 融(41724)
- 金融(41724)
- 农业(36529)
- 财(29949)
- 学报(25215)
- 科学(23739)
- 业经(23208)
- 大学(21081)
- 管理(20868)
- 学学(19941)
- 教育(18225)
- 财经(15743)
- 业(15726)
- 问题(15510)
- 农村(15496)
- 村(15496)
- 农业经济(14990)
- 技术(14165)
- 经济研究(13809)
- 经(13398)
- 经济问题(11151)
- 理论(10955)
- 版(10849)
- 世界(10705)
- 贸(10198)
共检索到308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维德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广泛而长期存在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然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又使其时常处于尴尬境地。应通过制定新法、修改旧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诸如存款保险与农业保险的双保险制度、准入与退出制度、适度灵活的利率制度、切合农村特点的抵押制度、真正明晰的产权制度等措施,保障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守勤
农村的地域特点、农业的天然弱质属性、农户及乡镇企业的财产规模等不利方面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农户、乡镇企业的借贷,从而导致农村民间金融的盛行,而国家政策的摇摆不定、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及不完善又使农村民间金融时常处于尴尬境地。为此,应通过制定新法、修改旧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来保障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法律缺失 法律完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燕 杜国宏 吴正刚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格局下,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本文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现象,并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理想规范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农村 民间金融 软法之治 规范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燕 杜国宏 吴正刚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格局下,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本文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现象,并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软法"的转化。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软法之治 正规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燕 杜国宏 吴正刚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生态失衡不断加剧,民间借贷活动异常活跃,农村民间金融法制化迎来一个契机。《放贷人条例》的择机出台将使民间借贷通过国家立法获得合法之身份,这不仅有利于打破金融垄断,构建有效竞争秩序;而且有利于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维护金融安全。本文以农村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与现状考量作为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法律制度的因应与完善两个视角,全面分析了《放贷人条例(草案)》的相关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宝娜 邬枫
农村金融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资金来源。农村金融长期面临窘境,农村民间金融却凭借其灵活、规模小、方便等优势成为农村金融的有益补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农村民间金融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不规范性等特点导致风险较高。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现实迫切要求完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制度,发挥民间金融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完善金融体系贡献力量。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法律法规 监督管理 制度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
农村民间金融灵活性强、区域性明显、成本低廉,有效占据农村市场,保证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填补正规金融的发展缺口。当前,面对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法制建设缺失、监管机制脆弱、抵御风险能力弱化、价值取向错位、担保机制滞后等问题,必须基于民法视野,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促进"软法"之治,大力培育监管主体,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建设。
关键词:
民法视野 农村民间金融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非正式金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亮
当前,信贷融资难成为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及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而正规金融机构又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可以弥补这一点。但是如何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成为当前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农村民间金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炎媛
二元制的金融体系结构下,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相互博弈关系体现为分割、竞争、互补和联结四种类型。尽管后者在信息甄别、监督和合约执行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逐利性也被日趋放大,而与之配套的农村金融法律供给又存在异化:一方面相关法律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另一方面正式金融机制、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存在天然的冲突性,因而极易产生隐藏行为、隐藏信息和道德风险。基于此,农村民间金融法律供给应以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作为法律治理之理念逻辑;着眼于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凸显非正式制度的辅助效用;还须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提升金融监管力度与执法水平;此外,应强调声誉机制的效应性,立足建立健全的农村民间金融安全信用制度以及建构法律监管与声誉约束的相互协调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谈李荣
农村民间金融法律供给存在异化,一是农村金融的法律供给与需求不均衡,二是正式金融机制、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的不契合。本文以"法律与金融"为视角,对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的交易主体合作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与非正式规则的制度变迁。以政府、市场与自治的博弈为切入点,研究中国语境下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的边界与本土化选择。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法律规制 法律与金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旭东 马妮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和现实特点,揭示民间金融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同时民间金融具有明显的制度变迁的导向作用。当今中国农业投资的需求迫切要求加强农村金融建设,其改革的方向是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放松对非(准)正规金融的管制,允许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金融压抑 民间融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法律规制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非正规金融形式在我国农村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福建省福安标会的倒会与河北省“大午模式”的破灭,又昭示出我国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有关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的分析反思,指出应将部分非正规金融形式纳入法律规制的框架内,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使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运行。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法律制度 立法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龙
金融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维护金融安全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两大主题。交易成本较高的制度安排无疑效率比较低,效率较高的制度将在竞争中获胜,成本优势是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民间金融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运作的规范性差,若对之放任自流,则会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近阶段应做好统一农村民间金融的认识等工作。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农村地区 成本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