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5)
2023(18160)
2022(15536)
2021(14605)
2020(12201)
2019(28080)
2018(28059)
2017(54113)
2016(29278)
2015(33170)
2014(33513)
2013(32801)
2012(30090)
2011(27198)
2010(27327)
2009(25148)
2008(24380)
2007(21738)
2006(19350)
2005(16623)
作者
(85077)
(70732)
(70295)
(67012)
(44632)
(33978)
(31854)
(27935)
(26836)
(24974)
(23928)
(23781)
(22406)
(22202)
(21695)
(21559)
(21200)
(20778)
(20228)
(20215)
(17602)
(17500)
(17183)
(16390)
(15974)
(15729)
(15707)
(15630)
(14348)
(14204)
学科
(118337)
经济(118121)
(82740)
管理(79957)
(60640)
企业(60640)
方法(52702)
(52417)
数学(45563)
数学方法(44940)
农业(34714)
中国(33546)
业经(30412)
(29905)
(24844)
(24718)
地方(23738)
(20436)
贸易(20425)
(19896)
理论(19679)
(18907)
银行(18858)
(18578)
(18046)
技术(17822)
(17650)
环境(17565)
(17090)
财务(17004)
机构
学院(417582)
大学(416500)
(165433)
管理(163887)
经济(161773)
理学(142054)
理学院(140532)
研究(138937)
管理学(137922)
管理学院(137184)
中国(104723)
(88361)
科学(87029)
(82326)
(76628)
(69385)
业大(67344)
中心(64267)
农业(63473)
研究所(63191)
(61500)
财经(61040)
(55829)
(55554)
北京(55306)
师范(55284)
(50287)
(49369)
经济学(48897)
财经大学(45145)
基金
项目(285539)
科学(223569)
研究(210212)
基金(205284)
(179058)
国家(177476)
科学基金(151748)
社会(132166)
社会科(124340)
社会科学(124302)
(112445)
基金项目(108844)
自然(97793)
教育(96504)
自然科(95473)
自然科学(95444)
(94078)
自然科学基金(93699)
编号(87555)
资助(84068)
成果(71136)
重点(63512)
(63096)
(61037)
课题(59832)
(58586)
创新(54636)
科研(54553)
国家社会(53815)
教育部(53636)
期刊
(184554)
经济(184554)
研究(121343)
(80977)
中国(80948)
学报(68832)
科学(62178)
管理(57145)
(56755)
农业(55003)
大学(53082)
学学(50077)
教育(47953)
(37338)
金融(37338)
技术(36715)
业经(35352)
财经(28935)
经济研究(27802)
(25906)
问题(25597)
(24718)
(21952)
图书(20710)
科技(20150)
理论(19852)
技术经济(19848)
统计(19079)
业大(18549)
现代(18439)
共检索到612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和比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统一体,是提高农户获得感的根本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在省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带来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梯度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显著影响。在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门槛"效应。在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内部差异相对较小,但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对其精神生活富裕的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朱允卫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领先,傅泽田,穆维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熙灿  
文章基于人的生存、发展、享受三大需求层次,构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因子分析,获得综合因子及其得分与排名,并基于聚类分析获得各省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层次分类,综合得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排名。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总体提高,省际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差距大,城乡居民在思想方面的差距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美红  胡向东  赵殷钰  韩昕儒  
[目的]基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方法]文章运用恩格尔模型和考虑"零消费"问题的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的两阶段模型,对全国8个省份的农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首先,肉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农村居民肉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其次,肉类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禽肉收入弹性最大,牛羊肉收入弹性最小。再次,不考虑"零消费"问题时,牛羊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12~0.29,猪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0.02。最后,到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时,目前低于收入标准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禽肉和牛羊肉消费量将分别增加3.42kg、1.86kg和0.57kg,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进而扩大人均肉类消费量、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肉类消费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云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步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是顺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消费品种、消费方式、消费层次、消费渠道等都会发生重大变革,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深远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建宝  
论文首先构建了反映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三层次理论指标体系:即核心指标体系、外延指标体系和心理指标体系。然后再通过删除鉴别力差的指标和在同一层次中两两高度相关的冗余指标,构建了筛选后的用于实证分析的核心指标体系和外延指标体系。通过利用相关数据和主成份分析方法,实际测评了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农村居民的核心、外延和综合生活质量,并进一步分析和提出了改善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艳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鹏,郎春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保乾,李菊英,付丽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君泽  
本文在阐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的测算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昌玉  
小康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并进而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实施过程和发展进程进行准确度量和有效监测,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建中  于士元  
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确立应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精简、衔接性以及量化、可行性、“产出”重于“投入”、先进性、突出地域特点等原则。文章选取经济、社会结构、科教、生活质量、社会保障、资源环保等六个子系统共30个评价指标,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为依据确定全面小康目标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相应权重,最终建立了完整的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参照该指标体系,将某个确定的资源型城市的各项指标实际数值除以全面小康标准参照值,再乘以各自对应权重后加总即可得到该资源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按各子系统所占权重也可得到各子系统的实现程度,以发现在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双艳  张晓林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且注重主观评价。依照我国国情,基于客观角度建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4个主成分,计算了各成分系数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得分,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