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1)
2023(19256)
2022(16347)
2021(15213)
2020(12827)
2019(29219)
2018(28991)
2017(54964)
2016(30269)
2015(34138)
2014(34272)
2013(33811)
2012(31332)
2011(28415)
2010(28903)
2009(26979)
2008(25914)
2007(23309)
2006(20937)
2005(18442)
作者
(92544)
(77021)
(76498)
(72742)
(48436)
(37055)
(34617)
(30336)
(29340)
(27513)
(26122)
(26098)
(24546)
(24342)
(23902)
(23606)
(23279)
(22632)
(22116)
(22077)
(19434)
(19306)
(18891)
(17767)
(17521)
(17312)
(17164)
(17021)
(15801)
(15558)
学科
(118949)
经济(118803)
(86215)
管理(81352)
(63353)
企业(63353)
(52543)
方法(50980)
数学(44453)
数学方法(43919)
中国(37536)
农业(34815)
(31217)
业经(30652)
(29287)
金融(29278)
(29138)
银行(29052)
(27984)
(27790)
(27320)
地方(25806)
(22035)
贸易(22019)
(21447)
理论(19890)
(18923)
(18793)
技术(18740)
财务(18709)
机构
学院(438137)
大学(437288)
(170471)
经济(166643)
管理(165768)
研究(152107)
理学(143278)
理学院(141615)
管理学(138935)
管理学院(138183)
中国(118017)
科学(98193)
(96302)
(93529)
(79321)
(79091)
业大(75533)
农业(75082)
研究所(72694)
中心(70008)
(65557)
财经(63054)
北京(58655)
(57899)
(57324)
师范(57196)
(54161)
(53132)
经济学(50406)
(47537)
基金
项目(298131)
科学(230878)
研究(213319)
基金(212721)
(188973)
国家(187319)
科学基金(157284)
社会(132209)
社会科(124876)
社会科学(124839)
(118868)
基金项目(113205)
自然(103287)
自然科(100808)
自然科学(100771)
(100115)
自然科学基金(98932)
教育(97210)
编号(87540)
资助(87183)
成果(71358)
重点(67459)
(64663)
(64339)
(61651)
课题(61019)
创新(57616)
科研(57278)
计划(56333)
大学(54128)
期刊
(190267)
经济(190267)
研究(126239)
(93540)
中国(87563)
学报(81322)
科学(70663)
农业(62889)
大学(60259)
(57651)
学学(57302)
管理(56584)
(50858)
金融(50858)
教育(47937)
业经(35611)
技术(35552)
(30530)
财经(30183)
经济研究(28846)
问题(26175)
(25791)
(24384)
业大(22841)
科技(22376)
理论(20765)
技术经济(20457)
图书(20445)
资源(19123)
商业(19053)
共检索到64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贤  吴琦  
在世界银行金融能力测度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居民的特点,构建了中国农村居民金融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湖南省邵阳市和株洲市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金融能力进行测度,并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金融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金融能力总体较低;金融培训时间越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年人均收入越高,农村居民金融能力越高。为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能力,提出将金融教育常态化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正峰  赵伟  
定量地反映和衡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掘其利用上潜力的大小,可以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及其来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自然和现实转化两类潜力。其中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选取,现实转化潜力评价指标则从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建房周期、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同时在界定各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和比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统一体,是提高农户获得感的根本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在省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带来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梯度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显著影响。在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门槛"效应。在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内部差异相对较小,但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对其精神生活富裕的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高品质生活"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文章从农业产业、农民收支、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8个维度23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及其余中部五省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进行评估分析。研究表明,2019年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综合评分排名依次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山西在农业生产、农民收支、教育、居住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维度与中部其余五省差距明显。建议从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创造山西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健  孟庆跃  Winnie Yip  王丽娜  曲江斌  贾莉英  孙强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感觉幸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文章采用昨日重现法,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居民平均有12.79%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有27.00%的居民U指数大于0,均数为47.03%,说明平均有47.03%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不同特征人群的主观幸福感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调查县、文化程度、相对经济状况、失眠状况、心情抑郁和时间压力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肃  
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较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但却较城镇居民有更高的空间相关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基于此提出了考虑内、外部消费习惯形成及当期消费空间效应三种影响因素的消费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提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但是经检验其不满足平稳性条件,采用空间协整模型后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在信息消费支出方面没有形成显著的消费习惯;采用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收入仍是提高农村居民在信息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信息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健  舒彬孜  申曙光  
本文回顾了Grossman健康资本模型及其拓展研究,认为有必要将医疗需求行为区分为患病和患病后就医两个不同阶段。导出Logit患病方程和OLS医疗支出方程,并采用CHNS 2006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村居民患病率的因素以及影响患病后医疗费用支出大小的因素,识别出教育、每日睡眠时间、有无参加保险、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农村人口医疗需求的影响规模,并计算出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收入弹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肃  
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较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但却较城镇居民有更高的空间相关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基于此提出了考虑内、外部消费习惯形成及当期消费空间效应三种影响因素的消费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提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但是经检验其不满足平稳性条件,采用空间协整模型后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在信息消费支出方面没有形成显著的消费习惯;采用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收入仍是提高农村居民在信息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信息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提升的作用有限,物价上涨、受教育水平、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上述结论得到政策启示:在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采取措施重点扶持、培养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习惯,扩大其空间溢出效应,或可成为加速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一条捷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安强身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探讨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欢欢  熊学萍  
普惠金融的纵深发展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基于PISA金融素养测评框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的实际特点,构建针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利用山东、河南和贵州三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总体上呈现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递减的趋势,在金融素养不同方面的得分差异也较大,并存在区际差异;农村居民的个人受教育程度、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非农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越高,金融素养越高;河南省和贵州省的男性居民的金融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边芳  张林秀  罗仁福  赵启然  
参保率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能否增进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基于激励机制设计和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江苏、四川、陕西、河北和吉林5省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民参保行为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有效办法。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从74.6%下降到了72.1%,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而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和不参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例则有所上升。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的农民参保率远低于年满59岁即将不再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农民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保根  韩璐  
研究目的: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典型地区的农户作为案例,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集中与农地流转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居民点集中意愿由低到高顺序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欢欢  熊学萍  
本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金融素养测评框架(PISA)的基础上,结合金融素养测评的三大经典维度、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的实际特点,从基本金融知识认知、金融知识理解和应用、风险和回报、金融规划等6个方面,构建了专门针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测评框架,并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际测评,分析了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较低,这一结论与国际主流观点相符,且在上述6个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大;受教育程度、非农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越高;男性、参加过学校金融教育或社会金融培训和50~59岁的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高;父母是文盲的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低;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对个人金融素养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珂珂  吴猛猛  
本文利用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实地调查的样本数据,详细描绘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状况,分析了金融资产的结构及主要特征,并构建家庭金融资产函数,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金融资产的因素,结果表明:财产水平、家庭收入、金融借贷行为、家庭投资活动、户主专业技能、社会政治资本、家庭劳动力人数等对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财产积累均具有正面影响,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分布存在生命周期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红莲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具有高度的人为性、脆弱性等显著特点,集中表现为金融生态主体失衡、金融生态调节失灵、金融生态环境失谐等三个方面。因此,从覆盖面、自我持续性和社会福利的增进程度等方面,构建金融生态主体指标体系、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金融生态调节指标体系来评价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构建公平与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