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0)
- 2023(5858)
- 2022(4854)
- 2021(4750)
- 2020(3926)
- 2019(8759)
- 2018(8915)
- 2017(18121)
- 2016(10038)
- 2015(11391)
- 2014(11397)
- 2013(11664)
- 2012(11265)
- 2011(10417)
- 2010(10728)
- 2009(10221)
- 2008(10152)
- 2007(9544)
- 2006(8929)
- 2005(8032)
- 学科
- 农(48770)
- 济(46518)
- 经济(46395)
- 业(32799)
- 农业(32276)
- 管理(19249)
- 业经(15881)
- 中国(15149)
- 方法(14907)
- 数学(13771)
- 数学方法(13685)
- 制(12523)
- 农业经济(12299)
- 地方(10682)
- 企(10630)
- 企业(10630)
- 发(10422)
- 财(9954)
- 村(9448)
- 农村(9428)
- 贸(9149)
- 贸易(9144)
- 易(9016)
- 发展(8936)
- 展(8930)
- 银(8733)
- 银行(8726)
- 体(8619)
- 行(8472)
- 收入(8120)
- 机构
- 学院(152664)
- 大学(148462)
- 济(68449)
- 经济(67106)
- 管理(57148)
- 研究(52217)
- 理学(48964)
- 理学院(48503)
- 管理学(47861)
- 管理学院(47604)
- 农(45972)
- 中国(43148)
- 农业(34628)
- 财(32431)
- 京(30871)
- 科学(29137)
- 业大(27962)
- 所(26552)
- 中心(25169)
- 财经(24613)
- 研究所(23445)
- 江(23354)
- 经(22229)
- 农业大学(21099)
- 范(20347)
- 经济学(20221)
- 师范(20214)
- 北京(19603)
- 经济管理(19156)
- 州(18739)
- 基金
- 项目(92157)
- 研究(74138)
- 科学(71653)
- 基金(65221)
- 家(55219)
- 国家(54590)
- 社会(47847)
- 科学基金(45518)
- 社会科(44744)
- 社会科学(44732)
- 省(36841)
- 基金项目(34771)
- 编号(32993)
- 教育(31744)
- 划(29582)
- 农(28163)
- 成果(27775)
- 资助(25822)
- 自然(25011)
- 自然科(24323)
- 自然科学(24316)
- 自然科学基金(23863)
- 发(22137)
- 部(21761)
- 课题(21540)
- 性(19987)
- 重点(19844)
- 国家社会(19693)
- 制(19625)
- 发展(18796)
共检索到238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地方性立法和地方法制资源的利用程度并不高,仅为29.6%,且集中于2004—2006三年内。这种格局反映出各地制度建设的成熟度和规范性存在差异,亦反映出农民低保权制度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制度比较上看,地方立法样本的城乡一体化率占14.8%,农村低保对象的定量认定占70.8%,同时各地辅以内涵不同的定性条件和附加条件;在低保标准的确定上,各地普遍存在双挂钩法、人均收入法、人均消费支出法、直接规定法、授权法和CPI法等不同做法;在资金来源上,地方立法样本采用了多种模式。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史源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下文简称"低保")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民生工程,发挥着"兼顾公平"和"维护基层秩序"的重要功能。自农村低保实施以来,国务院、民政部颁布系列旨在推进低保制度规范化的文本。然而,这些制度文本除了给政策执行者带来工作困难、提供抵御外界干扰的制度保障外,也遇到了自身带来的反规范化问题。低保申请、公示和民主评议等制度文本的实践表明,只有在国家制度设计者、地方行政者和民众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才可能真正推进低保制度规范化建设,确保低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倩 毕红霞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意在为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本文借助ELES模型测算出我国农村低保标准的三个层次理论值,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现行的农村低保水平偏低,现行低保标准明显不能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需求,而ELES模型测算的基本型保障标准却可以满足"保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一结论,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合理制定,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保障标准 ELES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起来,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性和不完整性,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践 成效与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倩 毕红霞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意在为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本文借助ELES模型测算出我国农村低保标准的三个层次理论值,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现行的农村低保水平偏低,现行低保标准明显不能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需求,而ELES模型测算的基本型保障标准却可以满足"保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一结论,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合理制定,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保障标准 ELES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针对贫困人群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最后一道“安全网”。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临时性社会救济向制度化社会保障转型的重要步骤,是从制度上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必要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公维才
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已全面展开,但由于传统认识偏差、财政投入匮乏、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践中出现了"一大"、"二低"、"三难"等问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制度建设是完善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备因素。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制度建设 社会和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运书 丁国峰
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为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的制度基础、完善的立法体系、基本原则和法律特征。我国建立农村低保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法律对策应包括加强农村低保法律制度建设,明确被保障者的权利与义务,增进农村低保实施程序规范化,落实农村低保相关责任制度。
关键词:
日本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 法律 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俊江 李薇 车放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群,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救助制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近四年来,在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但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政策措施上的改进和完善,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红义 杨翠迎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但是制度运行之初已暴露出体系不健全、低保对象确定的随意性、监督管理不到位、保障面偏低等一些明显的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制度推行较晚,工作滞后,严重地影响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总体绩效水平。当前从完善体系、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保障资金供给等方面努力,仍然是这项关系全体贫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措施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惠元 王翠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卓
[目的]通过总结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挖掘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文章基于统计年鉴与文献分析法,采取问卷、座谈、入户走访等方法,以低保享受家庭、低保管理人员及其他群众为调研对象,随机抽样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各省的统计年鉴,统计分析各省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医疗的差异性;由此提出设置低保准入强制性条件、推行低保时限及渐退制度、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工作等对策。[结果]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农村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左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对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差额补助,以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一、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背景分析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逐步增强的背景下,如何将农村低保对象纳入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体系,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这项改革既迫切又必要,亟待深入研究、稳步推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敏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农村贫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农村低保制度依然存在着诸如制度设计不合理、覆盖面有限、救助经费不足、保障标准过低、立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运行,使得社会救助制度所倡导的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快农村救助制度建设的步伐,对于缓解贫困、稳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薛兴利 靳相木 刘桂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