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3)
- 2023(10537)
- 2022(8941)
- 2021(8350)
- 2020(7156)
- 2019(16534)
- 2018(16306)
- 2017(32576)
- 2016(17643)
- 2015(20049)
- 2014(20144)
- 2013(20459)
- 2012(19330)
- 2011(17663)
- 2010(17892)
- 2009(17095)
- 2008(17157)
- 2007(15883)
- 2006(14135)
- 2005(12757)
- 学科
- 济(82616)
- 经济(82531)
- 业(54486)
- 农(50641)
- 管理(44474)
- 方法(35509)
- 农业(33321)
- 数学(32422)
- 数学方法(32224)
- 企(31746)
- 企业(31746)
- 中国(22721)
- 业经(21798)
- 财(21031)
- 贸(20785)
- 贸易(20780)
- 易(20360)
- 制(17905)
- 地方(16122)
- 银(13930)
- 银行(13906)
- 学(13492)
- 行(13399)
- 出(13389)
- 发(13031)
- 农业经济(12445)
- 融(12153)
- 金融(12151)
- 体(11861)
- 环境(10997)
- 机构
- 学院(267834)
- 大学(263963)
- 济(119775)
- 经济(117517)
- 管理(102173)
- 研究(88884)
- 理学(88101)
- 理学院(87234)
- 管理学(86008)
- 管理学院(85541)
- 中国(71164)
- 农(63012)
- 财(55042)
- 京(54231)
- 科学(52255)
- 农业(48429)
- 所(45562)
- 业大(43972)
- 财经(43604)
- 中心(42445)
- 研究所(40917)
- 江(40416)
- 经(39570)
- 经济学(37478)
- 经济学院(34403)
- 北京(33937)
- 范(33582)
- 师范(33306)
- 财经大学(31832)
- 州(31824)
- 基金
- 项目(170382)
- 科学(133669)
- 研究(126991)
- 基金(124094)
- 家(106897)
- 国家(105914)
- 科学基金(89928)
- 社会(82880)
- 社会科(78279)
- 社会科学(78256)
- 省(66876)
- 基金项目(66180)
- 教育(56433)
- 自然(55048)
- 划(55034)
- 自然科(53721)
- 自然科学(53706)
- 编号(52960)
- 自然科学基金(52751)
- 资助(50107)
- 成果(42333)
- 部(39322)
- 发(38202)
- 重点(37560)
- 农(35650)
- 创(34917)
- 课题(34860)
- 国家社会(34653)
- 教育部(33366)
- 人文(33052)
- 期刊
- 济(137681)
- 经济(137681)
- 研究(79139)
- 农(66634)
- 中国(49424)
- 农业(45042)
- 学报(41101)
- 财(40125)
- 科学(37984)
- 大学(31854)
- 管理(31158)
- 学学(30419)
- 融(30346)
- 金融(30346)
- 业经(29243)
- 财经(21244)
- 经济研究(21149)
- 业(21060)
- 问题(20672)
- 教育(20622)
- 技术(20616)
- 经(18211)
- 贸(15992)
- 农业经济(15299)
- 农村(15292)
- 村(15292)
- 版(14772)
- 世界(14582)
- 商业(14345)
- 技术经济(14128)
共检索到40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芳
本文根据1978-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来研究中国农村居民的现金消费行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嘉
:本文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首先以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然后以1995~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动态模型分析支农支出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同时各分类支出的差异也影响政策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怀公 黄容
文章选取我国2005—2020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使用动态空间计量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和集中度呈阶梯式下降趋势,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依赖性十分显著;(2)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直接激励效应和间接空间溢出效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仅受毗邻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还受经济联系密切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影响。(3)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更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有助于缩小其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欢 毛运意
幸福既是人民群众孜孜追求的生活目标,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然而在幸福经济学中,现有文献较多关注的是收入与幸福感,鲜有从消费视角探讨这一影响机制。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水平及消费水平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利用两阶段残差介入法研究了消费视角下我国农村居民幸福的社会网络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户主幸福感不仅会显著增加家庭社交类消费支出,而且会通过幸福的社会网络效应进一步提升家庭生活和教育的消费支出。此外,家庭收入的提升和互联网普及都可以提高幸福感并增加消费支出。为此提出政府应通过收入多样化的战略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福祉、投资农村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雪莲
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就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倾向,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生活消费 主成分分析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进 王礼力
通过对农村居民和谐消费特征的研究,认为要实现农村居民和谐消费,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共生性适应维度的培育。农村居民的消费决策或消费行为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个维度相协调,农村居民和谐消费的乘数效应和生态效应将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农村居民和谐消费应该主要从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消费观念转变以及政府政策支持4种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和谐消费 乘数效应 生态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寇明婷 李录堂
我国是农业大国,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意义重大。由于消费结构影响因素以及各省份间消费水平有较大差别,因此多元统计方法是理想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对我国1998年与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根据这8年间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结合农村居民消费的特点,提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居民消费支出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琦
本文利用方法对财政支农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生产性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生产性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冲击为正,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民消费冲击主要为负。从冲击的贡献来看,前者的贡献率大于后者。2从短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生产性支农支出构成了双向的Granger原因;非生产性支农支出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居民消费不能成为非生产性支农支出的Granger原因。对模型施加短期约束条件,生产性支农支出对农民消费有一个正的较大的同期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村居民消费 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定昆 杨琦
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农民消费支出对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是正向的,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农民消费支出对非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整体上是反向的,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玲
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资料,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探讨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有限,而老年人口比重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5.62%和9.21%。所形成的三个门限区间范围内,农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分别引起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0.8069%、0.8160%及0.8201%。该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制定中,应更多地考虑与包含人口、社会保障等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蒋南平 朱琛 刘巍巍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6年~2006年的政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动态来看,1986年~1992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1993年~2006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看,政府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除个别年份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挤出效应外,大部分时段都体现为挤入效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门槛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攀峰
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性探讨。结果表明: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拉动效用,其中,支农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消费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未发现农业科研和农村救济费对消费有影响。笔者结合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及结构变动趋势,认为建立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长效投资机制,倾向于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支出结构,是刺激农村消费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舟
本文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市场的流通规模、流通环境和渠道结构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总支出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流通组织化程度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从分项支出看,流通规模对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支出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流通环境只对更需要体验的文教娱乐支出影响显著,渠道结构对于食品、衣着的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对于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只对衣着支出促进效应显著。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农村市场的流通规模和组织化程度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而流通渠道结构的负向效应显著。
关键词:
流通业 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