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1)
2023(12535)
2022(10948)
2021(10394)
2020(8665)
2019(19987)
2018(20223)
2017(39714)
2016(21369)
2015(24364)
2014(24566)
2013(24748)
2012(22705)
2011(20701)
2010(20723)
2009(19373)
2008(18837)
2007(16805)
2006(15141)
2005(13236)
作者
(63294)
(52748)
(52175)
(49790)
(32994)
(25204)
(23657)
(20786)
(19814)
(18624)
(17729)
(17497)
(16566)
(16411)
(15906)
(15851)
(15811)
(15411)
(15060)
(14760)
(13103)
(13011)
(12700)
(12105)
(11963)
(11797)
(11738)
(11505)
(10653)
(10471)
学科
(91822)
经济(91718)
(64510)
管理(56559)
(51470)
(41724)
企业(41724)
方法(40138)
数学(35608)
数学方法(35258)
农业(33924)
中国(24658)
业经(24367)
(20196)
(18358)
地方(18182)
(17224)
(16744)
贸易(16736)
(16301)
(14295)
银行(14262)
(14004)
(13696)
环境(13271)
技术(13068)
(12763)
(12647)
农业经济(12646)
(12572)
机构
学院(316293)
大学(314074)
(129792)
管理(128311)
经济(127098)
理学(111773)
理学院(110659)
管理学(108918)
管理学院(108371)
研究(103734)
中国(79551)
(68712)
(66320)
科学(63707)
(57285)
业大(53230)
农业(52630)
(52059)
中心(47859)
研究所(47274)
财经(46189)
(44989)
(42004)
北京(41690)
(40871)
师范(40573)
经济学(37035)
(36730)
(36327)
经济管理(36214)
基金
项目(212897)
科学(166762)
研究(158837)
基金(153849)
(132970)
国家(131757)
科学基金(112837)
社会(99808)
社会科(94153)
社会科学(94129)
(83267)
基金项目(82781)
自然(72084)
教育(70598)
自然科(70310)
自然科学(70297)
自然科学基金(69010)
(68784)
编号(67465)
资助(62552)
成果(53815)
(47485)
重点(46291)
(45989)
课题(44314)
(43494)
创新(40503)
国家社会(40433)
科研(40301)
教育部(40164)
期刊
(148451)
经济(148451)
研究(92591)
(71073)
中国(56877)
学报(49367)
农业(48692)
科学(46352)
管理(42166)
(38473)
大学(38316)
学学(36446)
业经(30679)
教育(30180)
(30009)
金融(30009)
技术(25791)
(21891)
经济研究(21541)
问题(21272)
财经(21137)
(17817)
理论(16623)
(16539)
技术经济(15811)
农业经济(15697)
实践(15374)
(15374)
农村(15262)
(15262)
共检索到459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秀凤  秦富  
对我国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的历史特征和随收入变动的阶段性作了模型描述,利用筛选出的有效模型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进行了长期预测。结合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未来城镇化的变化因素,论文也得到了我国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的长期预测总量。本文的结论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丰富,农民人均粮食直接需求量会不断下降,至2015年前后达到稳定,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也会导致农村粮食需求总量减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灵芝  王雅鹏  潘瑶  
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村居民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对比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可预测出我国农村居民未来20年的粮食消费量。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和人均纯收入对粮食消费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逐渐减少,间接粮食消费量逐步增加,并有超过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采用改善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应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爱芝  梁仕莹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农村居民口粮需求逐年下降。预测农村居民口粮消费量不仅有助于把握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轨迹,而且对指导粮食生产也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单一的预测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利用时间序列和线性回归的组合模型对近30年我国农村居民口粮消费量进行了拟合。通过比较单一预测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发现:相对于单一的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利用组合预测模型,文章预测未来1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口粮消费量会继续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志  何蒲明  
文章基于1978—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运用Double-Log、LES、Rotterdam与AIDS需求模型,对农村居民的粮食、肉类、蔬菜三大类食品消费需求及马歇尔与希克斯弹性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四种方法求取的中国农村居民粮食、蔬菜、猪牛羊肉消费的自价格弹性均显著为负,表明三种食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减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军,李宁辉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rural household's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 has being changed,which influence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olicy.In this article,we use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AIDS) to estimate th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expenditure and price(own price elasticity and cross-price elasticity) and then to analyze food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rural household in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foods such as rice,wheat,pork,beef in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 have the positiv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expenditure.According to the cross-price elasticity,the demand for eggs,mutton,beef and pork is more affected by the fluctuation of other food's price,while the demand for the wheat,rice,maize and soybean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fluctuation of other food's price.Based on the results,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such as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expanding the animal food production,stabilize food's price,ar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ly in the article.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明宏  方晓军  顾保国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适当处理,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农村居民主要食品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很理想。同时,分析了主要食品的边际预算份额、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的变化,并对2005年主要食品类商品消费需求进行预测,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鄂施璇  雷国平  宋戈  
研究目的:探寻调整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方法。研究方法:耕地压力系数法,多因素综合法,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模型。研究结果:(1)城镇扩占、交通干线是导致局部耕作压力系数较大、农村劳动力相对集中的主要因素,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耕作压力系数较小,耕地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2)中心村、核心村、自然村、零星村的农村居民点生产力水平在规模和数量上呈明显等级结构;(3)不同耕作压力系数及生产力水平,农村居民点应采取重点发展、限制发展、迁移合并和政策保留4种布局策略;(4)耕作压力系数高且农业生产力水平较差的农村居民点迁移到附近耕作压力系数低区域周边农业生产力水平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津春  
本文采用AIDS模型对2004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粮食、肉类和蔬菜;地区差异是影响居民食物的消费因素之一;市场发育促进了水产品、肉类和瓜果等食物的消费,但减少了农村居民自产品的消费量;家庭规模对粮食、肉类、蔬菜和瓜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恒运  黄季焜  胡定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石磊  赵鑫  许家云  
利用2002~2007年中国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所属20个省的农村数据,考察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有重要影响,但其作用程度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制约,包括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以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作为门槛变量,考察在它们的不同区间内,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影响的区间效应,为农村"减贫"以及减少"返贫"现象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鑫  
本文利用2020年10个省份、50个县(市、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描述了当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及收入分配的最新状况,从收入维度考察了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情况。研究发现,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371元,比2010年实际提高了135%,已提前实现了十八大所提出的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比2010年提高了大约20%,各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收入差距还是相对收入差距——都有大幅扩大;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净收入是当前农村居民的两大主要收入来源,转移性收入数额及其所占比例均有显著提高,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产生了显著效果;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由其工资性收入差距和家庭非农经营净收入差距构成,家庭农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上述差距,但其作用效果较小,而转移性收入并没有发挥缩小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为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加强政府对"三农"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瑞萍  
刺激旅游消费,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由于经济能力、消费观念、交通设施日渐成熟,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日渐升温,需要加大消费观念宣传、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培养农村旅游人才、完善服务体系和信息体系,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瑞萍  
刺激旅游消费,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由于经济能力、消费观念、交通设施日渐成熟,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日渐升温,需要加大消费观念宣传、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培养农村旅游人才、完善服务体系和信息体系,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  
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的消费呈现出绝对收入假说和理性预期LC/PIH假说共同决定的混合特征,而且消费超敏感系数为高达0.88,文章从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等方面进行了解释;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首先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还要努力降低农户预期的不确定性,放松流动性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婧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通过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是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长久之计。我国城乡呈现二元经济特征,拥有7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是带动我国消费增长的潜在动力。本文结合1985-2009年间的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