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0)
2023(11487)
2022(9829)
2021(9247)
2020(7927)
2019(18279)
2018(18207)
2017(36037)
2016(19555)
2015(22158)
2014(22427)
2013(22665)
2012(21401)
2011(19497)
2010(19681)
2009(18752)
2008(18917)
2007(17524)
2006(15472)
2005(14097)
作者
(59174)
(50014)
(49521)
(47532)
(31199)
(24062)
(22618)
(19456)
(18599)
(17692)
(16976)
(16521)
(15743)
(15658)
(15402)
(15389)
(15364)
(14513)
(14459)
(14329)
(12493)
(12448)
(12102)
(11406)
(11346)
(11277)
(11221)
(11035)
(10188)
(10093)
学科
(88318)
经济(88225)
(60152)
(50762)
管理(49557)
方法(38524)
(37559)
企业(37559)
数学(34348)
数学方法(34063)
农业(33450)
中国(23785)
业经(23641)
(20677)
(19449)
(17889)
贸易(17880)
(17442)
地方(17242)
(16723)
(15284)
银行(15256)
(14646)
(13494)
(13264)
金融(13262)
(12753)
农业经济(12465)
(12343)
技术(11789)
机构
学院(297601)
大学(294515)
(126357)
经济(123781)
管理(113465)
研究(99754)
理学(97885)
理学院(96857)
管理学(95300)
管理学院(94763)
中国(78350)
(69237)
科学(61230)
(61218)
(58030)
农业(53411)
(51651)
业大(49689)
中心(47354)
研究所(46684)
财经(46113)
(45036)
(41779)
(38552)
经济学(38373)
北京(38350)
师范(38199)
(35972)
经济学院(34954)
(34209)
基金
项目(191427)
科学(150249)
研究(139949)
基金(139252)
(121244)
国家(120154)
科学基金(101930)
社会(90069)
社会科(84982)
社会科学(84957)
(75578)
基金项目(74188)
自然(64429)
自然科(62906)
自然科学(62886)
教育(62759)
(62572)
自然科学基金(61806)
编号(58060)
资助(56342)
成果(46968)
(43293)
重点(42673)
(42272)
(39222)
课题(38768)
(38083)
国家社会(37359)
科研(36701)
创新(36666)
期刊
(145095)
经济(145095)
研究(84856)
(71760)
中国(56280)
学报(48827)
农业(48507)
科学(44765)
(42229)
大学(37138)
管理(36099)
学学(35425)
(32104)
金融(32104)
业经(30407)
教育(25615)
(23155)
技术(23143)
财经(22477)
经济研究(21914)
问题(21134)
(19221)
(16925)
农村(15418)
(15418)
商业(15383)
农业经济(15336)
技术经济(15291)
理论(14800)
统计(14795)
共检索到441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吉媛   蒋崧韬  
网络购物在丰富商品种类、提升购物体验和降低消费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使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我国2000-2021年不同省份的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相对更高;我国不同省份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之间存在显著的β收敛特征。因此,我国应持续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网络经济体系,推动区域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持续激发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不断提高区域之间网络消费潜力的收敛速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飞  夏杰长  
如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成为新时期以来我国"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宏观调控思路下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在我国加快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省际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变动的趋向也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收敛性检验是衡量个体差异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各地农村居民消费问题上,整体上具有α收敛的趋势,但并不明显。全国层面上表现出较强的β绝对收敛,部分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在影响因素方面,我国各地的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性,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与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之间具有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雷雷   郭幼佳   郭禹辰  
农村消费市场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蓝海”。挖掘和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将扩大农村消费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具有重大意义。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新形态,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所以,如何发挥数字经济作用,充分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挖掘的宏观作用及区域异质性,旨在引导各地区出台针对性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充分挖掘本地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社会保障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淼  
本文使用2004-2021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我国消费环境综合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综合指数,并就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展开实证检验,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宁  郝晋珉  杨立  双文元  洪舒蔓  
研究目的:分析人地关系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向现实潜力转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人地关系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反映农民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及能力,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进行修正。研究结果:(1)曲周县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且分散,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46%,用地粗放,村庄空心化问题严重,86%的行政村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过国家标准;(2)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是根据农民、集体、政府等相关者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及能力,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出的更具现实意义的整理潜力;(3)曲周县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的农村主要分布在县城、各镇政府驻地周边及县域主要交通沿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基于空间经济计量框架建立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测度评价体系,并分析消费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基于空间误差分量模型分析数字金融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逐年增大趋势,空间上呈现三级阶梯分布特征;数字金融可以有效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覆盖广度影响最大;人口老龄化对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推动作用;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基于区域特征有区别地发展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增强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空间辐射范围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大力发展农村老龄人口相关产业,进而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刚  
基于空间经济计量框架建立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测度评价体系,并分析消费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基于空间误差分量模型分析数字金融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逐年增大趋势,空间上呈现三级阶梯分布特征;数字金融可以有效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覆盖广度影响最大;人口老龄化对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推动作用;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基于区域特征有区别地发展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增强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空间辐射范围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大力发展农村老龄人口相关产业,进而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欢  毛运意  
幸福既是人民群众孜孜追求的生活目标,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然而在幸福经济学中,现有文献较多关注的是收入与幸福感,鲜有从消费视角探讨这一影响机制。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水平及消费水平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利用两阶段残差介入法研究了消费视角下我国农村居民幸福的社会网络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户主幸福感不仅会显著增加家庭社交类消费支出,而且会通过幸福的社会网络效应进一步提升家庭生活和教育的消费支出。此外,家庭收入的提升和互联网普及都可以提高幸福感并增加消费支出。为此提出政府应通过收入多样化的战略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福祉、投资农村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霖  郭杰  欧名豪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分析是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制定差别化分区管制措施的基础。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不仅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也与政府和农户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政府意愿和农户意愿五方面的12个指标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通过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的空间叠置分析,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整理适宜性和整理潜力的区域分异,徐州市可划分为优先整理区、优化调整区、滚动发展区和控制改造区四类区域,从整理优先次序、空间形态调整、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陶应虎  
使用1985~2005年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从三个层次上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区域收入进行了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居民区域收入整体上不存在σ收敛,大多数时段江苏省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存在着显著的绝对β收敛,江苏省农村居民区域收入三个层次都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惠芬  
无论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需要扩大农民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拉动力,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莫旭琛   沈扬扬   周云波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中国内需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个体两期生存模型,系统分析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通过提升平均消费倾向确实可以激活中国农村消费潜力,且政策在统筹层次较高、收入较低的群体中实施效果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改善就医行为、减小疾病冲击引致的收入不确定性是该政策提升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主要渠道。由于医疗需求的快速释放及医方诱导性医疗消费行为,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并未减轻中国农村居民实际医疗负担与医疗支出风险。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应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并配套监管措施,切实解决中国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还应逐步实现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其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党慧  郑新奇  白书建  原智远  
现有常用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测算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缺乏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点的考虑,造成潜力值偏大。通过总结影响潜力测算的宏观与微观因素,根据各因素对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挖掘的制约程度,对农村居民点划分类型,提出分类型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测算方法。全部挖潜型农村居民点直接采用公式测算;部分挖潜型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及综合分析法测算;禁止挖潜型采用实地调查法测算潜力。采用分类型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测算方法测得的潜力值较接近真实值,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芳  刘艳芳  张扬  侯贺平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划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类地形分别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修正系数与农户搬迁意愿的修正系数,并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测算的理论潜力修正为现实潜力。结果显示: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仅为理论潜力的57.07%,其中山地地区潜力不能释放,而平原地区是潜力释放主要区域。结果表明了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宝库  赵博  刘莹  郭婷婷  
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支付意愿是国家制定农村电商扶持政策、引导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参考。本文以中国17个省2654位农村居民网络购买8种类别产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发现:淘宝村居民通过网络购买产品的比例并不一定高于非淘宝村;农村居民不同类别产品网络消费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网络消费支付意愿,中国农村居民网络消费市场可划分为3个区域,在不同区域中,同一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分析农村居民网络支付意愿,揭示中国农村居民对不同类别产品,特别是农资产品网络购买的真实需求和差异,为政府规范农村网络消费市场秩序、评测行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提供全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