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9)
- 2023(12513)
- 2022(10279)
- 2021(9380)
- 2020(7980)
- 2019(18476)
- 2018(18552)
- 2017(37075)
- 2016(20351)
- 2015(23194)
- 2014(23530)
- 2013(23723)
- 2012(22101)
- 2011(19926)
- 2010(20245)
- 2009(19385)
- 2008(19505)
- 2007(17913)
- 2006(16209)
- 2005(14640)
- 学科
- 济(95486)
- 经济(95397)
- 业(60118)
- 农(50987)
- 管理(50878)
- 方法(39298)
- 企(37505)
- 企业(37505)
- 数学(35378)
- 数学方法(35138)
- 农业(33601)
- 中国(27290)
- 业经(24825)
- 财(23486)
- 地方(20311)
- 制(19561)
- 贸(17558)
- 贸易(17550)
- 学(17245)
- 易(17090)
- 银(15634)
- 银行(15596)
- 发(15359)
- 行(14921)
- 融(14008)
- 金融(14005)
- 体(13448)
- 收入(12902)
- 策(12873)
- 发展(12614)
- 机构
- 学院(303921)
- 大学(301485)
- 济(133188)
- 经济(130536)
- 管理(113595)
- 研究(105206)
- 理学(97552)
- 理学院(96504)
- 管理学(94933)
- 管理学院(94400)
- 中国(82599)
- 农(69217)
- 京(63316)
- 科学(63151)
- 财(60960)
- 所(54573)
- 农业(53261)
- 业大(49856)
- 研究所(49186)
- 中心(48965)
- 财经(47798)
- 江(46926)
- 经(43325)
- 经济学(41438)
- 北京(39869)
- 范(39332)
- 师范(38977)
- 经济学院(37777)
- 州(36968)
- 院(36310)
- 基金
- 项目(193301)
- 科学(151254)
- 研究(142922)
- 基金(139814)
- 家(121490)
- 国家(120400)
- 科学基金(101584)
- 社会(92363)
- 社会科(87147)
- 社会科学(87123)
- 省(76029)
- 基金项目(74242)
- 教育(64099)
- 划(62873)
- 自然(62684)
- 自然科(61140)
- 自然科学(61125)
- 自然科学基金(60022)
- 编号(59397)
- 资助(56649)
- 成果(48567)
- 发(43838)
- 部(43804)
- 重点(43410)
- 课题(40220)
- 创(39265)
- 国家社会(38557)
- 农(38026)
- 教育部(36995)
- 创新(36792)
- 期刊
- 济(154145)
- 经济(154145)
- 研究(90831)
- 农(71666)
- 中国(59822)
- 学报(48729)
- 农业(48284)
- 财(45670)
- 科学(45234)
- 管理(37655)
- 大学(37351)
- 学学(35547)
- 融(33476)
- 金融(33476)
- 业经(30510)
- 教育(27085)
- 技术(24868)
- 财经(23787)
- 经济研究(23543)
- 业(23258)
- 问题(22680)
- 经(20463)
- 版(16826)
- 世界(16326)
- 技术经济(16157)
- 贸(15982)
- 农村(15817)
- 村(15817)
- 农业经济(15630)
- 经济问题(15127)
共检索到460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新前 胡日东
本文以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效应更显著。因此,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在采用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行为。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农民收入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已进入需求制约为主的阶段,要使农民收入得到持续的增长,就必须着力解决中国非农业化和城市化严重滞后以及城乡人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从根本上理顺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梦觉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湖南的实际数据作出了模型,最后就如何推进湖南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农民收入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农民收入 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耀森 左正强
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在1981~2006年的样本区间内,农业投资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时滞。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程度渐趋稳定和显著。因此,在运用农业投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并通过建立持续稳定的投资增长机制来保证其促进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耀森
实证分析表明,在1978~2010年的样本区间内,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对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因此,在出台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选择上,应持谨慎的态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微弱的负向影响。切实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应是政府的长期政策取向。而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的农业综合补贴支持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失为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柳芳 王军民
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造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构筑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值、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农民数量,从而促进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以促进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菊红
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表明,农民收入分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在经济发展早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当经济发展进入后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此时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缩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农业增加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王红明
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角度,运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以及农村投资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经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谭燕芝
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实证分析却表明,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但农村金融发展却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是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农民增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具体原因在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往往通过金融机构外流到城市,而非服务于农村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方面探索农民增收的可行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秀梅 刘玉玲 何英凯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农民增加的收入中,其结构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根据农民收入的结构特点,调整农民的收入结构,使农民的收入向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收入结构 农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元梁 肖卫东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采用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雷明波 刘海军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价值。本文基于1980年-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STR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总体上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农民金融发展程度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的变化而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发展具有实质内涵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真正发挥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正向效应,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STR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奈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以来,国家对农业和农民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方针,以1979年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先后贯彻执行了一系列利农富农的政策,农业产值稳步增长,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90%以上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半数以上农户盖了新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剑峰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试行和推广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要求和生产力水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农副产品价格的合理调整和逐步放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以及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改革开放以前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20世纪8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9%左右,90年代年均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01年已达2366元是1978年人均纯收入133.6元的17倍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晓丹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大量研究表明,投资是实现我国经济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不同投资的性质决定了其效果和影响的层面相差很大,文章认为投资发生地的不同也将导致投资的效果有所差异。本文利用计量手段,定量的经验分析了我国1990-2010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经济增长这两大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更具有滞后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总效应更强的结论,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