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5)
- 2023(6315)
- 2022(5199)
- 2021(5214)
- 2020(4207)
- 2019(9714)
- 2018(9941)
- 2017(19669)
- 2016(10854)
- 2015(12063)
- 2014(12053)
- 2013(12094)
- 2012(11334)
- 2011(10509)
- 2010(10908)
- 2009(10522)
- 2008(10538)
- 2007(9467)
- 2006(8987)
- 2005(8162)
- 学科
- 济(49083)
- 经济(49022)
- 农(48893)
- 业(35706)
- 农业(32379)
- 管理(21750)
- 业经(17470)
- 中国(16483)
- 制(16318)
- 方法(15069)
- 企(14299)
- 企业(14299)
- 数学(14051)
- 数学方法(13989)
- 农业经济(12334)
- 体(11766)
- 财(11251)
- 发(10955)
- 银(10153)
- 银行(10150)
- 行(9901)
- 地方(9792)
- 发展(9474)
- 村(9469)
- 展(9466)
- 农村(9449)
- 贸(9000)
- 贸易(8994)
- 易(8877)
- 体制(8638)
- 机构
- 学院(157048)
- 大学(152443)
- 济(72492)
- 经济(71118)
- 管理(58736)
- 研究(55690)
- 理学(49874)
- 理学院(49443)
- 管理学(48903)
- 管理学院(48620)
- 中国(46693)
- 农(45089)
- 财(35735)
- 农业(33639)
- 京(31819)
- 科学(29542)
- 所(28019)
- 业大(26996)
- 财经(26576)
- 中心(26125)
- 研究所(24562)
- 江(24532)
- 经(24167)
- 经济学(21424)
- 范(20835)
- 师范(20725)
- 北京(20454)
- 农业大学(20330)
- 经济管理(19601)
- 经济学院(19454)
- 基金
- 项目(92683)
- 研究(75906)
- 科学(72613)
- 基金(66016)
- 家(55812)
- 国家(55156)
- 社会(49324)
- 科学基金(46327)
- 社会科(46205)
- 社会科学(46194)
- 省(36675)
- 基金项目(35052)
- 编号(33611)
- 教育(33214)
- 划(29359)
- 成果(28199)
- 农(27702)
- 资助(25773)
- 自然(25105)
- 自然科(24381)
- 自然科学(24374)
- 自然科学基金(23940)
- 部(22375)
- 课题(22310)
- 发(22197)
- 性(20788)
- 制(20746)
- 国家社会(20522)
- 重点(20265)
- 社科(19080)
共检索到254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搞好乡村振兴规划,注重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光辉历徎 基本经验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为科学总结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体改司、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与农村改革发祥地肥西县委、县政府联合于2008年9月23日~25日,
关键词:
农村改革 肥西 省社会科学院 国家发改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海红
4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有些经验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应该继续坚持、能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和发展农村的根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根本政治优势,坚持农村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的人民史观。本文在综合分析农村改革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改革中的错误思潮特别是土地私有化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具有土地私有制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它是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制度基础。中国40年农村改革,遵循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曙光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历程在改革调整中发展的阶段(1980~1996年8月)。1979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会议对信用合作社"官办"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剖析。1982年12月,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重申信用合作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经验,有力地拉动和支撑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现阶段,农村改革面临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村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短缺、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亟待建立等挑战。应进一步调整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思路、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大幅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强化统筹协调,以推进农村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基本经验 统筹城乡 农民权益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永穆
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已经40年了。4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积累了颇为丰富的宝贵经验。深入梳理农村改革历程,科学总结农村改革经验,既是对40年农村改革的系统回顾,又是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展望。40年的农村改革,关键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笑梅 胡嘉慧 张露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在这些历史发展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总结回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历程 成就 经验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婷 王三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大致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试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是政府责任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使农村养老保障从最低限度的生存满足向高阶发展权的保障转变,并逐渐形成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并用的保障模式。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着城乡差异较大、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法制化程度低、区域差异性大等难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面向城乡一体化和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因应区域差异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刘长全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过渡、新型城乡关系初步确立和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4个阶段,基本脉络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为核心,从单领域到全方位、从点到面、从试点到推广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发展活力,为中国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化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主体激励问题;坚持“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这个基本主线,确保农民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受益主体;坚持破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各个维度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坚持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农村改革“方法论”,以把握改革的方向并取得实效。在新时代,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和基层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后凯 刘长全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过渡、新型城乡关系初步确立和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4个阶段,基本脉络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为核心,从单领域到全方位、从点到面、从试点到推广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发展活力,为中国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化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主体激励问题;坚持“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这个基本主线,确保农民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受益主体;坚持破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各个维度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坚持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农村改革“方法论”,以把握改革的方向并取得实效。在新时代,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和基层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缪建平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光辉思想积极推进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缅怀小平同志对农村改革伟大事业的贡献缪建平1978年以来,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小平同志有许多论述。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许多丰富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核心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农村 改革发展 历史贡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佑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江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一)今后5到15年我国国民经济将实现向工业化中期成熟阶段的结构转型,国民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持续扩大。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我国国民经济宏观环境来看,“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要实现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必须保持高速增长。不少专家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至少是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引言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实是农民所需要的。他们买进货物要受商人的剥削,卖出农产要受商人的勒抑,钱米借贷要受重利盘剥者的剥削,他们很迫切地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时距1927年已过80年,中国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