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63)
2023(15196)
2022(12671)
2021(11872)
2020(9738)
2019(22224)
2018(21763)
2017(42169)
2016(22834)
2015(25920)
2014(26159)
2013(26203)
2012(25103)
2011(22971)
2010(23636)
2009(22666)
2008(22134)
2007(20386)
2006(18472)
2005(17174)
作者
(68560)
(57466)
(57351)
(54487)
(36235)
(27490)
(26121)
(22433)
(21735)
(20644)
(19651)
(19203)
(18280)
(18096)
(17942)
(17755)
(17264)
(16722)
(16692)
(16477)
(14513)
(14388)
(14088)
(13178)
(13129)
(13004)
(12959)
(12774)
(11774)
(11679)
学科
(104056)
经济(103957)
(67989)
管理(57235)
(51893)
(43812)
企业(43812)
方法(37389)
中国(36947)
农业(34396)
数学(33095)
数学方法(32833)
(28908)
金融(28905)
地方(28654)
(28596)
银行(28563)
(27676)
业经(26516)
(24918)
(24556)
(20015)
贸易(19994)
(19416)
(18619)
(17338)
(15689)
环境(14724)
技术(14395)
(14166)
机构
学院(339037)
大学(334139)
(145059)
经济(141848)
管理(123652)
研究(121675)
理学(104273)
理学院(103078)
管理学(101500)
管理学院(100875)
中国(99841)
(73598)
科学(72080)
(71714)
(68555)
(63280)
中心(57907)
研究所(56674)
农业(56553)
(54208)
业大(53211)
财经(52838)
(47731)
北京(46039)
(45643)
师范(45219)
经济学(44097)
(43770)
(42369)
经济学院(39892)
基金
项目(210687)
科学(163576)
研究(159738)
基金(148230)
(128063)
国家(126819)
科学基金(106330)
社会(100436)
社会科(94833)
社会科学(94803)
(85064)
基金项目(78088)
教育(71884)
(70331)
编号(67939)
自然(64262)
自然科(62621)
自然科学(62605)
自然科学基金(61450)
资助(60230)
成果(56479)
(51854)
重点(47721)
课题(47451)
(46851)
(43764)
发展(42232)
(41585)
(41559)
创新(40900)
期刊
(173630)
经济(173630)
研究(105685)
中国(75497)
(75444)
学报(52361)
(50886)
(50588)
金融(50588)
农业(50433)
科学(48660)
管理(42112)
大学(40175)
学学(38002)
教育(37620)
业经(33082)
技术(28937)
财经(25959)
经济研究(25951)
(24495)
问题(24477)
(22275)
(18046)
(17892)
世界(17511)
技术经济(17233)
农村(17068)
(17068)
理论(16981)
经济问题(16497)
共检索到539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笔者认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具有重要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具有方便高效、灵活简单、周到及时等优势,有利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但也隐藏着较大风险。因此,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出路在于规范和引导民间资金, 建立和谐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柳钦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我们要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伟  
政府干预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模式,而我国政府干预的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是一种渐进性的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包含着制度的多种变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琳  
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在我国,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融资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部门。论文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契合农户金融需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江红  胡艳华  
本次调查选择的是湖北省山区与平原地区农村的两个村庄。其中一个村是该省西部恩施州的山区(以下简称A村);另一个是位于该省中南部枝江市的江汉平原地区,(以下简称B村)。调查主要采用结构式访问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以当地农户为对象来开展调查的。由于问卷的专业性较强,因此,我们采用当面访问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国有商业银行收缩营业网点,撤出农村金融领域,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业务性质等宏观因素促进农村民间金融增长;民间金融快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就是频繁互动产生的人际信任和信息交流充分;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与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双向的利害关系,具有微观信息灵敏的特征,交易费用相对较低,成本优势是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发展的重要微观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祥国  
由于信贷抵押能力和风险、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单纯倚重正规金融组织很难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所以,必须寻求新的融资模式,需要一个合适的、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金融制度安排。这种金融制度安排应包括正规金融和农村民间金融的分工与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毅  胡士华  
本文首先对农村民间金融的范围作了界定 ,探讨了其特征、制度效率和绩效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不同形态之间的层次递进和演进中的障碍因素 ,对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政府可能的行为选择模式进行了比较 ,提出应降低市场准入条件 ,引导扶持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使其成为农村金融多元化策略中的一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永亮  张记伟  
农村民间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其作用是体制内金融部门所不能替代的。政府应为其发展提供一个与国有金融体系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构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体系应以产权制度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机制,把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纳入统一的金融体系之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龙  
金融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维护金融安全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两大主题。交易成本较高的制度安排无疑效率比较低,效率较高的制度将在竞争中获胜,成本优势是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民间金融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运作的规范性差,若对之放任自流,则会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近阶段应做好统一农村民间金融的认识等工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红  
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现行政策及效果 ,探讨了完善政策 ,具体改进政策的步骤 ,从而促进民间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 ,逐步使整个金融体系焕发生机与活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民间金融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近三千年的封建历史,造就了小农经济和民间信贷共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一波三折。如何看待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绩效、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的变化以及如何制订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都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旭东  马妮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和现实特点,揭示民间金融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同时民间金融具有明显的制度变迁的导向作用。当今中国农业投资的需求迫切要求加强农村金融建设,其改革的方向是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放松对非(准)正规金融的管制,允许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  
农村民间金融灵活性强、区域性明显、成本低廉,有效占据农村市场,保证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填补正规金融的发展缺口。当前,面对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法制建设缺失、监管机制脆弱、抵御风险能力弱化、价值取向错位、担保机制滞后等问题,必须基于民法视野,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促进"软法"之治,大力培育监管主体,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